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文舉
(環(huán)縣洪德鎮(zhèn)河連灣小學 甘肅 環(huán)縣 745700)
在整個小學階段,數學始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科目,主導了整個小學的大部分時期。從總體上來說,小學數學是一個思想上非常靈活、理論基礎也很強的科目。對我國大部分的小學學生來說,數學并沒有一個很輕松的事情,會讓學生們陷入迷茫和厭煩的情緒當中,也導致了學生們沒有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信。但目前,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正在快速發(fā)展。而隨著國家教育部新一輪教育改革的實施,各類全新的教學模式即將涌現。在這種新教學模式中,最常用的就是游戲化的教學。學生只有在做游戲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投入。因此,老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游戲中成長。游戲化教學必須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以確保教學活動的全面實施,以達到好的效果為目的。本文作者是一位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多年的老師,融合自己和其他老師的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希望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數學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科目,學好數學還可以為學校的其他學科發(fā)展奠定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實際的基礎。把小學數學和游戲的內容融合為一體,既富有創(chuàng)意,又能充分調動小學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另外,把網絡游戲的課程引入到了小學數學中,也是對學校老師的教學實力的又一次驗證,使教師在全新的教學觀念下,用創(chuàng)意的游戲思想來完善數學課堂,從而推動老師的教育質量和發(fā)展。在小學教學課堂中,把游戲與課堂相融合,有助于老師們不斷地更新和提升自身的能力。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融合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游戲化的教學,從而使其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在數學課堂上做游戲是具有教育意義和目標性的。在此基礎上,運用數學在游戲中進行合理的設計,并將其與相應的教學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其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取更多的信息,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已有的數學知識。但在數學教學中,面向的是所有的學生,但其特征也不盡相同。在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等各個領域都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因此,老師應為其提供符合自身特征的科學的游戲活動,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例如,老師會安排學生參與一個數學競賽,讓那些沒有經驗的學生去做一些簡單的任務,讓其可以通過做游戲來理解所學到的知識。而經驗比較高的學生,為了實現多元化發(fā)展,必須承擔更多的任務。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會被玩具和游戲所圍繞,大部分的業(yè)余生活都被玩耍和游戲給占用了,因此,游戲對學生的誘惑力非常大。在小學階段,若能把課堂上的課程知識游戲化,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增強小學課堂的吸引力和對學生的興趣。通過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由被動式的學習向主動式的學習轉化,能有效地促進了課堂的教學效果。而且在玩的時候,還能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那么,就不可能有同樣的理解和學習能力。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并不能完全的照顧到所有的學生,老師所能做的,就是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那些領悟力比較強的學生,而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則會覺得自己的老師并沒有考慮到自身的感受。游戲化教學基本適用于每位同學,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游戲,從而提高學生對游戲的認識。游戲教學也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小學學生要學會思考,學會觀察,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新課標改革的深入,讓許多小學數學老師意識到了創(chuàng)新的意義,并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了游戲化教學。但是,不少老師在運用“游戲”教學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另一方面,由于老師們過度強調了游戲的樂趣,將注意力聚焦到游戲上,而忽略了游戲的實質。新課標改革中要求老師要重視課堂氣氛的營造,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很多老師都選擇了游戲的教學方式,在小學學生中,游戲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但如果老師掌握不好游戲的種類和時間,很容易導致學生掌握不好的學習重點。而在游戲的選取上,并未與教學內容相聯系,對其進行具體的分析。在運用游戲教學的時候,往往存在著不把游戲與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現象,雖然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下,學生并沒有從中學到有效的數學知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都沒有得到提升。
游戲化教學倡導將游戲引入課堂,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相關的學習活動中。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新課標改革的深入,使數學教學更加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在實施"游戲"教學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在課堂上,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又要掌握好游戲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盡管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吸引力,但由于對游戲尺度的掌握,使其無法達到老師的教學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老師在實踐中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所以課堂里的氣氛雖然很好,但并不能讓學生在課堂里學到真實的數學知識,這對學生的數學水平有很大的影響。
將游戲化教學運用于小學數學,必須確定其目標,以確保其有效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游戲應用于課堂,應從游戲入手,而非單純地將游戲當成一種工具,目標在于提高游戲的興趣和積極性,使游戲成為一種成功的教育。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游戲化教學中,老師應注意到怎樣才能達到游戲化的教學目的。教師要針對教學目標,進行游戲的設計,使之能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例如:《有余數的除法》一節(jié),游戲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余數,余多少。老師會把什么是余數作為學生的核心游戲。利用鉛筆、粉筆、小木棒等道具進行教學,并通過分一分,擺一擺等方式,利用這些道具進行分組,理解什么是余數,余多少。從而加深對余數的認識。
每個課程的授課時間都是有限制的,如果老師想要通過游戲來進行課堂教學,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課堂的教學進程,而在游戲化教學中,如果沒有設置好教學速度和節(jié)奏,很有可能會造成課堂上的失敗。
作為一節(jié)課的導入點,在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這是非常關鍵的。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的進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在放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老師可以在教學的時候增加一些有趣的元素,這樣的話,對于好奇心強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在學習平均分中的這一知識點,老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排皮球"的游戲。在此基礎上,設計兩組學生進行擊球練習。一組五人,二組六人,三組六人。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說,老師的游戲規(guī)則有問題。然后,學生就會反問,這款游戲的設定,到底是怎么回事?這樣的話,就會有一些學生認為,每一組的人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生得到的皮球數量也是不一樣的。通過這個游戲,積極的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在課堂上尋找答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其主要目標是課程內容和學生,因此,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課程的主體內容,融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綜合的設計。比如,在數字計算時,老師會讓學生們做"找朋友"的游戲。老師作為評委和指揮,每位學生都有一組號碼,并按照老師的指令尋找自己的同伴。如老師所言:求和15.學生就可以通過手中的號碼,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同伴,然后互相牽手,就能看見一個手持7和8的同學相互握手,手上拿著6,4,5的學生相互握手。如此類推,未發(fā)現同伴或相互握手的學生手中的號碼合計不是為15,則被淘汰,其余同學繼續(xù)進行下一輪的比賽。
小學學生是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容易對同一事物產生厭倦、不確定的情緒。所以,在為學生選擇游戲時,應注意選擇不同的游戲,并盡可能地利用不同的游戲進行交叉教學,以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猜謎語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一名學生用語言和身體來描述詞語,讓學生來猜。老師也可以利用棋牌進行教學。游戲的多樣化并不是指老師要在課堂上運用各種不同的游戲。通常情況下,老師只要利用一兩種不同的游戲就可以了,而在后一節(jié)課里,利用其它的游戲,確保了課程內容在課堂上的比重,從而達到游戲教學的目的。
許多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游戲化教學時,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游戲成績的評價,從而使學生沉溺于游戲而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新課標改革要求老師掌握好教學要點,使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并運用游戲來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真正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實施游戲化教學時,必須對學生進行有目標的評估。比如,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游戲的特點,設定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反應能力、動手能力、課堂參與度等進行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游戲是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從學生心理、思維特點出發(fā),對其進行了研究和發(fā)展。老師應注意對游戲性的觀察和測驗,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標。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沒有一套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而要把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