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隨文練筆能有效促進學生寫作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教學中可通過續(xù)寫、補寫、改寫、仿寫等方式,開展具有實效性、精準性而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練筆,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對此,教師可結(jié)合個人教學經(jīng)驗,對語文教學隨文練筆的主要方式進行梳理和總結(jié)。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隨文練筆;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4-006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31
語文教學中的隨文練筆是語言文字訓練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手段,它以課文內(nèi)容為基礎(chǔ),把閱讀和寫作訓練有機結(jié)合。隨文練筆選材角度豐富,形式多樣,貼近生活實際,且緊緊圍繞閱讀教學,有利于小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和作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更是閱讀教學的點睛之筆,可謂一舉多得。
一、挖掘懸念情節(jié),抓好續(xù)寫
教材中部分文章在某些地方表達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閱讀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如果能抓住這些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設計情境,延伸場景,續(xù)寫相關(guān)內(nèi)容,能使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得到升華,而且想象力和表達力也會得到系統(tǒng)性、全面性地強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設置小練筆,作為學生續(xù)寫的起始點,讓學生有話可講,有情可抒。
如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窮人》中,桑娜抱回已經(jīng)死去的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后,心里惴惴不安、七上八下:自己家已入不敷出,再添兩張嘴,不知道丈夫會不會埋怨自己?會不會揍自己?。繘]想到善良的丈夫和她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催促桑娜趕緊把西蒙的孩子抱過來。桑娜家已經(jīng)養(yǎng)育了5個孩子,貧困潦倒,家徒四壁,現(xiàn)在又收養(yǎng)了兩個孩子,他們今后的生活會怎樣呢?
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根據(jù)文章情節(jié)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人物特征進行續(xù)寫:不久的一天,家里闖進來一個流浪漢,衣衫襤褸,奄奄一息,桑娜和丈夫見他可憐,便分給他一些黑面包和一碗熱氣騰騰的魚湯。10多天后,桑娜正在家中洗衣服,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士登門。桑娜疑惑地問:“先生,您找誰?”“女士,你不認識我了?我就是那天到你家要飯的人。那天出海遇到暴風雨,船翻了,我流落至此,多謝你們一家收留了我,給我吃的。這些錢是我對你們的報答?!毕壬贿呎f著一邊把一袋錢放在桑娜面前。桑娜把沾著肥皂沫的手在舊圍裙上抹了抹,急忙說:“先生,這錢我不能要?!蹦莻€人放下錢袋便急匆匆走了,桑娜緊趕慢趕也沒追上。桑娜一家用這筆錢過上了好日子,還經(jīng)常接濟幫助那些貧苦的人們。
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深入挖掘類似留有想象余地的課文,引導學生植根于文本,放飛想象于課文之外。以上習作,描述了桑娜一家再次救助了一名遭遇海難的男子,與文章中桑娜一家善良樂于助人的秉性高度一致。而習作結(jié)尾,桑娜一家的仁愛本性得到了回報,全家過上了幸福生活,也符合“圓滿祥和”的大眾心理期盼。學生習作中,用了大量生動傳神的動作描寫,如:把沾著肥皂沫的手在舊圍裙上抹了抹、緊趕慢趕也沒追上……既突出了人物性格特色,也營造了故事氛圍。學生的續(xù)寫大膽地“脫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生動而富有美好愿景,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展示出他們五彩斑斕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訓練一以貫之,不僅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還可不斷激發(fā)學生想象活力,挖掘自身潛能。
二、補充空白語言,抓好補寫
空白語言就是作品中被省略了的語言,它是作者為了某種需要時常在文章的部分環(huán)節(jié)中留下的“空缺”。小學語文教材采用的眾多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都留有些許“空白”,或含蓄,或簡練,給讀者留出了延伸故事情節(jié)、想象故事結(jié)局的空間,讓讀者根據(jù)這些意猶未盡的信息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達到了“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藝術(shù)境界, 這就是“空白”的精妙之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空白”處巧“挖”訓練素材,引導學生認真研讀文章,將生活積淀和想象空間充分融合與優(yōu)化,對文本“空白”進行擴充和填補,把含蓄的地方凸顯出來, 把簡練的地方具體化, 把隱性的因素展現(xiàn)出來,使意蘊在字里行間中充分表露、彰顯。
如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的第二自然段。這一段文字中,只有諸葛亮和周瑜的語言,沒有兩人的任何神態(tài)、動作和心理描寫。教師可引導學生主動揣測和想象諸葛亮與周瑜對話時的心理活動、神態(tài)表情,加上提示語。學生分別補充了明知故問、脫口而出、心中暗喜、笑了笑、迫不及待、將計就計、試探、胸有成竹、一本正經(jīng)、信心十足等詞匯,生動地刻畫出周瑜欲陷害諸葛亮的生動場景。通過如上補寫“空白”讓學生更充分地體味到人物的語言是人物內(nèi)心或直或曲的流露,更好地理解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特點,加深了對周瑜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物個性和才干的認識;同時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認識到周瑜讓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深深感受到周瑜心胸狹窄、兇狠狡詐,表面客氣、內(nèi)心暗藏殺機的人物特點。
