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丹
[摘? ? ? ? ? ?要]?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不能滿足高職生理學教學需求,為探究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在高職護理專業(yè)生理學前六章教學過程中授課時,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設計教學內容,并結合線上平臺智慧課堂進行授課。課后通過詢問得知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較高,認為對分課堂能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提升自學能力。總之,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提升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因此,對分課堂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且有效的。
[關? ? 鍵? ?詞]? 生理學;高職;對分課堂;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01-0139-03
生理學是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是以后學習臨床護理學的基礎。生理學主要是研究正常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規(guī)律。由于該課程專業(yè)詞匯多且知識抽象、晦澀、難懂,不易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不高[1],而傳統(tǒng)的“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又因忽略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而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何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每一位高職生理學教師應考慮并積極探討解決的問題。因此,高職生理學教學亟需引進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改善教學效果。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又加大了高職高專生理學的教學難度:(1)高職高專學生的高中生物知識相對薄弱,且班級中有部分文科生,因此面對生理學中大量陌生的名詞和抽象的機理,部分學生常手足無措,甚至直言理解不了,書上的每個字都認識但是放在一起不理解是什么意思;(2)高職高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對手機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對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有明顯的厭學情緒,且聽課注意力持續(xù)時間較短;(3)生理學課時數(shù)相對較少,課堂教學時間不足。在課時少、課程內容多又抽象不易理解的情況下,如何在有效的課堂時間中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教師應考慮并積極探討解決的問題[2]。
對分課堂是心理學教授張學新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在形式上將課堂時間一分為二,一半時間是教師講授,精講時留白,對學生進行充分引導但不過分引導;另一半時間留給學生內化、吸收并進行分組討論。對分課堂并不是簡單的講授+討論,而是二者的有機結合,強調講授在前,討論在后,兩者之間還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進行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及團隊意識。對分課堂中教師的講授是為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內化,是“以學定教、激發(fā)思考”的拋磚引玉式講授,與傳統(tǒng)意義上教師的講授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其重要的呈現(xiàn)方式是“精講—留白”[3-5]。教師的講是將重點放在知識結構的重點和難點上,只列出知識框架,但是不會窮盡其內容,將細節(jié)留白給學生自主探究。而學生通過教師的點撥,獲得對課堂知識框架的認識和內容的大體印象,對學生課后的自主學習起到引導作用。
一、研究對象
選取2020級口腔醫(yī)學專業(yè)1-4班25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學生入學時為隨機分班,其中1-2班128人為試驗組,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3-4班128人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結合線上教學平臺智慧課堂進行授課。
二、研究方法
(一)對分課堂教學設計
由于生理學教學任務重,個別章節(jié)知識抽象晦澀難懂,學生自主學習難度較大,對分課堂很難嚴格按照1 ∶ 1的方式進行,對于前六章的課堂講授和討論學時安排如下:
對分課堂包括講授、內化、討論三個環(huán)節(jié),對分的形式分為當堂對分和隔堂對分兩種。
1.當堂對分
對于生理學中較簡單的章節(jié)如緒論、物質的跨膜轉運、血液、消化與吸收等適合當堂對分。以一次2學時的課“消化”為例,教學重點是唾液、胃液、胰液、膽汁及小腸液的成分作用,難點是胃排空及控制。課前通過在線教學平臺發(fā)布胃潰瘍及消化不良的相關視頻,思考與消化相關的問題,第1學時前25分鐘教師為主導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框架進行梳理,并對重點、難點進行講授,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充分引導學生主動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隨后20分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將知識框架補充完整,并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對知識點自行進行總結,形成自己的“亮考幫”成果。第2學時前10分鐘,學生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隨后10分鐘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總結出本小組“亮考幫”的內容,之后10分鐘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亮考幫”,各小組間相互評價,最后15分鐘教師對組間討論后仍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解決,對各小組進行評價并對本節(jié)課知識進行總結,強調重點和難點。
2.隔堂對分
對于生理學中較難的章節(jié),如細胞的生物電、血液循環(huán)、呼吸等適合隔堂對分。以心臟泵血功能為例,教學重點是心臟泵血過程中心室容積的變化,室內壓、房內壓與動脈壓力的變化特點,教學難點是心臟泵血過程。第一次課教師只完成知識大綱的列舉及重點難點的劃分,課下學生根據(jù)知識大綱自主進行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并形成自己的“亮考幫”內容,下次課第1學時展示各小組的“亮考幫”并進行討論,隨后教師對各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對知識點進行串講總結,并強調重點和難點,并對課堂知識進行升華,對愛護心臟、預防心臟病及心肺復蘇等相關知識進行講解。隔堂對分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總結知識點,給學生留下充分的內化吸收時間,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教學方法
