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清,黃玉林,周玉航(廣東省惠州市中信惠州醫(yī)院,廣東 惠州 516006)
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晚期特有的并發(fā)癥,臨床上以皮膚瘙癢和膽汁酸升高為特征,主要危害胎兒,使圍生兒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高[1-2]。該病對妊娠最大的危害是發(fā)生難以預測的胎兒突然死亡,該風險與病情程度相關;本病具有復發(fā)性,本次分娩后可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藥時常會復發(fā)。目前發(fā)病原因還不太清楚,有可能是受妊娠中晚期激素水平增高的影響[3],也可能與先天性遺傳和地域區(qū)別有關系;因此早期確診并及時給予治療,可確保新生兒的良好預后。本研究對ICP妊娠患者的血清血脂及肝功能指標水平進行分析,觀察其對母嬰結局的影響,以期為臨床診治提供幫助,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ICP孕婦的臨床資料,將ICP孕婦設為研究組;其中,孕婦年齡在23-44歲,平均年齡(30.18±4.56)歲;孕周27-40周,平均孕周(33.57±5.49)周;按病情嚴重程度分為:輕度組46例、重度組34例。另選取同期本院收治的80例正常妊娠孕婦設為對照組,年齡20-43歲,平均年齡(30.05±4.28)歲;孕周26-41周,平均孕周(33.86±5.72)周。
納入標準:均為單胎、初產婦;符合《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診療指南2015》中的診斷標準[4],臨床資料完整;既往無肝膽病史。排除標準:具有其他妊娠合并癥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者;合并其他肝膽疾病者;有溝通障礙或精神疾??;具有肝腎、心肺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 生化指標檢測:所有孕婦在孕24-28周時,指導孕婦空腹8-12h,于早晨八點采集空腹靜脈血5ml,采用奧林巴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OLMPS-5400型)及配套試劑檢測患者肝功能指標及血脂指標水平,離心半徑為15.92cm,轉速為35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檢測。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對比各組妊娠患者血清中肝功能指標(TBA、ALT、AST、TBIL、DBIL)及血脂指標(TC、TG、LDL、HDL)
水平,觀察患者的母嬰結局。比較TBIL、DBIL檢測ICP的特異度和靈敏度。母嬰結局包括:早產、剖腹產、產后出血、宮內窘迫、生長受限、胎兒死亡等。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肝功能指標對比 ICP重度組及輕度組患者血清TBA、ALT、AST、TBIL、DBIL水平均比對照組高(P<0.05),且重度組肝功能指標水平高于輕度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患者肝功能指標對比(±s,μmol/L)
表1 患者肝功能指標對比(±s,μmol/L)
注:與重度組對比,*P<0.05;與對照組對比,#P<0.05。
指標 重度組(n=34) 輕度組(n=46) 對照組(n=80)TBA 59.23±13.15# 27.35±5.84#* 2.17±1.02 ALT 215.39±57.71# 172.96±53.67#* 12.58±5.01 AST 164.28±39.72# 125.88±40.03#* 17.05±3.59 TBIL 15.17±4.61# 9.58±3.71#* 6.01±2.69 DBIL 9.20±3.68# 4.73±2.30#* 2.36±0.92
2.2 患者血脂指標對比 ICP重度組及輕度組患者血清TC、TG、LDL水平均比對照組高(P<0.05),而血清HDL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重度組血清TC、TG水平高于輕度組(P<0.05),但重度組血清LDL、HDL水平和輕度組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患者血脂指標對比(±s,μmol/L)
表2 患者血脂指標對比(±s,μmol/L)
注:與重度組對比,*P<0.05;與對照組對比,#P<0.05。
指標 重度組(n=34) 輕度組(n=46) 對照組(n=80)TC 6.79±1.49# 6.58±1.45#* 6.28±1.03 TG 3.68±1.25# 3.29±1.02#* 2.41±0.91 LDL 4.20±1.22# 4.08±0.76#* 3.50±0.74 HDL 1.84±0.63# 1.80±0.41#* 2.33±0.45
2.3 患者母嬰結局對比 研究組產婦母嬰結局中早產、剖腹產、產后出血、宮內窘迫、生長受限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胎兒死亡率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詳見表3。
表3 患者母嬰結局對比[n=80,n(%)]
2.4 血清TBIL、DBIL檢測ICP的價值 產婦血清TBIL截斷值為5.94μmol/L時,敏感性為92.51%,特異性為74.36%;DBIL截斷值為2.91μmol/L時,敏感性為90.83%,特異性為81.09%。詳見表4。
表4 血清TBIL、DBIL檢測ICP的價值分析
ICP是一種以皮膚瘙癢及黃疸為特征的妊娠并發(fā)癥[5-6]。光鏡檢查肝組織結構完整,肝細胞無明顯炎癥或變性,表現(xiàn)僅在肝小葉中央區(qū)有些膽小管內可見膽栓,膽小管直徑正常,或有輕微擴張。ICP對圍產兒可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由于膽汁酸毒性作用使圍產兒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升高,可導致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早產、羊水胎糞污染。此外,尚有不能預測的突發(fā)性胎死宮內、新生兒顱內出血等,且早產兒、低體重兒出生后抵抗力較弱,新生兒亦可出現(xiàn)肝內膽汁淤積癥性黃疸[7-9]。因此,盡早診斷、早期治療對母嬰結局尤為重要。
血清總膽汁酸(TBA)測定是診斷ICP的最主要的實驗室依據,也是監(jiān)測病情及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是診斷ICP最有價值的方法,也是ICP最主要的特異性證據[10];而大多數(shù)ICP患者的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為正常水平的2-10倍,且ALT較AST更敏感[11-14]。本研究結果顯示,ICP重度組及輕度組患者血清TBA、ALT、AST、TBIL、DBIL水平均比對照組高(P<0.05),且重度組水平高于輕度組(P<0.05);說明ICP的病情越嚴重,對患者的肝功能損害越嚴重。
有相關報道顯示,ICP患者的血脂異常有別于妊娠期生理性血脂改變,能反映病情嚴重性[15-18]。本研究結果顯示,ICP重度組及輕度組患者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均比對照組高(P<0.05),而血清HDL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重度組血清TC、TG水平高于輕度組(P<0.05);說明ICP會導致患者體內脂類代謝的異常[19-22]。
本研究結果顯示,ICP重度組及輕度組患者血清TBIL、DBIL水平均比對照組高(P<0.05),且重度組肝功能指標水平高于輕度組(P<0.05);血清TBIL截斷值為5.94μmol/L時,敏感性為92.51%,特異性為74.36%;DBIL截斷值為2.91μmol/L時,敏感性為90.83%,特異性為81.09%;說明ICP的病情越嚴重,TBIL、DBIL水平越高。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母嬰結局中早產、剖腹產、產后出血、宮內窘迫、生長受限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ICP產婦的不良母嬰結局高于健康產婦。
總而言之,ICP產婦的肝功能指標及血脂指標隨病情嚴重程度而變化,且血清TBIL、DBIL比值變化與ICP的診斷密切相關,為臨床診療提供更可靠的指導,進而改善母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