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梁華瑋 李全文 李文兵
2021年11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簡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指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及其重大成就既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更是黨勇于進行自我革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因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簡稱“綱要”)作為高校重要的思政課之一,有機融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各高校教學的重要任務。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承擔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職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機融入“綱要”,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體現。
中國共產黨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其中,“綱要”主要敘述中國近現代史,不僅是高校六門思政課之一,而且更是“四史”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課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核心內容,將其有機融入“綱要”課,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理解百年黨史,樹立正確的黨史觀,思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而且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思考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要提升“綱要”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及時增加最新教學內容非常關鍵。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內容豐富,系統(tǒng)回顧了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全面總結了黨的偉大歷史成就,深刻闡述了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歷程的歷史經驗,清晰描繪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圖景。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綱要”,有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百年黨史,正確理解歷史和人民對馬克思主義等方面做出的選擇,以增強青年大學生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分別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偉大成就?!熬V要”主要講授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至今180多年的歷史,應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課程各章節(jié),所以,必須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貫穿整個教學全過程。
主要講述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80年的歷史,可將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近代中國各社會階級推出的救國方案等重要論述有機融入教學。
主要講述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年的歷史,可將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及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成就及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等重要論述有機融入教學。
主要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可將黨創(chuàng)造的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以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逐漸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等重要論述有機融入教學。
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主題,分別闡明了四個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取得的重大經驗和成就,并梳理出不同時期在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創(chuàng)造五千多年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從近代開始逐漸衰落,落后就要挨打,中國社會就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反帝反封建”就成為中國人民最大的任務。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主要任務是推翻三座大山,實現中華民族的解放和獨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主要任務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主要任務是在原來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道路;十八大以來,主要任務是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完成和第二個開啟?!熬V要”教學有機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主題,不僅有利于掌握百年黨史知識,而且有利于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綱要”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就是實踐教學。“綱要”一方面須將全會精神融入課堂的理論教學,另一方面還要與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相結合,更好地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結合“綱要”教學實際,其實踐教學方面可采取以下三種途徑:
紅色實踐基地考察是“綱要”實踐教學的重要途徑。根據“綱要”教學需要,在授課老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到紀念館等有關紅色基地進行現場觀察,增強感性認識,增強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熬V要”可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機融入紅色實踐基地教學中,例如,阜陽師范大學已多次組織學生參觀考察阜陽市“四·九”起義紀念館、王家壩抗洪紀念館、臨泉縣劉鄧大軍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學基地,使大學生產生共情體驗,將會議精神內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主題活動也是“綱要”實踐教學的一個多元化的重要途徑。“綱要”教師可采取大學生翻轉課堂、黨史知識問答競賽、紅色歌詠比賽等多元化主題活動,將全會精神有機融入活動之中,以達補充輔助課堂講授。通過上述主題活動,可促進學生在主題活動中感受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充分體悟全會精神。例如,阜陽師范大學已組織學生參加“紀念建黨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競賽,已獲得促進效果,將學黨史、悟思想內化為強大的精神動力。
調查研究是實踐教學的參與形式,將全會精神融入“綱要”實踐教學中,可采取以黨的百年歷程為主要內容的調研,啟發(fā)大學生立足百年黨史,圍繞全會精神,從社會實際出發(fā),扎根中國大地,通過調研充分感受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了解世情國情民情。例如,可以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的重要論述作為主要內容開展調查研究,發(fā)放調查問卷,走入社會進行隨機采訪,對特定人群進行口述訪問,整理調研報告。通過調查研究,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促進黨史學習教育,提升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實質。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綱要”教學內容有很多契合點,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綱要”教學全過程,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如何融入教學的效果。正因為如此,“綱要”教師必須要深入學習全會精神,研讀指示精神,把握其中精髓,提高思想認識,發(fā)揮敬業(yè)精神,潛心教書育人,找準切入點和連接點,全面系統(tǒng)的將全會精神有機融入教學,為教學注入強大的思想能量,進一步提高“綱要”針對性、理論性和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