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效榕
(遼寧省本溪市中醫(yī)院,遼寧 本溪 117000)
近年來,物質生活水平持續(xù)性提升,肝膽脾胰腎方面的疾病發(fā)生率逐年遞增。此外,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度也明顯提高,定期參加健康體檢的人員逐漸增多。肝膽脾胰腎是機體重要的器官,實施超聲檢查可將器官的真實情況反饋出來,超聲檢查的優(yōu)勢為操作簡單、醫(yī)療費用低、可重復操作,而且檢測準確率高,對疾病的預防與治療有著積極影響[1]。因此,本文針對肝膽脾胰腎疾病患者實施普查中選擇超聲診斷,觀察其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6例接受肝膽胰脾腎疾病普查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58例。參照組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齡29~56歲,平均年齡(46.12±1.57)歲;試驗組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齡29~57歲,平均年齡(46.28±1.60)歲;兩組患者在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患者與家屬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中途退出者。③語言障礙與聽力障礙。④傳染性疾病[2]。⑤精神系統(tǒng)疾病。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抽血方式進行檢查,要求空腹采血,對患者的肝膽胰腺脾進行檢查。試驗組采用超聲診斷進行檢查:操作前,告知患者禁食8 h,以免受到胃腸氣體與胃腸道食物的影響,保持空腹狀態(tài)有利于膽囊與膽管汁處于充盈狀態(tài),設定頻率為3.5 MHz,對患者的肝臟部位、膽囊部位、脾臟部位、胰腺部位以及腎臟部位等器官進行檢查。
1.3 診斷標準 超聲診斷標準:肝臟右葉最大斜徑10~14 cm,脾臟厚度值男性4 cm以下,女性3.8 cm以下,正常膽囊長徑9 cm以下、橫徑4 cm以下,膽總管內徑0.8 cm以下,胰腺頭部橫切2.5 cm以下、體尾部2.0 cm以下,主胰管0.2 cm以下,正常腎臟長度8~12 cm,腎皮質為低回聲。
1.4 觀察標準 觀察超聲診斷與血液檢查方法對肝膽脾胰腎疾病的檢出率。檢查后,對受檢人員發(fā)放滿意調查表,讓其對超聲檢查方法與血液檢查方法的操作流程、機體耐受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分為滿意與不滿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診斷結果 兩組在診斷結果方面相比較,試驗組檢查疾病的概率(肝臟13.79%、膽囊8.62%、脾臟10.34%、腎臟8.62%及胰腺10.34%)高于參照組(肝臟5.17%、膽囊3.45%、脾臟3.45%、腎臟5.17%及胰腺5.17%),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診斷結果[n(%)]
2.2 對比兩組患者對此次檢查滿意度 兩組在檢查滿意度方面相比較,試驗組為98.28%,參照組為68.9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對此次檢查滿意度[n(%)]
現(xiàn)代人們生活水平持續(xù)性提升,人們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也越來越多,若不合理規(guī)劃自我飲食,長時間攝入過多脂肪、高熱量食物等,對機體健康會有一定損傷,增加體質量[3]。肝臟疾病中多數患者為脂肪肝,這多與飲食不規(guī)律、生活作息紊亂有著緊密聯(lián)系[4]。部分肝血管瘤檢查有一定難度,在疾病初發(fā)階段,患者機體不適癥狀不明顯,當血管瘤逐漸增大時會導致凝血異常,誘發(fā)休克等癥狀[5]。重度脂肪肝時,肝血管瘤與肝囊腫有一定相似之處,初期無明顯臨床癥狀,隨著腫瘤體積的增大,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惡心、腹部疼痛、腹瀉等癥狀。原發(fā)性肝癌是臨床高發(fā)疾病,此疾病具有隱匿性[6],當疾病發(fā)展到晚期,患者肝臟部位出現(xiàn)脹痛、刺痛感,同時伴有機體乏力,消瘦以及食欲缺乏等情況,若不及時開展治療,會演變?yōu)楦喂前┑燃膊7]。部分疾病發(fā)作初期不會有明顯癥狀,隨著疾病發(fā)展會加重對機體損傷,增加治療難度,影響預后效果[8]。所以定期檢查自身機體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非常重要。特別是超聲檢查,對肝膽脾胰腎疾病的篩查過程中有著重要價值,既可保證診斷準確率,還可了解患者疾病狀況,為醫(yī)師提供有效參考依據,從而實施科學、合理化治療[9]。
