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楠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高中物理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模式都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出新的,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下,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改革重點。本文針對當下高中物理課程標準進行研究,如何在改革下更好的進行高中教學以及新課標下存在的問題是本文論述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程改革? 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準確解讀新課標,改善教育理念
高中物理新的課程標準把三維目標改成四維目標,從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改成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
首先要清楚兩個概念: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學業(yè)質量標準。學科素養(yǎng)其實指的就是育人。育人主要是指學生在本學科學習之后,他的學業(yè)成績如何。而學業(yè)質量標準則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結合課本知識,對學生成績的總體描述。根據學生不同的成績,把學生劃為不同的水平,進而描述了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
其次要了解新的四維目標。(一)物質觀念:指的是從物理學的角度去認識物質,去認識運動與相互作用,去認識能量;物質觀念是讓我們更加清楚,更加明白的去認識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是從物理學的角度去解決實際問題,從物理學的角度去解釋自然現(xiàn)象。(二)科學思維包括質疑創(chuàng)新、科學論證、科學推理和模型構建等四個要素。(三)科學探究。教師要改變以往的 “探究式教學法”,探究新的科學探究模式(四)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它包括學習興趣、求真精神和團隊作風等,它涵蓋了原理課程標準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含義。在這里教師應避免枯燥無味的講課,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是物理課程的重要目標。
最后,教師在物理學中,一方面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另一方面,還要注意讓學生保持這種興趣。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物理課應盡可能讓學生走向社會,用自己學的知識分析、解釋和解決社會實踐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在分析解決實踐問題中成功的愉悅,增強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信心,為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造最基本的條件。
二、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落后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而根本原因在于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落后[1]。新課標主張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教師不要把學生當成是完成教師指令的“操作工”,而是應該把學生當成“工程師”。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大疑則大進?!睈垡蛩固拐f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2]”所以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的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2、實踐環(huán)節(jié)缺乏
新課程改革下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物理的實踐教學其實就是實驗教學,但是這也正是高中物理教學普遍缺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3]。物理教學應以實驗為基礎,很多高中物理教學中實驗室可能只是個擺設,幾乎沒有開展實驗操作課程,或者是教師一人在做實驗,學生只是旁觀者。而新課標在這方面又很注重實驗操作,所以教師應多讓學生參與其中,不要只是一味的讓其記住實驗結論,不要讓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校應實驗室的實驗器材,改善實驗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3、教學方式落后
高中物理教學方式比較落后,教學方法單一,與學生互動單一。首先,師生關系沒有變化,還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記。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交流,更沒有思維的碰撞[4]。其次,物理教學中很少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或者只存在于PPT,在了解新課標的基礎上,教師應多了解新媒體,以采取圖片、講解、動畫等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
4、與科學、技術與社會教育聯(lián)系不足
以往的物理教學強調的是學習,缺乏與實際的應用。新課標加強了物理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lián)系,物理教學應面向生活,面向社會,要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進而達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5]。
5、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新課標對教材內容的選取有所不同,難易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師應仔細研讀課程標準,對知識的講解做出調整,要靈活運用教材,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教師也應拋棄舊觀念,舊的教學模式,根據新課標去探索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
三、開辟新思路,創(chuàng)新新教學
首先,由單一的教學模式向綜合教學模式轉化。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明確新的教學宗旨,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都應采用多種的教學方法,既要考慮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又要考慮學生的綜合水平。
其次,由封閉式教學向開放式教學轉化。在新課標的改革下,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的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師不能照搬一些成功的案例,因為成功是不可復制的,教師應結合實際,借鑒成功經驗,創(chuàng)造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最后,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學生存在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下,不僅對學生的要求有了提高,也對教師提出了要求,所以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只有自己有了一桶水,才可以去給學生一滴水,只有把事情盡可能的想的全面,才有可能避免一些事情的發(fā)生。
四、總結
總之,在新課程深化改革下也對教師提出來要求,在物理課程教學中,需要老師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斷改變教學理,深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手段,改變教學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投身于物理課堂學習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侯丹,尹航宇.高中物理探究實驗活動類型及思路[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5(7).
[2]方禮結.———高中物理探究思想淺談[J].考試周刊,2015(65).
[3]田先科.高中物理探究型課教學模式的思考[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6(7).
[4]馮秀成.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分析[J].中外交流,2016(5). 作者:朱剛明.湖北省恩施市恩施高中
[5]潘學飛.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的方法[J].教育成功(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