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甘肅省隴南市徽縣城關鎮(zhèn)中心小學 甘肅 隴南 742300)
對于小學生而言,擁有一定的鑒賞能力是美育工程的基本素養(yǎng)。小學階段的音樂課教學,教會學生能唱幾首簡單的歌曲,只是小學音樂課教學的基礎目標,而要達到音樂教學的情感目標,其最根本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小學音樂鑒賞課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對于鑒賞課目標理解不夠透徹,并在教學過程中對音樂鑒賞課主題的拿捏不準,從而造成把鑒賞課上成了“課外課”的情況較為普遍。在新時代“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引領下,通過音樂鑒賞課培養(yǎng)小學生的美育綜合素養(yǎng)有其必然的可操作性,也是新課程改革賦予音樂學科新的魅力所在。下面筆者結(jié)合小學音樂鑒賞課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就提高鑒賞課教學的策略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小學階段的音樂課程安排是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并沒有過多的超范圍內(nèi)容,特別是音樂鑒賞課,完全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與需要,一些鏗鏘有力的歌曲對于堅定學生理想信念,磨練學生堅強意志力,都是很有幫助的。定期進行音樂鑒賞的學習,聽各類樂器發(fā)出的不同節(jié)拍的節(jié)奏曲,有利于小學生身心的愉悅和釋懷,感受音樂給人帶來的欣賞快感和精神力量。鑒賞不同風格的音樂曲目,或歡快,或溫柔,或高亢都能讓學生有親臨其境的享受,消除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長的雜念,為堅持和奮斗吹響鼓舞的號角。如四年級上冊音樂課歌曲《我們的田野》學習鑒賞中,碧綠的河水流過無邊的稻田,僅此一句,就能將人帶入無限的遐想當中,這種美感的鑒賞,不僅有風景的優(yōu)美和田野風光的旖旎,更有贊美大好河山旋律的悠揚和地域的遼闊,引導學生在練唱和盡情想象當中,學生對美的認識也將會有一個大的提升,這也進一步突出了音樂鑒賞課的審美教育功能。又如《大海啊,故鄉(xiāng)》,對于北方尚未見過海的小學生來說,雖然不能親歷海風吹拂,海浪涌起的壯觀景象,但歌曲當中所表達的對“生于斯長于斯”故鄉(xiāng)的贊美之情,應該是喚醒每個小學生的情感音符,體驗這種美,音樂教師要通過讓學生感悟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加大對海的畫面場景的還原,讓這種鑒賞音樂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升華,并不斷培養(yǎng)小學生善于鑒賞和品味音樂名篇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師在音樂鑒賞課中,要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愛上鑒賞課,通過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減輕以往音樂課枯燥無味的不正常狀態(tài),切實增強音樂課的吸引力。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而言,要按照音樂課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熟悉學生的鑒賞需求和需要,了解清楚學生喜歡哪一類型的音樂,按照學生的需求開展的音樂鑒賞課,必然會達到預期的鑒賞效果。由于小學生身心和情操都不夠成熟,對于一些事物的看法比較膚淺和急躁,通過音樂鑒賞,完善小學生的美育綜合素養(yǎng),在音樂鑒賞中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愉悅自己的身心,并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樂器演奏,陶冶情操,改善小學生急躁不安的不良情緒。同時在鑒賞課當中可以聽自己喜愛的音樂,發(fā)揮小學生自己的選擇權利,發(fā)表自己對于音樂的鑒賞觀點與評論,通過樂感洗禮的身心情操更能夠極大地提高音樂鑒賞能力,為以后的學習生活積淀充足的藝術養(yǎng)分。當前的流行歌曲是備受小學生青睞的,這種流行音樂善于被小學生接納,有其內(nèi)在的根源,那就是這種流行歌曲符合小學生情操熏陶的需要,雖然有些不免“潮”和“俗”,但能讓小學生的身心得到釋放和洗滌,無疑也說明了流行音樂的成功之處。如筷子兄弟的《小蘋果》,幾乎成為當前小學生在音樂課上必備的歌曲之一,甚至有些學校將課間操的曲目都設置成了《小蘋果》的歌曲,并一時風靡校園,因此抓住小學生的鑒賞需要“點餐”,完全能夠?qū)崿F(xiàn)小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僅僅依靠文化課是滿足不了的,更要發(fā)揮音體美學科的藝術特點,巧妙利用好學科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教學,持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音樂鑒賞當中,音樂不只是有聲音的,還是有畫面的,有情境的,有感情的。悠揚的古箏曲目彈奏中會讓學生進入流水潺潺的畫面,高亢的鋼琴演奏中會讓學生心情澎湃,勇氣倍增。學生還可以從某段樂曲表達的情感與故事當中汲取智慧,開拓思維。還可以學習到音樂鑒賞歌曲的創(chuàng)作思路,了解到這些曲目的創(chuàng)作過程,這對于激發(fā)學生們音樂吸引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同時還可以組織有興趣愛好的學生填歌詞,或者改歌詞,然后進行跟唱訓練,在這個實踐訓練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鑒賞力,而且破除了學生的束縛性思維模式,創(chuàng)新中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能力。如歌曲《送別》中,學生完全可以擺脫送別時的有關場景,通過自己的填詞,達到創(chuàng)新的效果,但對于歌詞的改編,依然不能脫離送別時憂傷的旋律范疇,對于原歌詞當中景象的刻畫,只有悠揚而傷感的旋律,才能讓學生進一步明確送別時的傷感情愫和送別詩表達的高超文化藝術性。再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鴻雁》這篇曲目,課本中以五線譜的形式,將當中的音符節(jié)奏展現(xiàn)了出來,讓學生鑒賞時,高昂的聲調(diào),在傾聽當中不時會有種情感的宣泄與流露,這種情感的激發(fā),也只有在音符和旋律中,才能烘托出大草原的空曠和馬頭琴聲的悠長,這種創(chuàng)造精神的靈感,更是來自飽含情感流露后的鑒賞實踐。