超聲檢查就是通過人體組織聲學與超聲波特性的差異,用曲線、圖像、波形方式顯示出來,進而實現(xiàn)診斷疾病的效果。針對肝膽脾胰腎疾病患者采用腹部超聲診斷期間,先通過加壓以及探頭傾斜方式對患者的骼血管進行檢測,確保輸尿管遠端完全顯示。通過膀胱透聲窗對外部和下方掃查患者接近膀胱中下段位置的輸尿管,若通過檢查未發(fā)現(xiàn)結石,可在獲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實施腔內超聲檢查將安全套套入探頭,女性患者慢慢置入到陰道內部,緊貼宮頸口與前穹隆位置,將探頭向上翹。膀胱頂部采用橫切面顯示,逐步向膀胱外側進行移動,通過調整探頭方向,使聲速向前方傾斜,采用縱、橫、斜的方式將輸尿管出中下段膀胱進行顯示,觀察是否有結石回聲。此外男性患者還可通過經直腸檢測,患者保持左側臥位,操作人員戴入手套,將無菌耦合劑涂抹在肛門周邊,確保肛門周邊括約肌處于松弛狀態(tài)后,將探頭通過肛門位置慢慢置入到直腸內部掃描,進而對輸尿管進行掃描,將結石回聲和后方位置的聲影進行顯示。對女性患者在檢查期間,可將探頭調整為橫斷切面,對外側位置與擴張輸尿管進行檢測,了解患者內部結石的回聲狀況。通過走向位置平行的骼內動靜脈以及輸尿管中上段,采用探頭直接進入到直腸,并進行旋轉,緊貼于患者的前腹部,通過冠狀切面將結石回聲進行顯示,也可應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束的方法檢測回聲,重點對結石后方位置是否存在彩色信號快速閃爍進行觀察,這樣可判定結石表面光滑與堅硬程度,進而對疾病進行精確的診斷。此外,超聲檢查對機體不會產生反射性損傷,針對軟組織有著較強分辨能力,可快速得到結論,而且診斷準確率非常高,超聲檢查可重復操作,進一步保證診斷結果準確性。超聲診斷的優(yōu)勢為操作簡單,可反復操作,安全性高,在臨床中應用率非常高。針對肝膽脾胰腎疾病普查患者應用超聲檢查,利于醫(yī)師觀察患者機體器官具體情況,了解其機體器官是否有不良情況。相關研究表明:超聲診斷操作簡單優(yōu)勢性,可將病變大小、形態(tài)、疾病發(fā)展情況顯示出來,可為醫(yī)師提供有效的診斷依據。但對操作醫(yī)師要求較為嚴格,一定要經驗豐富,可對超聲圖像進行鑒別,從而保證診斷準確度。實施超聲檢查前,告知患者一定要保持空腹狀態(tài),若患者存在腹脹、便秘情況可在檢查前應用輔助消化的藥物,避免檢查結果受到影響[10]。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超聲診斷方式持續(xù)完善,可對多種疾病進行診斷,超聲檢查對器官檢查方面有著重要價值。相關研究表明:超聲技術的敏感性強,而且獲得的圖像更加清晰、準確、操作簡單,儀器不斷創(chuàng)新,對疾病診斷誤診、漏診率也下降,在各個領域中應用更加廣泛[11]。
抽血檢查針對脂肪肝、肝炎、肝癌疾病可檢測出,但對肝囊腫、肝血管瘤、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胰腺囊腫、脾血管瘤、腎結石等有一定檢測難度[9],雖然有一定臨床價值,但存在局限性,且檢測準確率偏低,部分患者暈針、暈血,導致無法采血。但超聲診斷技術不僅對機體無較大損傷,疾病檢出準確率高,對肝膽脾胰腎疾病診斷有一定臨床價值。
筆者通過文獻查證,發(fā)現(xiàn)唐海霞[11]在研究過程中,采取分組研究的方式,設置研究組、對照組兩個組別,其中對照組中的55例相關患者接受X線檢查;研究組中的55例患者接受腹部超聲檢查,對兩個組別患者相關疾病的確診率進行對比,研究組患者的確診率達到92.73%(51/55),對照組患者的確診率達到61.83%(34/55)。從確診率來看,研究組患者要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研究價值。唐海霞[11]提出腹部超聲診斷,醫(yī)護人員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xiàn)對肝膽脾胰腎中疾病的確診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部分研究人員提出,相較于X線檢查,超聲檢測可以實現(xiàn)結石的有效判定,為后續(xù)治療、護理等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參考。陸美歷[12]認為:若腹部超聲與CT聯(lián)合對肝膽脾胰腎中疾病進行檢查,可確保臨床診斷準確率,利于醫(yī)師了解結石直徑與分布情況,對治療方案的制訂有著積極的輔助作用。也有研究者稱:腹部超聲檢查可確保對肝膽脾胰腎中疾病檢查準確率,進一步保證診斷結果,減低誤診、漏診情況出現(xiàn)[6]。韓冰莎等[13]認為:肝膽脾胰腎中疾病采用腹部超聲診斷的療效較為顯著,建議在臨床上應用。
通過此次研究得知:兩組在診斷結果方面相比較,實施超聲診斷檢查出疾病的概率(肝臟13.79%、膽囊8.62%、脾臟10.34%、腎臟8.62%以及胰腺10.34%)高于實施抽血檢查(肝臟5.17%、膽囊3.45%、脾臟3.45%、腎臟5.17%以及胰腺5.17%),P<0.05;兩組在檢查滿意度方面相比較,超聲診斷98.28%,抽血檢查68.97%,P<0.05。這表明在接受檢查時,受檢人員更易于接受超聲診斷。超聲診斷屬于無創(chuàng)操作,對機體無較大損傷,超聲檢查結束后,立刻可知道自身狀況,檢查時間短,從而獲得受檢人員的認可與滿意。血液檢查需要抽取機體血液,檢查時間較長,從而浪費受檢人員的時間,并在等待結果時心中有所疑慮,部分受檢人員有暈針的情況,應用受到限制。這更加表明了超聲診斷的優(yōu)勢性與臨床價值,針對部分隱匿性疾病,發(fā)生率較高的疾病均可診斷出。這充分證明了超聲適宜對肝膽脾胰腎疾病診斷,不僅操作簡單,對患者機體無損傷,安全性更高。在臨床中,越來越多的醫(yī)師選擇超聲檢查,而且近年來,超聲技術持續(xù)性發(fā)展與進步,對疾病的診斷價值性更高,可給予醫(yī)師更多精確數據,從而開展合理化治療方案,提高患者預后,縮短治療時間,促進機體早日康復。此外,此次研究結果同其他研究者所得結果相似,證明此次研究結果的有效性與真實性。
綜上所述,針對肝膽脾胰腎疾病應用超聲診斷可給予醫(yī)師有效診斷依據,超聲診斷醫(yī)療費用低,安全性高,可重復性強,而且檢測結果精準,符合臨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