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堯
摘 要:本文重點分析中職物理電學課程設置與改革學習方法,結合當下物理電學課程設置現狀,以課程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立足課程實踐,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構建長效機制,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這幾點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中職物理電學課程設置,為其之后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中職物理電學 課程設置 改革學習方法
引言
近些年來,國家充分重視中職教育的發(fā)展,深入改革了中職教育教學模式。中職物理的職業(yè)教育特征明顯,知識內容的實用性、專業(yè)性較強,要求對學生的探究精神、科學態(tài)度等良好培養(yǎng)。但相較于普通高中,中職院校的學生基本不具備良好文化基礎,缺乏足夠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導致物理教學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挑戰(zhàn)。為充分改善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中職物理教師需將學生實際特點以及教育發(fā)展要求充分納入考慮范圍,對教學結構、教學方法等大力革新,深度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鍛煉,促使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得到改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
1 結合專業(yè)實際特點利用以下手段促進課程改革
1.1 貼近生活。各種家用電器的大量使用,為物理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如電壓、電流、電磁爐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接觸的電現象和應用電的知識的事例,恰當地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及生活經驗,通過舉例引導學生提取儲存在頭腦中的印象。教師在課堂上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注意身邊的科學,如學生普遍對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針對這一問題,有意識地講述物理知識在電子信息技術中的重要作用等。以日常生活中的電學概念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2 注重實驗。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規(guī)律和理論是以實驗為基礎并驗正的。在物理學里,某些性質不同的物理現象都是要通過實驗來驗證的,運用演示實驗或學生親自做實驗來獲得感性認識,容易更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新穎的實驗往往更能吸引學生注意,恰當地將教材中的實驗加以發(fā)展、變化,可以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采用演示教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邊演示、邊提問、邊解答,學生邊觀察,邊考慮問題,把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生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深深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和有用性。
1.3 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演示。物理概念和原理是比較抽象的,有些現象在傳統的實驗中也是無法展示的,所以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對初學者來說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點。例如“電流”概念比較抽象,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電路中電流的流動,看到正電荷從正極向負極運動,這樣將電流轉換成電荷的流動,讓本來看不見的電流變成動態(tài)的畫面,將課本中不動的圖形變?yōu)殡姾刹粩嗔鲃拥膭赢?。遵循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的循序漸進的思維過程,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這一教學難點。加深學生對電流的感觀認識,從而為建立電流概念打下基礎。
1.4 在公式分析。講解公式時,注重公式推理、得出過程,注重公式的使用條件,主要學習公式的如何使用。這是物理式正確使用的前提,前期學不好,后期無法正確應用。中職學生在初中物理中已學過的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它只適用于電路中某個導體或某一部分電路的電壓、電流和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峨姽せA》中引入了全電路歐姆定律新知識,進一步完善電路中內、外電路的電流、電壓(電動勢)和電阻間的關系,使知識由“部分電路”向“全電路”深化和發(fā)展。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的概念和相關知識,引入全電路歐姆定律的概念。如在課本電路中,將全電路分解為外電路和內電路兩部分,在外電路中,根據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可知負載R兩端的電壓降為:U=IR.在內電路中,電源電動勢E與內阻r的電壓降Ur和電源端電壓的關系是:U=E-Ir。在全電路中,負載兩端電壓U與電源端電壓U相等,且內外電路電流相等,則可得:I=E/R+r即為全電路歐姆定律。通過實例的講解,注意強調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和全電路歐姆定律兩種概念的共同點、不同點以及相互聯系,使學生對新知識能進一步理解和掌握。
2 提高基礎學力,促進科學素養(yǎng)可持續(xù)發(fā)展
學力,是指通過學習獲得的能力。物理教育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學力水平,并使更多的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學力是教育的內核,是學校課程設計的前提。任何一門學科教學的目標大體有四個組成部分:①知識、理解;②技能;③思考力、判斷力;④關系、動機、態(tài)度。前兩部分為顯性學力,后兩部分為隱形學力。就猶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浮出水面的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而更多的、隱匿在水面下的才是支撐浮出水面部分的基礎,四部分做為一個整體反映了一種學力觀。
3 結合學生、學?;驅I(yè)的特定環(huán)境和特點,開展適合專業(yè)特點和學生實際的校本課程開發(fā),是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必要補充
遵循“夠用、實用、適用”的原則,力求體現專業(yè)特色,正確把握物理課在電子專業(y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客觀分析學生未來就業(yè)發(fā)展的要求。在內容安排上,突出核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力求為后續(xù)專業(yè)課打好基礎,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職業(yè)教育的教學側重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在教學方法上強調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在課程設置上理論與實習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培養(yǎng)的教育人才具有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職業(yè)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應用性較強的物理基礎堂教學必須突出能力上的要求,掌握相對應的物理知識。物理教學不是孤立的,它與學生所學的相關專業(yè)是關聯的,教師應注重構建一套完整的體系,使學生更好的學以致用。
結論
綜上所述,物理知識是中職學生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基礎,只有切實做好物理課程教學工作,方可以促使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得到順利實現。因此,中職物理教師需將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基礎等充分納入考慮范圍,結合專業(yè)特色與培養(yǎng)目標,針對性調整課程教學內容與模式,促使物理課程教學質量得到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雪.淺析中職物理電學實驗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4(12).
[2]楊春祥.中職物理電學實驗設計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