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欽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yī)院,福建福州 350001
從我國發(fā)展情況來看, 近些年糖尿病患者的發(fā)病率呈現出不斷升高的趨勢。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年齡較大、骨質下降,導致患者合并骨折問題的發(fā)病率較高。臨床上通常采用手術方法治療骨折患者,但是在患者合并糖尿病后,對患者的恢復具有一定影響,不利于患者切口的愈合, 導致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而且患者容易出現各種不良情緒,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影響均相對較大。 從目前發(fā)展情況來看,臨床在對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時,先以控制患者血糖為主, 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血糖對手術效果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保證患者圍術期安全,促進患者恢復是尤為重要的[1-5]。 該研究選取 2019 年 2 月—2021 年 1 月該院收治的100 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個性化護理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
選取接受治療的100 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以對照形式開展,將患者分為兩組,給予不同護理方法,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0 例患者中,男 24 例,女 26 例;年齡 51~78 歲,平均(65.55±5.44)歲;糖尿病病程 2~8 年,平均(5.34±1.29)年。 對照組 50 例患者中,男 25 例,女 25 例;年齡 50~79 歲,平均(66.05±5.30)歲;糖尿病病程 2~8年,平均(5.54±1.00)年。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均對該研究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給予患者體征監(jiān)測,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并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控制,給予患者血糖管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具體實施如下。
(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就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來說,其病程較長,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加之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較低,過度擔心,導致患者通常合并不良心理問題, 表現出悲觀、 焦慮等情緒,不利于患者恢復。需要護理人員給予患者積極的心理干預,在術前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為患者講解糖尿病、骨折等疾病知識,并將該次手術實施的過程和目的為患者進行介紹,提高患者認知程度,保證患者詳細掌握護理要點,避免過度擔心,并將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和注意事項進行告知, 提高患者和家屬重視程度,為患者樹立治療自信心,保證患者積極配合各項工作。②基礎檢查:需要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協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明確患者的手術指征和手術禁忌證,保證給予患者針對性干預,術前控制患者血糖,加強飲食管理,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血糖平穩(wěn)。 ③皮膚護理:在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對患者皮膚進行清潔,積極控制洗澡時間,定期更換床單被罩,保證室內清潔程度,避免患者出現皮膚感染,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2)術中護理:在手術實施前,護理人員需要將患者的具體情況為醫(yī)生進行介紹, 保證醫(yī)生詳細掌握患者病情,有效調節(jié)手術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保證患者舒適度。在手術開展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嚴格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體征,若發(fā)現患者存在異常,應給予患者積極處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3)術后護理:①病情觀察:需要先對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情況進行分析,術后患者病情并不穩(wěn)定,很多患者會出現過敏體征波動的情況, 需要護理人員加強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給予患者密切的體征觀察,時刻關注患者的血壓、血糖和心率,一旦發(fā)現患者存在異常,需要給予及時處理,并觀察患者骨折部位,保證及時明確患者的不良反應, 避免對患者病情造成延誤。 ②術后皮膚護理:手術完成后,骨折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 因此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壓力性損傷等問題,同時受到糖尿病的影響,患者很容易出現皮膚潰瘍和感染等問題, 需要護理人員嚴格遵循無菌護理原則,對病房進行清潔,定期幫助患者翻身,避免壓力性損傷,并觀察患者的皮膚受壓情況,給予按摩處理, 促進患者血液循環(huán)。 ③功能鍛煉指導:了解患者的自身感受、病情發(fā)展和患者的機體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患者的功能鍛煉,促進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復,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謝和機體功能。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避免操之過急,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局部到全身,先給予患者床上被動運動,在患者可下地行走后,加強主動運動。并在鍛煉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觀察,在發(fā)現患者出現胸悶、頭暈等不良反應后,適當調整運動量,保證患者安全。④飲食指導:手術完成后,患者的飲食情況對患者恢復也具有積極意義, 需要護理人員給予患者飲食干預, 包括機體營養(yǎng)補充和血糖控制,禁止患者進食甜食,并給予患者營養(yǎng)搭配,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保證營養(yǎng)膳食,定時定量。 ⑤并發(fā)癥預防:患者術后很容易出現各種并發(fā)癥,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觀察, 確定患者的肢體功能和皮膚狀態(tài), 保證及時發(fā)現患者可能存在的下肢靜脈血栓和糖尿病足等不良情況,并給予及時處理,避免患者病情加重。 對患者和家屬講解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提高家屬和患者的認知程度,保證積極配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促進患者恢復。
