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杰 赤保民 李勇
摘 要:構建高等職業(yè)院校課程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是開展教學評價的基礎。本文從觀測點體系設計的意義、原則、構建理念與基礎出發(fā),論述如何通過構建由4個維度、37個觀測點組成的課程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為建立更為科學詳盡的課程設計評價指標體系奠定基礎。
關鍵詞:教學設計? ? 觀測點? ? ?體系構建
課? ?題:本文系2019年陜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教學設計質量分析與優(yōu)化研究”(編號19GY051)、2019年陜西省職業(yè)教育研究課題“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學設計質量分析與對策研究”(編號SZJYB19-293)、2019年渭南職業(yè)技術學院重點項目“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學設計質量分析與對策研究”(編號20190005)的研究成果。
教學設計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專家學者有不同的詮釋。有學者認為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運用科學的設計方法,對教學的諸多要素進行科學的重組,從而圍繞“為什么這樣教”,解決“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也有學者認為,教學設計是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支持下,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其中,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結果要符合認知科學和學科專業(yè)特點。當前,新的教育技術,如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大數據與數據分析技術等,與課程教學設計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在美國,有專門為教師提供教學設計和教學技術方面咨詢、培訓的“教學設計師”,而中國則普遍缺少專業(yè)的教學設計人員,一線教師完全憑熱情、通過不斷學習教育信息技術和自我探索來積累教學設計經驗。從某種程度上講,探索多維度視角下課程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構建與設計,對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十分重要。
一、構建課程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的意義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無論是開展傳統(tǒng)教學還是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相融合的教學,做好教學設計都是第一任務。
筆者在中國知網搜索“教學設計”詞條,檢索到3萬多篇文章,這其中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設計,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也有逆向的教學設計,視角廣、維度多,但卻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多是直接將做好的教學設計方案運用于教學中,并通過不同班級的教學對教學設計方案進行修正,這會導致第一個班級成為實驗品,并且有失公允。
建立一套具有指導性的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在教學設計方案實施前,對照體系進行自我評價,及時修正和完善教學設計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弱化首個班級的“實驗”性質,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構建課程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的理念與基礎
(一)要遵循高職教學規(guī)律
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內容設計是建立在企業(yè)調研、職業(yè)崗位與職業(yè)資格分析的基礎上的,學校與企業(yè)共同確立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具有時代性和開放性。課程體系構建是基于學生職業(yè)成長的規(guī)律,并按照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原則進行設置的。教學環(huán)境按照企業(yè)真實工作場景營造,突出教學實踐性。培養(yǎng)目標以崗位職業(yè)能力標準為依據進行設置,體現(xiàn)職業(yè)性。
(二)要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的指引,反映的是對教學基本理論的認識,以及對教育教學基本觀念的把握,涵蓋了教學觀、課程觀、學生觀和評價觀等內容。教學理念關乎培養(yǎng)成效,尤其是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yǎng)、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好的課程教學設計,特別是教學活動設計,一定要有教學理念、學習理念以及語言學、系統(tǒng)論、教育學等方面的理論作為支撐。
課程教學設計要具有時代適應性,符合大學生發(fā)展特征,符合新時代專業(yè)和社會需求特征,符合教學目標要求。此外,課程教學設計還應考慮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要突出能力培養(yǎng),設計真實或虛擬的工作場景,邊講邊練,邊干邊學,工學交替,教學做一體化;要注重小組合作實施和評估,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三)要求教師具有多種專業(yè)能力
