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孫俊麗,辛可可,張靜毅,左少飛,尹路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綜合ICU,河南 洛陽 471099)
膿毒血癥的重癥患者中急性腎損傷(AKI)的發(fā)病率為31.60%,90 d 病死率高達41.90%,臨床嘗試用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膿毒血癥致早期AKI,但療效仍舊欠佳[1]。近年來,臨床發(fā)現(xiàn)中醫(yī)藥輔助治療該類疾患具有不良反應少、作用持久、簡單便捷等優(yōu)勢[2]。本研究特對膿毒血癥致早期AKI 患者行中藥灌腸結(jié)合血液凈化治療,旨在探究其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選取2020 年3 月—2022 年3 月本院收治的膿毒血癥致早期AKI 患者102 例。納入標準:①確診膿毒血癥及AKI;②年齡>18 歲。排除標準:①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②對中藥灌腸成分過敏;③對研究涉及藥物存在禁忌。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 例。對照組男31例,女20 例,年齡30~65 歲,平均年齡(55.63±6.15)歲;病程3~63 d,平均病程(50.26±10.78)d;觀察組男34 例,女17 例,年齡30~66 歲,平均年齡(55.50±6.27)歲;病程3~65 d,平均病程(50.82±10.50)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予以血液凈化治療,每24 h 更換1 次濾器,置換液定量為35 ml/(kg·h),依據(jù)置換液的量調(diào)整血流量為250~300 ml/min,低分子肝素抗凝0.2 ml/4~6 h,3 次/周。觀察組行中藥灌腸結(jié)合血液凈化治療,血液凈化參照對照組,中藥灌腸藥物為大黃、蒲公英、牡蠣、丹參、黃芪各30 g,冷水泡30 min 后加1000 ml 水煎煮至200 ml,體質(zhì)較好者10 0 ml/次,年老體弱者80 ml/次,皆為保留灌腸,1 次/d。兩組均治療7 d。本研究各操作均嚴格遵循無菌原則。
①器官功能改善情況:分別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4000r/min速率離心5 min 后分離血清和血漿,分別裝于冷凍管中于-20℃超低溫冰箱中冷藏待測。采用HITACH76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肌酐(Scr),采用BioZ.Com 數(shù)字化無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檢測系統(tǒng)(美國CardioDynamics 公司)監(jiān)測平均動脈壓(MAP),采用美國雅培istat 血氣分析儀測定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入氧分數(shù)(FiO2),計算氧合指數(shù)(OI)=PaO2/FiO2水平。②炎性因子水平:分別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ml,以4000 r/min 速率離心10 min 后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試劑盒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8(IL-6/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③預后:采用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 Ⅱ評分)和膿毒血癥相關(guān)器官功能衰竭評分(SOFA 評分)進行評估,其中APACHE Ⅱ包括急性生理評分(APS)、年齡評分以及慢性健康狀態(tài)評分3 部分,而APS 包括體溫、MAP、心率、呼吸頻率、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酸堿度、血清鈉離子濃度、血清鉀離子濃度、Scr、白細胞比容、白細胞計數(shù)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評分等12 項,該量表理論最高值為71 分,15 分以上者為重癥,評分越高表明預后越差;SOFA 對呼吸、神經(jīng)、心血管系統(tǒng)、肝臟、凝血系統(tǒng)以及腎臟進行評估,每項評分1~4 分,總分6~24 分,評分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7 d 后Scr 低于治療前,MAP 與OI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Scr 低于對照組,MAP 與OI 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器官功能改善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器官功能改善情況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Scr(μmol/L) MAP(mmHg) OI治療前 7 d 后 治療前 7 d 后 治療前 7 d 后觀察組 51 395.63±32.00 91.33±10.15* 64.00±8.33 90.15±11.20* 172.35±18.00 302.18±30.64*對照組 51 396.00±32.45 131.26±12.74* 63.98±8.41 85.64±9.85* 172.49±18.03 265.89±25.78*t 值 0.058 17.506 0.012 2.159 0.039 6.472 P 值 0.954 0.000 0.990 0.033 0.969 0.000
兩組治療7 d 后hs-CRP、IL-6、IL-8、TNF-α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hs-CRP(mg/L) IL-6(pg/ml) IL-8(pg/ml) TNF-α(ng/ml)治療前 7 d 后 治療前 7 d 后 治療前 7 d 后 治療前 7 d 后觀察組 51 8.75±3.33 1.65±0.64* 11.48±3.46 4.00±1.15* 24.33±6.25 7.26±2.11* 54.47±12.66 30.18±7.54*對照組 51 8.82±3.10 3.47±1.23* 11.54±3.32 6.68±2.30* 24.58±6.13 15.00±4.47* 55.21±12.89 45.15±8.37*t 值 0.110 9.374 0.089 7.443 0.204 11.182 0.292 9.490 P 值 0.913 0.000 0.929 0.000 0.839 0.000 0.771 0.000
觀察組治療7 d 后APACHE Ⅱ、SOFA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預后情況比較(±s,分)
表3 兩組預后情況比較(±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APACHE Ⅱ評分 SOFA 評分治療前 7 d 后 治療前 7 d 后觀察組 51 15.98±4.44 5.36±1.25* 9.60±2.41 3.00±1.05*對照組 51 16.00±4.15 8.96±1.08* 9.54±2.53 5.28±1.37*t 值 0.024 15.563 0.123 9.433 P 值 0.981 0.000 0.903 0.000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7 d 后Scr 低于治療前,MAP 與OI 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Scr 低于對照組,MAP 與OI 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中藥灌腸結(jié)合血液凈化能夠保護膿毒血癥致早期AKI 患者器官功能。分析可知,血液凈化治療后患者機體的抵抗能力得以提高,遂使得各相關(guān)器官的功能也隨之恢復[3]。加之在血液凈化的過程中又配合中醫(yī)灌腸進行輔助治療,利用相關(guān)中藥的藥理作用發(fā)揮藥效,進而有效保護患者的臟器功能,副作用輕且少,有效保證了患者的治療安全性。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7 d 后hs-CRP、IL-6、IL-8、TNF-α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藥灌腸結(jié)合血液凈化能夠調(diào)節(jié)膿毒血癥致早期AKI 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可知,血液凈化能夠?qū)C體內(nèi)的炎性介質(zhì)起清除功效,同時其通過吸附與濾過作用溶解相關(guān)的炎性細胞因子,進而有效抑制炎性反應。中藥灌腸組方中大黃利濕退黃、瀉熱通便[4];蒲公英清熱解毒、利尿通淋[5];牡蠣止汗?jié)?、化痰軟堅[6];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止痛[7];黃芪利尿消腫[8],上述中藥合用,能夠解毒化瘀、補氣利尿。因此,中藥灌腸與血液凈化結(jié)合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進而減輕AKI 患者的炎癥反應。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7 d 后APACHE Ⅱ[9]、SOFA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藥灌腸結(jié)合血液凈化能夠促進膿毒血癥致早期AKI 患者預后,改善其器官衰竭以及生理狀態(tài),有益于患者預后,極大地保障了其生命安全。
將中藥灌腸結(jié)合血液凈化應用于膿毒血癥致早期AKI 患者的治療中,能夠保護其器官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進患者預后。但本研究樣本數(shù)量較少,后續(xù)治療及隨訪時間均較短,尚需擴大樣本數(shù)量,延長觀察時間以行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