高效的音樂鑒賞課堂僅僅依靠思想上的高度重視還不夠,更要讓鑒賞課程設置不斷趨于合理化。重視小學音樂鑒賞課教學,提升鑒賞課質(zhì)量,促進音樂課育人體系的完善,絕非讓學生知道音樂課多么的重要這么簡單。要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動力源,并主動參與到音樂課堂實踐活動中,在實踐中鑒賞,在欣賞中感悟,不斷提升學生個人的欣賞水平和藝術鑒別能力。由于小學階段的音樂課程要嚴格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開足開齊,那么提高鑒賞課教學的效率,不僅僅要開足開齊,更要按照學校課程設置特點合理地分配課時。例如,每個學期按照教學任務應該設置多少課時,每月、每周又要上多少課時的音樂鑒賞課,這些都應該具體的計劃出來。讓課時分配平衡、合理,只有這樣安排的音樂課程,才能在音樂課教學中起到培養(yǎng)興趣、陶冶情操、體驗樂感、感受藝術、享受美育的有效作用,同時要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注重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效率,完善教學研同步評價的機制,把最終評價落腳點放在學生獲得感上。
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多媒體技術不斷飛躍發(fā)展的數(shù)字時代,充分利用計算機與網(wǎng)絡技術豐富音樂教學資源,也是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在音樂鑒賞課領域的一大創(chuàng)新,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音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音樂歌曲素材,讓小學生提高對有關歌曲的鑒賞水平與能力,不斷擴充音樂鑒賞資源,提升小學生鑒賞素養(yǎng)和美育質(zhì)量。對于一些小學生不太熟悉的歌曲,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做到新穎、獨特、有吸引力,給小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對一些中外近現(xiàn)代的名曲的了解和鑒賞,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索出來,給學生介紹相應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分析它的藝術價值,最后通過播放和聆聽,感悟旋律的吸引力。又如一些影視動畫片的主題曲,一些流行音樂的MTV、某個電影歌曲的影音文件,其他鑒賞課中成功教學案例曲目的播放等等,都可以豐富鑒賞課程教學資源,調(diào)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達到音樂藝術陶冶學生情操的鑒賞效果。
音樂鑒賞的核心在于深邃理解和認知音樂的藝術感染力,由此類推音樂鑒賞課最終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就是情感價值的實現(xiàn),在具體的音樂課堂活動中,首先要明確學生的學情,采用分層次的目標設計,并不斷理清該節(jié)鑒賞課要達到的能力目標、方法目標和情感目標,如《小螺號》歌曲的鑒賞,不僅要突出學生對音符和節(jié)奏的把控的能力目標,更要引導學生學會打拍子和吹小號角的方法,而為了進一步凸顯《小螺號》歌曲所反映的情感目標價值,就要從學生對節(jié)奏把控和藝術感悟的綜合角度去考慮,最后在鑒賞總結(jié)與歸納環(huán)節(jié),升華歡快、和悅的情感表達節(jié)奏氛圍。又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學戲曲這一章內(nèi)容中,在能力目標上要讓學生認識戲曲文化的音樂性特點,方法目標中要突出學生通過了解戲曲,特別是對國粹京劇認識的同時,要學會能簡單說唱京劇的方法,情感目標上要突出戲曲文化的價值所在,讓小學生通過《唱臉譜》《京調(diào)》曲目的鑒賞,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戲曲文化的梨園風采,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及戲曲文化的認同和弘揚推崇的情感。
總之,音樂這門學科的實踐意義重大,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領域的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跳出了分數(shù)的局限性,更在乎學生的感知和體驗。由于每一位小學生對于不同的音樂風格有自己的感悟和表現(xiàn)方式,加上小學生對于不同的樂器也有著自己的喜好判斷,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分類指導并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和內(nèi)容,從而達到每個學生都是音樂小能手,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欣賞能力。音樂課給人以情操陶冶和美的享受,音樂帶給人的精神大餐更是其他東西不能替代的,小學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師要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要敢于與學生們打成一片,愛他們所愛,急他們所急,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樂感和藝術鑒賞力打下堅實的基礎,讓音樂鑒賞真正成為美育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