教學設計既要講究科學性,又要講究藝術創(chuàng)造性。做好課程教學設計。首先,需要具有團隊組織協(xié)調和合作能力。團隊中每一個參與者的任務分工、工作進度、工作質量都會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其次,要有敏捷的邏輯思維和一定的設計能力。好的課程設計是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基礎上,基于特定的課程對象,圍繞課程目標策劃、設計教學項目,明確邏輯順序,制定詳細的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學習任務,精選教學策略,隨后再組織實施,其設計的邏輯性較為嚴密。最后,還要具有較強的捕捉信息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課程設計過程中會涉及與教師、學科專家、學校管理者、IT專家、多媒體專家、教育技術提供商、學生、企業(yè)等諸多資源的組織與協(xié)調,組織者既要有捕捉收集學校外部信息的能力,也要有匯聚學校內部信息的能力 。
三、設置課程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的原則
設置高等職業(yè)院校課程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時,應遵循構成合理、符合實際、與實踐結合緊密的原則。
構成合理,即在設計觀測點時,各點之間既要具有獨立性和排他性,又要代表同樣的視角維度。符合實際,即各觀測點應符合高等職業(yè)院校教育教學特點,符合不同學科專業(yè)、不同層次種類課程、不同教學對象、不同學習環(huán)境。與實踐結合緊密,主要是指一套好的觀測點體系,要能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的應用上,通過應用獲取有關教學設計具體操作的因素和有關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的數據,并且能夠歸納、分析、收集各種質性資料,為教學設計的修正和完善奠定基礎。
四、課程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的構建
高等職業(yè)院校課程教學設計觀測點體系要從總體設計維度、組織實施維度、教學反思維度、特色創(chuàng)新維度四個方面進行構建。
(一)總體設計維度觀測點
從總體設計維度建立觀測點主要考查教學設計的完整性與規(guī)范性,包含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教學信息技術應用、教學效果、教學評價等基本要素。整個觀測點體系包含教學設計總體結構、教學目標闡述、教師教學活動設計、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重難點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選擇、評價與反饋、幫助與總結10個觀測點。
教學設計中缺少了某一項便不再是完整的構成。例如教學活動設計,既要包括學生活動目的、科學分組、學習任務目標、完成過程及注意事項等設計,也要涵蓋完成效果預設、完成效果達成度預設、問題與點評等設計。再如教學資源設計,要將整個教學平臺、慕課、微課、學生、教具、教學材料、教學設施設備、試題習題、視頻、動畫、網絡資源等都歸結為教學資源,缺少則不再完整。
(二)組織實施維度觀測點
組織實施維度主要考查教師怎么“教”、“教”什么,學生怎么“學”、“學”什么。整個觀測點體系包含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設計科學、課前有預習成績、課中有問題回答考核、有完成項目任務情況考核、課后有作業(yè)完成情況考核、有能基于工作過程和項目任務的設計教學、對專業(yè)知識前沿性關注度高、知識技能情感價值目標設置科學、重難點突出、運用了在線測試、作業(yè)設置科學、評價標準明確、前端分析及學習資源設計到位、線上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科學、線下學習活動設計科學、小組分組合理、解決重難點手段豐富、課后反饋設置合理18個觀測點。
(三)教學反思維度觀測點
教學反思維度主要考查教師對教學反思的理解認識、反思方式、實施細節(jié)、影響因素等。要突出教學設計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尤其要關注教學目標達成度。觀測點體系包含教學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審視、教學設計理念和思想的落實、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達成度、再教設計反思4個觀測點。
(四)特色創(chuàng)新維度觀測點
特色創(chuàng)新維度考查的是教師對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行為、教學方法、教學分析的理解和把握。本部分包含教學設計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創(chuàng)新、滿足個性化差異化學生學習活動設計的創(chuàng)新、學習評價的創(chuàng)新5個觀測點。
五、小結
課程教學設計是一門嚴謹的學問,涉及課程內容重組、課程結構重構、教學策略選擇、教學流程設計、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建、教學資源開發(fā),以及教與學的數據采集分析、教法學法改進等多方面的任務。掌握好一門課程的教學設計技巧需要教師在自身素養(yǎng)、教學理念、教學水平、教學技巧等方面進行沉淀,而這也是制約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因素,因此,通過不斷學習教學設計可以有效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構建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學設計觀測點是開展教學設計評價的第一步,也是基礎性的一步,可以為建立更為科學詳盡的課程設計評價指標體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戴風明.教學設計:有效教學的關鍵[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5).
[2]劉慶昌.論教學理念的操作轉換[J].當代教育與文化,2009,21(1).
[3]賴紹聰.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理念? 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16(3).
[4]劉志軍.教育評價[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作者單位:李守杰,渭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濰坊科技學院;
赤保民、李勇,渭南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