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加線上教學平臺的教學法教學。
1.講授環(huán)節(jié)
教師通過智慧課堂平臺提前發(fā)布課堂知識點的相關微課,之后課堂上教師對知識體系進行梳理,劃分課堂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通過提綱,學生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對于小的知識點自己可以獨立填充。
2.討論環(huán)節(jié)
課上可以根據(jù)本節(jié)課涉及的知識點,設置兩人小組討論或四人小組討論,將學生課下自主學習完成的任務進行展示。學生在討論前先要內化吸收教師講授的知識點,完成“亮考幫”作業(yè),“亮閃閃”是自己總結通過課堂上教師的講授和課后自己的學習內化掌握了什么知識、明白了什么道理、學會了什么技能并將這些內容條理性地總結出來?!翱伎寄恪敝笇⒆约簩W會理解但是別人不理解的問題寫出來并為其他隊員進行講解,加深其對知識點的理解?!皫蛶湍恪睂ψ约捍嬖谝苫蟛焕斫獾牡胤揭詥栴}的形式表達出來,進而尋求隊員的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三)評價方法
1.學習效果自評
針對學生在課堂上是否進行了有效的學習,課堂學習能否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等進行自我評價。
2.課堂學習滿意度調查
為了解學生對對分課堂結合線上教學平臺的接受度與滿意情況,授課結束后對教學方法、教學啟發(fā)性、知識獲取有效性等進行評價。
三、結果
學生從教學方法、教學啟發(fā)性、知識掌握程度、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滿意度等幾方面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82%的學生對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很滿意,77.3%的學生認為對分課堂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69.5%的學生認為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啟發(fā)性很好,85.2%的學生認為對分課堂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圖1)。
四、討論
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化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改革的主要趨勢,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增加,分小組對“亮考幫”結果進行PK,成功地調動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通過與對照組學生交談得知,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方法使學生對教師過分依賴,有時抓不住課堂重點,甚至有些課前沒有做預習的學生在課堂上來不及做筆記,課下復習的時候沒有小組間PK的壓力,復習不到位。而以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在教師給定的知識框架基礎上,自主學習并按自己的習慣提煉知識點,將框架進行補充完善的同時也對知識做了梳理,加深了對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的認識,再經過分小組“亮、考、幫”組間PK,鞏固、強化、拓展了相關知識,因此,實驗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好,測試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另一方面,對分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后在組間進行討論,提升了學生發(fā)現(xiàn)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思維的邏輯性,減少了枯燥的理論知識滿堂灌的講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性格、獲取知識的能力都不相同,為了做到“因材施教”,激發(fā)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能力就成了高職教師的必修課。對分課堂建立的課堂文化更加開放、包容、安全,能極大程度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xiàn)相對公平更加高質量的教育,這也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要求。對分課堂的應用保護了學生的個性,尊重生命本體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6,7]。對分課堂通過對教學流程的科學化與標準化重構,明確了師生在每個階段的精準任務,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真正實現(xiàn)以德育人。
2020年國家做出了關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zhàn)略重點,高職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依然是高職教師關注的問題,也是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采用對分課堂聯(lián)合線上教學平臺能很好地避開傳統(tǒng)課堂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的弊端,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授課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小組間進行對決,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辯證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促使學生的生命更加完整、和諧,體現(xiàn)了教育本質的回歸[8]。因此,對分課堂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且有效的。在今后,具體操作細節(jié)進行優(yōu)化后的對分課堂將為我們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陳瑞豐,張學新.優(yōu)化對分課堂講授,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8(43):169-171.
[2]趙婉莉,張學新.對分課堂:促進深度學習的本土新型教學模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20):47-49.
[3]王靜,李敏,王海華,等.雨課堂+對分課堂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1,23(4):270-273.
[4]馮吉波,周雪,李錦平.對分課堂在護理本科生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21,18(1):45-49.
[5]王靜,王海華,李敏,等.對分課堂在中藥學專業(yè)生理學課堂的應用初探[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10):111-113.
[6]王貞香,王麗,趙秀麗,等.“PAD+雨課堂”混合教學模式在護理專業(yè)生物化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21(10):93-97.
[7]范超.對分課堂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1,39(6):91-92.
[8]吳蘭,托婭,楊智昉.藍墨云班課在正常人體學的對分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0,12(26):55-59.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