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蕺山中心小學 章馨妮
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指引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出臺充分體現了關注“人的成長”,其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更是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對剛入學不久的小朋友來說,“寫話”是個難點,為此,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兒童對畫畫更感興趣的特點,讓“涂鴉”與“寫話”聯系起來。自畫自寫,畫什么就寫什么。實踐證明這是一條值得開發(fā)的“綠色通道”。
“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始學習寫話的傳統(tǒng)做法。確實,兒童比較擅長形象思維,對繪畫、視頻等直觀性描述有著強烈的興趣。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直接以一幅規(guī)定的圖畫呈現,讓學生看圖寫話,還不一定能解決問題。這是因為圖畫內容常會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教師在引導過程中,又沒有充分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想象和感知空間,這導致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存在盲點,很難真情實感地寫出所想所思,結果只好人云亦云,表達大同小異。
其次,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存在說得多、寫得少的問題,拿筆無從表達思想的現象比較普遍。雖然圖畫具有吸引力,但畢竟是硬性規(guī)定的,學生不一定有話說,又缺少細致觀察和大膽想象的能力。加之有的學生可能對規(guī)定的畫無感,這就容易產生對寫話的畏難情緒。
最后,在看圖寫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千方百計地想將自己的秘籍教授給學生,一堂課下來,干貨滿滿。然而因為沒有與學生感興趣的點相銜接,學生所掌握的技巧無幾,寫話依舊困難,造成教與學過程的失衡。
我常??吹讲簧俸⒆酉矚g到處畫畫,這是為什么?說明他們有許多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用文字表達不會,就嘗試以“涂鴉”表達。因此,如果讓學生自己涂鴉,再把涂鴉的意思寫出來,可能比用老師指定的畫來寫話會更受孩子們的歡迎。因為他們的涂鴉肯定與他們想要表達的思想有關聯。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荒茏尯⒆咏o自己的涂鴉來寫話呢?他們肯定會有更多的話想說。
一是符合了“新課標”的理念?!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小學低段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的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涂鴉寫話的教學方式注重引導學生寫“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這無疑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在寫寫畫畫中孩子的天性得到了釋放,在釋放中的創(chuàng)作是最有激情的、最真實動人的。這也扎扎實實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貫徹了“新課標”的理念。
二是落實了“雙減”政策的要求。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提出“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瞄準兒童的興趣,以自由涂鴉作為切入點,降低看圖寫話給學生帶來的困擾,這無疑會減輕學生的負擔。繪畫的過程中,學生摻入了自己獨特的想象,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感融入圖畫中,由此再過渡到看圖寫話,自然會水到渠成,減輕了學生在寫話起步時的壓力。
三是遵循了兒童天性的發(fā)展。兒童天性是天生的智慧生命的密碼,若能充分發(fā)揮,并形成習慣,它將成為智力開發(fā)的關鍵性要素。如今,教學過程中存在教與學脫節(jié)的現象,究其根本是因為教師未發(fā)現兒童的興趣所在,使兒童的天性不能得到正確的保護和發(fā)展。低年級的孩子對于畫畫特別熱衷。這時兒童的想象是最活躍的,表達是最迫切的,思路是最流暢的,心情也是最愉悅的。如果用“涂鴉”這個方式,讓學生天馬行空,暢所欲言,激發(fā)他們豐富的想象力,鼓勵他們勇敢表達,不失為一個寫話教學的好方法。
“涂鴉寫話”以“涂鴉”為基礎,但兒童的“涂鴉”畢竟是興之所至,隨意而為,并不具有質量保證。這就需要加以適度的引導,使涂鴉更有發(fā)展的正能量。為此,在感悟課文中啟發(fā)學生涂鴉,是一個好方法。這可以為學生指引“涂鴉”的健康方向。
進行寫話最好的方式就是仿寫。在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手法上,都可以啟發(fā)學生“涂鴉”。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一文時,筆者帶領孩子們通過體會不同動物對荷葉的感受,體會荷葉形象、色彩、功能之美,再讓孩子們想象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和荷葉發(fā)生故事。把它畫下來,仿照課文中的一個自然段,簡單寫一寫。學生因為有章可循,在他們的畫畫寫寫中荷葉被賦予了更多鮮活的色彩。
僅對荷葉進行仿寫,是遠遠不夠的,要帶領學生更上一層樓。課堂上,筆者引導孩子們思索: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荷葉的事物,它們又會是動植物們的什么呢?能畫畫嗎?學生的思維火花霎時迸發(fā)出來,它無疑會豐富學生的各種涂鴉,讓他們提筆寫下一段段有意思的文字——鯊魚說:“海洋是我的廚房?!滨忯~在海洋里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小苗說:“大地是我的家。”小苗在大地上緩緩成長……在涂鴉的基礎上,兒童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寫一段或者幾段文字,寫話在此刻也變得輕而易舉了。
“涂鴉寫話”,是一種很有效的寫話手段。它在為一年級學生規(guī)范寫話方向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靈感的源泉。學生在寫話之前,要先經歷涂鴉的過程,在畫畫時就產生了很多的想法,現在不僅畫出來了,而且還寫出來了。這不僅降低了寫話的難度,而且涂鴉的初心和意思還由此被進一步點燃和激活。
兒童的涂鴉是可貴的童心流露。這種童心來源于生活體驗。生活是寫作的第一源泉,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和愿望,現在畫出來了,又何愁寫不出來?