再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的是1949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個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難救出自己的兒子及其同學的故事。文章的第12自然段對父親救助的過程進行了細節(jié)描寫:“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來阻攔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渾身都是血跡。但,父親和兒子共同的信念“不論發(fā)生什么事, 我總是和你在一起 ! ”一直堅定地支撐著他,最終取得成功。
父親拼命營救兒子的36小時,兒子的情況交代卻是空白。教師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以《廢墟下的兒子》為題開展隨文練筆。想象深埋在廢墟下的兒子阿曼達面臨怎樣的絕境?他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這段補寫內(nèi)容要求學生緊緊抓住阿曼達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方面展開描寫,要刻畫出阿曼達面對絕境中的頑強、堅守和對生命的渴望,與課文結(jié)束部分“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交相呼應,定格下父親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勇毅身軀。
“補白”是學生對“空白”內(nèi)容的再創(chuàng)作,也是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性思維的一種培養(yǎng)過程。這種練筆填補了課文空白, 使學生與文本進行了一次“無縫親近”。教師要加強頂層設計、把脈方向,引導學生充分拓展想象的羽翼,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更加生動、鮮活、靈性地描述和說明某個對象。正如以《廢墟下的兒子》為題開展的隨文練筆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理解了父與子濃濃的情誼。坦然面對困難,勇于戰(zhàn)勝困難,不放棄、不拋棄的父子形象一步步走進了學生的心靈,鐫刻于學生的腦海中。在補寫過程中,教師也欣慰地看到,通過挖掘教材的潛在資源,能一點一滴、按部就班地提高學生理解作者意圖、積累好詞好句、運用語言文字、謀篇布局的能力,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日漸改善,同時也聚集了能量、增添了信心。
三、延伸思想內(nèi)涵,抓好改寫
根據(jù)課文特點,教師可啟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形式和內(nèi)容進行合情合理的改寫訓練,調(diào)整課文情節(jié)安排、結(jié)構(gòu)、體裁、語體等。改寫式練筆既可以改寫文章的形式,也可以改寫文章的內(nèi)容,不拘泥于形式。一般有四種轉(zhuǎn)換形式:1.改變語體,文言文改成白話文;2.改變結(jié)構(gòu),順序改成倒敘;3.改變文體,詩歌改成記敘文,記敘文改成說明文;4.改變?nèi)朔Q,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等。改寫應注意三方面問題:1.認真領(lǐng)悟原文思想,準確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和故事內(nèi)涵;2.改寫文既要符合作者的宗旨和意圖,又應體現(xiàn)改寫者對原文的理解和創(chuàng)新;3.改寫文既要保持原文的精彩之處,又應符合新體裁、新寫法的要求。
如部教版四年級下冊《清平樂·村居》,這首辛棄疾的詞把讀者帶到江南的一座小茅草屋,屋旁是青青綠草和涓涓小溪。屋內(nèi),一對操著柔媚的南方口音的老夫妻邊喝酒邊談笑風生;屋外,大兒子在豆田里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著蓮蓬,憨稚之態(tài)令人憐愛。詩人以極其簡練的筆觸白描式地勾畫出一幅優(yōu)美的田園場景,一家五口各具情態(tài),充分展示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詞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將詞改為現(xiàn)代文。要求學生不能機械地“翻譯”,而是要緊扣原文,刻畫出優(yōu)美溫馨的環(huán)境,老夫妻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三個兒子的動作、心理,尤其是小兒子那憨態(tài)可掬的模樣。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新,發(fā)散性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表達、動作神態(tài)等,必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解讀和整體把握,同時也滿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創(chuàng)作欲,使學習過程變得更加靈動而有光彩,這是寫作教學追求的至高境界。
再如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說明性的科學小品文,教師引領(lǐng)學生用蟋蟀的口吻擬人化地介紹其住宅特點。學生習作:嗨,大家好!我是大名鼎鼎的歌唱家——蟋蟀先生。我的歌聲聞名遐邇,但是你們知道嗎?我還是一名優(yōu)秀的建筑設計師!今天帶領(lǐng)大家參觀一下我的別墅吧!大家都知道,其他昆蟲的公寓大都是臨時隱蔽之所,隨遇而安,棄去毫不可惜!而我的別墅從選址和建設,都是經(jīng)過謹慎考察、精心打造的。我的別墅一般選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這樣即使遇到下雨,晴天后也會很快曬干;別墅大門四周種植著茂密的青草,對我的住宅能起到很好的掩護作用;進入大門,修有一條傾斜的隧道直通我的臥室,隧道長最多不過30厘米、寬1厘米。對了,在距離別墅大門約20厘米的地方是我的演出舞臺,平坦而清潔,我經(jīng)常在這里舉辦小提琴音樂會。
