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靈
高中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接班人,只有培養(yǎng)高中生良好的責任意識,讓高中生學會為自己負責、為家人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國家負責,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成長為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高中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責任意識,對責任的重要性理解不夠深刻,導致學生做事情不講究后果,給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埋下了隱患。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教育的質量,在實施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將培育學生的責任意識當作工作的重要切入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樹立起社會主義榮辱觀,幫助學生成長為負責任的好少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道德觀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導致了某種程度的社會失范現(xiàn)象,部分高中學生也因此出現(xiàn)了自我責任意識薄弱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首先,部分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對學生來講,學習是學生面臨的主要任務,也是學生將來回報社會的主要路徑,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是自己的一個重要責任,而是認為學習是家長和教師交給自己的任務,是教師和家長要求自己必須去學習。因此這些學生也會缺乏學習的目標,對學習采取應付了事的態(tài)度。
其次,部分學生不會對自己提出要求。上進心是一個人獲得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作為心智逐漸邁向成熟的高中學生,理應具有較好的責任意識,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但是部分學生卻對自己缺乏要求,甚至會主動地去沾染不良的風氣,這也是學生缺乏自我責任意識的問題。
最后,部分學生存在著嚴重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現(xiàn)象。良好的責任意識意味著學生可以較好地處理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系,懂得用正確的方式來構建人際關系。但是部分學生只強調(diào)讓他人尊重自己,很少會主動地尊重他人,將自己的得失放在首位,這是嚴重的自私自利的行為。
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對家庭產(chǎn)生責任意識,是一個人真正具備責任意識的重要表現(xiàn),這就要求高中學生可以對自己所在的家庭負責,正確理解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高中學生雖然還是未成年,但是對自己的家庭也負有較大的責任,主要包括學生需要尊重并且孝敬自己的長輩、能夠用正確的方式來向家人提出自己的要求、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幫助家人完成一定的任務等,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xiàn)家庭的和睦。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的很多高中學生卻忽視了家庭責任,在和父母交流的過程中,要求父母必須要傾聽自己的意愿,但是自己卻不懂得去理解父母,有的學生由于自尊心過剩,還會出現(xiàn)對父母態(tài)度惡劣的情況,經(jīng)常和家長產(chǎn)生爭吵。并且這部分學生也很少會主動地關心關注家人,不懂得在家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此外,當前的高中生也很少會參與家務勞動,甚至有的學生在高中階段仍然需要家長來照顧其飲食起居。
學生終將會進入社會,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一分子,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現(xiàn)代化建設中來,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高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令人擔憂。
首先,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地去關心時事政治。很多學生認為社會的發(fā)展和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之間是沒有關系的,這就導致學生的生活中幾乎沒有時事政治的存在。對國家發(fā)生的事情沒有充分的了解,也就導致高中學生作為中國公民所應當具備的民族責任感被削弱了,給學生未來參與現(xiàn)代化建設帶來了影響。
其次,很多學生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處理自己和集體之間的關系。高中學生的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很多學生仍然抱著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來和外界相處,導致學生很難用正確的視角來分析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尤其現(xiàn)在的學生生活范圍大多被局限在了家庭和學校兩個范圍內(nèi),和外界的實際接觸機會并不多,導致學生無法真正理解人和人之間所應當具備的相互依存的關系,而是認為人和人之間只有相互利用的關系,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正確處理自己和集體之間的關系。
最后,很多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奉獻精神。學生對集體的不理解,導致學生對集體生活也不夠關注,只有在教師和家長的要求下才會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去,很難真正地去體會集體生活的樂趣,影響了學生奉獻精神的形成。并且,還有的學生嚴重自私自利,甚至會由于不良情緒而做出損壞公共財物等情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孩子的成長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家長們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導致很多家長都更加看重孩子在智力和能力上的成長,但是很少對孩子進行品格上的教育,這就導致高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從小沒有獲得較好的發(fā)展,這是部分高中學生缺乏責任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方面,部分家長會將教育的重點完全放在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和提升孩子的能力上,并且從小就對孩子提出以能力和智力發(fā)展為目的的要求,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但是卻很少去關注孩子在品德上發(fā)生的變化,導致孩子從小就處于被家長控制的狀態(tài),對自己究竟需要做什么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從而導致了高中學生缺乏責任心的問題。
另一方面,部分家長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夠恰當。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將所有的愛傾注在孩子身上,而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從小養(yǎng)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將滿足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而為了讓孩子可以將注意力都放在學習上,還有很多家長直接包辦了孩子的生活,不讓孩子參與任何生活瑣事,導致這部分學生在長大之后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然影響到了學生責任意識的發(fā)展。
學校是除了家庭之外,培養(yǎng)高中學生責任感的最主要場所,在高中學生責任意識養(yǎng)成方面承擔著重大的責任。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學校對高中學生責任意識的發(fā)展還不夠重視,或者說對品德教育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沒有給高中生責任意識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空間和機會。