①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 主要指標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
②對比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以Onozato Y 等研究的糖尿病自我護理行為量表為主, 對比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主要指標包括6 項內容,分別為血糖異常處理、足部護理、血糖監(jiān)測、遵醫(yī)囑用藥、規(guī)律用藥和飲食控制。滿分30 分,分數高,表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好[6-9]。
③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情緒, 應用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滿分100 分,分數高,表明患者的抑郁、焦慮嚴重。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 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血糖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較[(),mmol/L]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較[(),mmol/L]
組別 空腹血糖護理前 護理后餐后2 h 血糖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11.56±2.43 11.33±2.87 0.432>0.05 6.57±1.90 7.98±2.43 3.232<0.05 16.05±3.45 15.46±3.23 0.883>0.05 9.23±2.76 11.23±2.67 3.683<0.05
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分]
自我護理項目 觀察組(n=50) 對照組(n=50) t 值 P 值血糖異常處理足部護理血糖監(jiān)測遵醫(yī)囑用藥規(guī)律用藥飲食控制15.87±2.65 17.80±1.87 18.54±2.55 15.43±2.22 16.23±1.77 25.64±2.77 13.45±1.88 13.23±2.34 14.90±3.45 11.70±3.52 13.87±2.54 18.78±3.90 5.267 10.788 6.000 6.338 5.390 10.140<0.05<0.05<0.05<0.05<0.05<0.05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后,各項評分均發(fā)生改變,與護理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后,觀察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情緒評分比較 [(),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情緒評分比較 [(),分]
組別 焦慮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55.45±2.32 55.04±2.65 0.823>0.05 42.31±3.33 48.59±2.89 10.071<0.05 52.34±5.43 52.93±5.23 0.553>0.05 38.45±5.44 44.50±5.93 5.316<0.05
在與單純的骨科手術患者進行比較時, 骨科糖尿病患者表現出一定的特殊性, 會在糖尿病的影響下,導致患者術后創(chuàng)口恢復速度較慢,容易發(fā)生感染問題, 部分患者會并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和壓力性損傷等多種并發(fā)癥,對患者的健康威脅性較大。針對血糖水平穩(wěn)定性較差的患者來說, 很容易出現各種生命體征波動,對患者的危害性較大,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因此,需要臨床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在給予患者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展開治療工作的同時,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降低對患者造成危害影響的因素,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從而促進患者恢復[10-15]。
臨床在以往工作中,主要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該護理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并發(fā)癥,給予患者對癥干預,并給予患者病情觀察和血糖控制等, 該護理方法缺乏針對性,對個體患者的恢復效果不夠理想。而針對性護理方法的實施,遵循以患者中心原則,更加人性化,可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訂合適的護理方法。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中應用個性化護理方法,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對患者的血糖進行維持,保證手術治療的正常進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的家庭背景、學歷等選擇合適的方式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 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 并對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問題進行了解和掌握, 給予患者積極有效的疏導, 避免患者過度擔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并針對患者的個人體質,預防患者出現壓力性損傷,定期幫助患者進行翻身;調整患者的飲食,保證滿足患者的營養(yǎng)所需;并能夠給予患者功能運動規(guī)劃,保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對患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16-21]。
該研究將針對性護理方法應用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糖異常處理、足部護理、血糖監(jiān)測、遵醫(yī)囑用藥、規(guī)律用藥和飲食控制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分別為(15.87±2.65)分、(17.80±1.87)分、(18.54±2.55)分、(15.43±2.22)分、(16.23±1.77)分和(25.64±2.77)分,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分別為(6.57±1.90)mmol/L 和(9.23±2.76)mmol/L,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42.31±3.33)分和(38.45±5.44)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明個性化護理方法對患者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 在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其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臨床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