經(jīng)過如上改寫,涵蓋了原文內(nèi)容,語言更加生動活潑,更加形象直觀地描述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建造過程。通過嘗試新穎別致的改寫,一方面學生對課文的框架結(jié)構(gòu)、說明順序等要素了然于胸,另一方面鍛煉了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
四、依托美篇資源,抓好仿寫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舉一”就是例子示范,“反三”就是仿照“例子”訓練,練就靈活運用的技能。仿寫句子和文章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他們樂于接受的方式。待到稍高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仿寫能力,便愿意接受更高層次的挑戰(zhàn)、開展更深入的創(chuàng)新實踐。此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把讀與寫有機結(jié)合起來,抽取課文精彩片段,帶領(lǐng)學生加強仿寫。如文中修辭手法、說明方法、表達方法等,都是學生練習作文科學而有效的訓練項目,教師不僅要充分點燃學生的寫作欲望,更要讓學生在仿寫中掌握如上表達方法,積淀寫作潛能。
如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中有這樣一句話:“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熱?!苯處焼l(fā)學生,秋天的雨還會把顏色分給誰?。繉W生習作:“你看,它把白色給了蒲公英,白白的冠毛像一個個降落傘,飄呀飄呀,飄過綠地草原,飄過叢林湖泊,飄過崇山峻嶺。”
學生的仿寫既有“仿”的印記,又有“創(chuàng)”的內(nèi)涵。在仿寫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體味了詩歌之美,體驗了審美之悅,體會了創(chuàng)作之趣。正如于永正老師所說:“孩子們的童年應當是一首詩,是一首充滿情趣的詩,無論現(xiàn)在還是將來,品評起來都是有味道的。
再如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段:“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這段文字以物喻人,只要目標專一而非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向著更加開闊的水域破浪前行,就一定能夠?qū)崿F(xiàn)美好的理想,找到通達“對岸”的道路。學生習作:“一棵小樹弱不禁風,但千萬棵小樹肩并肩,手拉手,就會形成百畝森林。如果我們也能像小樹那樣,團結(jié)攜手共同面對困難,必將無往而不勝。”
學生的模仿練習可以從易到難,從寫一個色彩鮮明的句子、一段清楚連貫的對話開始;從扶到放,從機械模仿、生搬硬造到觸類旁通、妙筆生花,最終落筆成文自有神韻?!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教師引導學生注意生活經(jīng)驗和閱讀的積累,并在模仿練習中二次創(chuàng)作,學生的觀察、領(lǐng)悟能力定會不斷提升,逐步實現(xiàn)從“量的積累”邁向“質(zhì)的飛躍”。
五、借助文中插圖,抓好描寫
語文教材中的插圖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源,小學語文課本里的插圖色彩鮮亮、形象逼真、豐富多彩,用好插圖不僅有助于學生拓展延伸課文內(nèi)容,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語言表達等能力。
如部編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一文,第二幅插圖是閏土在庭院里給“我”講新鮮事??梢岳眠@幅圖來作隨文練筆,刻畫細節(jié)。學生作品:傍晚時分,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魯迅坐在小竹凳上,雙手托著下巴,津津有味地聽著閏土在講新鮮事。只見閏土一臉興奮,紫色的圓臉上洋溢著微笑,一邊說一邊比劃:“我們這里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是不算偷的……”身邊的小花狗吐著紅紅的小舌頭,瞪大了眼睛凝視著閏土,似乎也被閏土的故事吸引住了。魯迅聽得入神,只見他僅坐著竹凳的一角,身子前傾,手托著下顎,臉上露出羨慕和渴望的神態(tài)。
對于利用插圖的閱讀教學,其重點在于教師要睿智地從課文插圖中指出“關(guān)鍵節(jié)點”,并根據(jù)該節(jié)點謀劃出精準化的結(jié)合點和突破口,從而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例如《豐碑》一文,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模仿軍需長手的姿勢,想象一下軍需長的心境。那不僅僅是向戰(zhàn)友借火柴點煙,更多是鼓勵戰(zhàn)友要堅定信心、砥礪拼搏,要堅信征途漫漫,唯有攻堅克難,光輝的未來等待著他們?nèi)ラ_拓、去挑戰(zhàn)。課文插圖在文章閱讀中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教師要合理運用插圖,力求教學設計最優(yōu)化、效果最大化。
六、結(jié)語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隨文練筆有大乾坤。它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與課文深度對話的產(chǎn)物,是學生內(nèi)心體驗與作者理解感受的“碰撞”。這種實踐既基于文章,又跨域文章?!暗雷枨议L,行則將至”。只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俯身耕耘,充分發(fā)掘教材資源,精準尋找閱讀教學的“切入點”,設計符合學生習作實際的“主攻點”,開展具有實效性、精準性而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練筆,課堂練筆就能彰顯其獨有的魅力,演奏出語文課堂上一曲璀璨亮麗的“和弦”!
參考文獻:
[1] ? 孟改清.小學生隨文練筆的幾種形式[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shù)(D),2014(10).
[2] ? 張術(shù)斌.隨文仿寫,習得才情[J].山東教育,2014(1).
[3] ? 蔣雅娟,奚江.利用插圖資源,優(yōu)化教學設計[J].小學語文教師,2013(4).
[4] ? 沈冰清.仿寫·補寫·續(xù)寫·改寫——讓隨文練筆成為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J].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