第一,學校管理的教育目標出現(xiàn)了偏差。雖然我們的教育觀念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高考的重要性仍然影響著每一所高中學校的教學工作,“升學”仍然是學校在管理學生中要考慮的主要問題。而為了提升學生的升學率和升學質量,很多學校會片面地用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教師的教學成績。在落實德育的過程中,這部分學校則出現(xiàn)了口頭重視、輕視行動的情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責任意識自然難以得到培養(yǎng)。
第二,學校缺乏系統(tǒng)的責任教育體系。在當前,思想政治課堂仍然是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等道德觀念的主要場所,而僅僅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夠的,教師缺乏對學生的實踐性引導,導致對學生展開的責任意識教育十分的單一,難以使學生的責任意識真正地獲得發(fā)展。
第三,學校文化中存在著責任意識缺失的問題。校園文化有著在潛移默化中達成教育目標的作用,可以成為促進高中學生責任意識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但是在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中,很多學校一味地追求學生的升學率,不重視音樂、美術等文化對學生思想上的熏陶作用,導致校園文化的精神陶冶功能發(fā)揮不出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責任意識培養(yǎng)目標的落實。
高中學生和社會之間已經(jīng)有了比較密切的基礎,尤其是在網(wǎng)絡的影響下,很多學生更是可以用網(wǎng)絡的方式來便利地獲取信息,而社會上的一些不良因素也因此影響到了學生,給學生責任意識的發(fā)展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第一,西方多元文化給學生的思想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在經(jīng)濟一體化、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等影響下,青少年的成長也受到了外來文化的重要影響,學生可以通過各種便捷的途徑快速地了解西方的文化,這些文化有著多元化的特征,其中也蘊含著不同的道德觀念、責任觀念,但是和我國弘揚的集體主義觀念不同,西方的文化更加強調(diào)以自我為中心,從而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第二,網(wǎng)絡文化給高中學生的思維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網(wǎng)絡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成為我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網(wǎng)絡中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可以讓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讓學生體會到科技發(fā)展帶來的樂趣。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到,雖然網(wǎng)絡是一個十分豐富的信息寶庫,但是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其中也包含著各種負面的信息。對信息分辨能力還不強的高中學生來講,他們很容易受到這些信息的攻擊,給他們的三觀發(fā)展帶來負面的影響。
第三,社會生活中消極腐敗現(xiàn)象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當前,我們的社會道德領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出現(xiàn)了很多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包括拜金主義、個人享樂主義等,在這些錯誤價值觀念的影響下,學生無法正確地分辨是非善惡,導致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急功近利等心理,影響了學生責任意識的發(fā)展。
總之,影響高中學生良好責任意識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因此要想真正實現(xiàn)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班主任不能只關注校內(nèi)的教育,還應當從多個方面入手,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實踐是促使高中學生形成責任意識、理解責任意識的重要渠道,并且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還能夠幫助教師通過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來檢驗學生的責任意識是否真正地得到了形成,從而更好地落實責任教育。因此在高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改變過去教育中只在口頭上教育學生的問題,結合學生在責任意識上的發(fā)展需要,組織學生開展廣泛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去親身體驗什么是責任。這樣,不僅可以實現(xiàn)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改變學生被動參與學習的習慣,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如此,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
在運用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責任意識時,教師需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并且選擇能夠真正喚醒學生內(nèi)在情感的活動主題,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從而真正地實現(xiàn)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比如,針對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家庭關系緊張等問題,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變換”的活動,讓學生利用假期的時間來擔任父母的角色,嘗試著用自己的力量來維持家庭活動的順利進行,從而喚醒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在活動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首先和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父母為了自己都做過哪些事情,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討論空間,并且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生活的重要性。接下來,教師再引導學生去進行討論,讓學生想一想父母為自己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是為了什么,從而引導學生進一步去體會父母的感情。之后,班主任再將本次活動的主題告訴學生,讓學生嘗試切換到家長的視角去思考問題,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父母,父母變成了孩子,自己能不能照顧好對方,并且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制訂一份比較完善的實踐計劃,包括需要給父母提供哪些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等。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去進行實踐探索,將自己制訂的方案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在實踐中真正體會父母的辛勞付出。如此,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家庭責任意識的成長。
在班級管理中,每一個學生同樣也承擔著主人翁的職責,需要為班集體負責。而在過去的高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卻經(jīng)常會忽視對學生集體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對班級沒有歸屬感,無法真正理解班級的意義,影響了學生對集體的理解,不利于學生未來更好地融入社會中去。因此在實際的教育中,班主任應當積極改進班級管理的對策,注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意識,運用日常管理的方式來加強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可以真正地在良好班級氛圍的影響下將責任意識轉化成為習慣以及自覺的行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首先,在實施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嘗試推行學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比如讓學生自己來制訂班級值日的表格、讓學生以投票的方式來確定班規(guī)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和班級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良好班風的建設中去。
