龐波
摘 要:隨著我國藝術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美育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探索美育的新模式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藝術審美水平具有重要影響。但由于小學生目前都還處于心智還未完全發(fā)展的階段,他們的思維方式主要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相比于抽象的文字而言,學生們更喜歡、更加容易接受的是視覺層面的圖像。而開展有效的小學攝影擴展性課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在攝影中發(fā)掘、思考、學習,以達到鍛煉學生思維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攝影;擴展性;實踐
現(xiàn)如今,隨著社會各方面觀念的進步,關于教育的觀念也有了改變﹐教育觀念逐漸從原來的為了能夠通過考試、專注主課的應試教育轉變?yōu)榱爽F(xiàn)如今的為了提升個人素質、專注于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教育不再只是單一的課本內容,而是多元化的課程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而攝影這門集專業(yè)性的技巧與藝術修養(yǎng)的培育為一體的課程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
一、攝影擴展性課程在小學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小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
攝影擴展課堂教學任務遠遠不只是帶領學生拍拍照片就可以了[1]。想要拍好一張照片首先要學會相機等設備的使用,不同種類的相機的運用也都是不一樣的。而真正能夠起到對培養(yǎng)一個人的藝術素養(yǎng)有推動作用的還是對于“如何讓相機能拍出一張好照片?"這個問題的理解與感悟。事實上每一張出色的攝影作品都往往凝聚著創(chuàng)作者對他所見到的場景的深刻感悟,只有當美出現(xiàn)在作者的眼里,那么美才會定格在他的手里。所以,攝影凝聚了攝影者對美的思考,對美的感悟以及對美的追求﹐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也是在對藝術的不斷追求的過程,攝影教學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藝術素養(yǎng)。
(二)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新課改中所倡導的,也是基礎教育的基本教學目標之一。但是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要讓學生觀察一些美麗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只有讓學生觀察美、發(fā)現(xiàn)美、記錄美,才能使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而攝影擴展性課程不僅可以使小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學習內容,同時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攝影技術的巧妙運用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更加透徹的理解教材上的內容,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三)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進行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重要的不是結果,而在于時時處處閃現(xiàn)的創(chuàng)造的火花。照相機、感光材料的不斷進步,為攝影家解放了雙手,使他們能更多地專注于藝術,專注于創(chuàng)造,即使一個初學的兒童也能很快地進入創(chuàng)造的階段,也正是因為攝影技術的普及性,藝術創(chuàng)新要求更高,難度更大。一種有作為的創(chuàng)造狀態(tài)必定是充滿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一百個優(yōu)秀的攝影師從同一個位置拍攝同一對象,可以得到一百張不同的照片,同樣,一個優(yōu)秀攝影師從同一個位置拍攝同一個對象,也可以拍出不同的空間關系結構的影像。攝影藝術表現(xiàn)的視域廣度和感知影像的豐富(借助攝影媒介特性獲得的客觀、主觀世界),是其他視覺藝術無法比擬的。
二、小學攝影拓展性課程實踐初探
(一)設定拍攝主題觀察身邊事物
在進行攝影拓展性教學的時候,首先需要對小學生的基礎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調查,并且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師的專業(yè)特長進行課程的開設。攝影能夠極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能夠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動手實踐操作。教師在進行素材拍攝教學的時候,首先應當設定一個拍攝的主題,然后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和研究,從而尋找到自己想要拍攝的畫面和內容,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素材拍攝興趣,引導學生積極的觀察身邊的事物﹐從而領略到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美好的一面,有效的進行素材的拍攝,這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欲望。
例如,小學生在進行攝影拓展課時﹐可以結合語文習作教學內容《我的樂園》引導學生進行校園拍攝活動,從校園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尋找到需要拍攝的素材內容,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還可以逐步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開展特色實踐活動
攝影藝術中的這種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記錄美,以及體驗美能給學生所帶來的無窮樂趣[2]。為了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實踐創(chuàng)作時間,攝影擴展課充分利用課余實踐條件,從而最大程度地創(chuàng)造學生實踐的時間與環(huán)境。比如:為村里留守老人拍照,和即將外出打工的父母合影,留下關愛、留住親情;在文體慶?;顒又虚_展拍攝,為擬寫活動簡訊提供照片;在班級名片上留下“一家人”的幸福瞬間,既增加了實踐經(jīng)歷,又服務了他人和集體。在新生報到時候,留下“我上一年級啦!”那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時刻,在同學的生日活動、畢業(yè)留影中,攝影者用照片獻給真摯的祝愿和校友間真摯的情誼。
開展“家鄉(xiāng)美景”“記住鄉(xiāng)愁”拍攝活動,讓學生們走進家鄉(xiāng),了解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感受家鄉(xiāng)的美景,了解家鄉(xiāng)的民俗傳統(tǒng),增強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提高鑒賞能力
老師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及別人在拍攝作品過程中的攝影方法開展理論教學,通過講述小竅門、小經(jīng)驗,進行課堂激勵機制通過闡述創(chuàng)作理念與拍攝體會,創(chuàng)造課堂情景,將理論課程實際化[3]。根據(jù)不同鏡頭的功能、結構用光、畫面質感等,可以使用深入分析大量拍攝佳作的方式,從而讓學生獲得基本認識,使知識的掌握與審美提高相得益彰。例如,可以結合小學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為學生播放一些描寫小興安嶺的圖片、視頻,然后進行討論,并學習他人的拍攝方式、構圖方法等。這樣不僅能讓小學生學習到他人的優(yōu)點,還能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
結束語
攝影拓展教學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以美的作品、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為主體特征,在審美情感上直接打動學習者,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藝術鑒賞能力與審美趣味,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要及時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省會.普通高校攝影課程教學改革的途徑探析[J].旅游與攝影,2021(20):127-128.
[2]楊大勝.棚內人像攝影拓展型課程的創(chuàng)建與實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9(08):36-38.
[3]朱祖勇.淺談小學攝影拓展性課程實踐初探[J].中華少年,2018(3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