如在學完《端午粽》一課后,激發(fā)了兒童迫不及待品嘗粽子的愿望。教師要求學生這次涂鴉寫話的對象是自己最喜歡的食物,先進行仔細地觀察,把這種食物細致地畫下來,再仿照《端午粽》一課從顏色、氣味、味道等方面來描寫。畫的內容是小吃貨們心心念念的美味,大家頓時來了勁,自然不會放過對食物的細節(jié)刻畫。低段兒童的涂鴉技術雖稚嫩,但觀察和體驗也不失兒童的純真。在上交的作品中,紅燒肉的香氣不斷冒泡、大螃蟹張牙舞爪的模樣……種種細節(jié),讓人嘖嘖稱贊。有的孩子還觀察到活螃蟹和熟螃蟹的區(qū)別,公母螃蟹的不同,這些都被一一涂鴉在紙上。親身體驗、涂鴉的基礎都有了,這樣在寫話的過程中,他們就能認真地去思考、組織語言,這是對自己所思所想的一種自由表達。于是孩子們先后有了《春天的校園》《雨》《貼鼻子》等主題的涂鴉寫話。
一個個真實體驗又充滿童趣的故事因為生活的饋贈而迸發(fā)出來,雖“同畫”,卻“異寫”,“涂鴉寫話”的內涵被大大豐富。
想象力是兒童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進入小學后,兒童的有意想象開始持續(xù)增強,可以說是想象力生長的“黃金時期”。教師應利用好這一點,鼓勵學生自由想象,使涂鴉的畫面靈動起來。
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后,筆者開始創(chuàng)設具有想象性的主題,帶著孩子們高于生活卻又源于生活地將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涂鴉并寫下來。在畫寫《假如我有一條尾巴》這篇想象文時,由于學過了《比尾巴》,筆者預設這篇寫話內容沒有多大的難度且期待看到孩童們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但是上交的作品中,大部分兒童涂鴉、寫的內容都是課堂上講解過的松鼠的尾巴、魚的尾巴,又將這些尾巴的作用重新復述了一遍。孩子的想象被框定在他們熟悉的能給他們安全感的動物中,想象的翅膀被按壓在原地,不得動彈。教師此時應給予適當的引導:在想象世界中,只有松鼠的尾巴、魚的尾巴嗎?還有其他有魔力的尾巴嗎?開始有孩子大膽想象自己擁有一條萬能的尾巴,能趕走新冠病毒,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想象被點燃,涂鴉了許多有意思的尾巴,這些尾巴為自己、他人的生活增添色彩。
乘著想象的翅膀,設立趣味性主題,孩子們把心目中的所想通過涂鴉的形式展現,又在畫的旁邊加以解釋敘述,他們樂在其中,教師亦樂哉幸哉。
“涂鴉寫話”如何評價?如果單向地由教師評定,有時會不太了解兒童的心意。評價可以讓兒童來做嗎?應該是可以的,因為兒童最了解兒童,如果他們覺得哪一篇寫得好,肯定有他的道理。
于是筆者大膽地改變了評價方式,在每個學期末,筆者都會讓學生收集整理自己本學期“涂鴉寫話”的作品,并把一學期的作品集裝訂成冊、制作封面(包括命題和美化)、編擬目錄,再簡單寫一寫自己想說的話,形成一本屬于自己的“涂鴉寫話集”。然后組織一場展覽,讓同學們來為每一本“涂鴉寫話集”打分,評定名次。這樣的評價主體轉換是一種嘗試,可以為教師的評價做參考。
自編專集、開放評價的過程,實際上是在指引學生見證自己寫話能力的成長。用畫封面、編集子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作業(yè)即作品”的歸屬意識。
當孩子們知道自己不僅是畫家、作家,還能成為出版方,他們的熱情更加高漲了。這樣的“涂鴉寫話”也得到了家長的支持,一些有心的家長還為孩子寫了寄語,鼓勵其進步,也提出了更多的期望。
總之,涂鴉寫話,是尊重兒童天性基礎上的語文教學,它為孩子們提供了自由的想象空間和發(fā)揮余地,點燃了孩子們內心表達的欲望,在自由歡暢的圖畫之旅中提高審美能力,創(chuàng)設了涂鴉和寫話之間的過渡橋梁,為提高整個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質量做了有益的探索。
送友人
[唐]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