其次,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用合理的方式在班級中樹立遵守公德的榜樣,比如在每個學期末的時候,班主任可以和全班學生一起來對班上學生這一學期的優(yōu)秀表現(xiàn)進行分析,并且讓學生以投票的方式來選擇出“道德之星”等。這樣,通過讓良好的道德行為被肯定,并且進行適當?shù)男麄?,可以讓學生真正懂得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可取的,從而給學生的責任意識發(fā)展帶來正確的導向。
最后,班主任要優(yōu)化班級管理的內(nèi)容和形式,組織多元化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班級生活體驗,從而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身上承擔著的責任。比如班主任可以結合學生在責任意識形成上的不足,組織學生展開多元化的辯論賽、演講會等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的探索空間,如此能夠更好地讓責任意識扎根于學生的心中,促使學生明辨是非。
家長在學生的人生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真正實現(xiàn)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班主任應當重視起和家長之間的合作,使用適合的合作手段來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讓家長可以應用正確的家庭教育來帶給孩子正確的指引,讓學生可以收獲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落實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
首先,班主任要注重改善家長的教育觀念,幫助家長正確地理解教育的意義。在當前,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還是沒有得到轉化,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將孩子的考試成績放在首位,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對除了學習成績外的其他問題都不感興趣,這給學生責任意識的發(fā)展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對此,班主任應當通過多種手段來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正確理解責任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從孩子的未來著手來實施家庭教育,從而促進家庭教育的良性發(fā)展。
其次,班主任要幫助家長掌握有效的責任教育方法。很多家長存在著不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問題,導致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了錯誤的方法,因此班主任應當發(fā)揮自身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導優(yōu)勢,給家長提供正確的指引,幫助家長了解怎樣去培養(yǎng)孩子,讓家長可以正確地去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從而促進家校合作的順利進行。比如,班主任可以結合自己觀察到的實際情況,組織家長和孩子一起到社區(qū)做義工等,如此,通過讓家長用說教以外的方式去展開責任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以及社會對自己的眷顧,從而讓學生的責任意識獲得更好的培養(yǎng)。
在新時期,要想順利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班主任也應當形成健全的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到以往教育中存在的各種不足,結合高中學生的心智特點,采取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育策略,將教師的觀點更好地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良好責任意識的形成。而現(xiàn)在的學生身處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當中,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應用信息技術工具來獲得自己需要的資源,因此班主任可以從學生的這一特點出發(fā),應用和責任意識有關的媒體資源來激活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欣賞和感悟的過程中體會到責任擔當?shù)镊攘Α?/p>
在實際的教育中,班主任需要加強對電影、電視劇、動漫等高中學生比較喜愛的媒體資源進行重點的開發(fā)利用。并且班主任要注重避免枯燥地讓學生去看,而是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可以展示自己思想情感的空間,讓學生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他人進行討論。如此,可以增強學生對良好道德品質的接受程度,讓學生更好地意識到責任的內(nèi)涵。
在高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借助班級管理的優(yōu)勢,應用多元化的策略來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而在實際的教育中,班主任還需要關注以下的問題。
首先,班主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高中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性格,在觀念上也已經(jīng)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因此每個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會存在著差異性。這就要求班主任在面對學生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地肯定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且允許學生在班級中擁有不一樣的觀點,而不是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面對學生,導致部分學生對教育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這樣,通過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長,創(chuàng)造出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放心參與的班級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落實責任教育。
其次,班主任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學生對什么是責任、怎樣踐行自己的責任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夠提升班級管理的趣味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避免出現(xiàn)學生對責任教育產(chǎn)生誤解的情況。因此在實際的教育中,班主任要重視起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長空間。
最后,班主任要加強激勵性教育手段的使用。責任教育的目標不是給學生帶去壓力,而是讓學生正確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社會觀念,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的過程中,班主任絕不能采取打壓式的教育策略,而是要應用激勵性的教育手段,帶給學生充足的自信心和肯定,讓學生受到班主任的激勵,真正地體會到承擔責任所帶來的樂趣,從而在潛移默化當中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班主任可以使用體態(tài)、書面評語、口頭語言等方式來和學生進行多元化的交流,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注和肯定。并且班主任也要注重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激勵教育,從而讓學生全方位地領略到承擔責任的美好。
在新時期,我們主要的目標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能只看重學生在智力和能力上的發(fā)展,也要關注學生在道德上的成長,從而真正地實現(xiàn)立德樹人。而針對當前的高中教育中學生責任意識薄弱的問題,班主任則應當充分發(fā)揮出班級管理的作用,結合對學生身心成長特點的了解,采取多元化的措施,用合適的方法來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真正地明白自己身上承擔的責任,從而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