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茸
摘要:班本課程不是一個新的名詞,在一些課程理論的論著中都曾出現過。在幼兒園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它的確是一個新鮮的事物,為了更好的將班本課程與自然教學相結合,幼兒園教師應該帶著對班本課程這一新鮮事物的憧憬,結合教學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班本課程;教學策略;自然資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生活是班本課程的孕育土壤,生活取向的班本課程在理論上吸取了許多有益的理念。在幼兒園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將班本課程教學與自然資源相結合,不僅有利于豐富幼兒的自然知識儲備,同時有利于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生活常識,增長幼兒的見聞,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給幼兒的發(fā)展指明方向
完全以幼兒為核心的課程容易迷失教學的主要方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握教學方案的創(chuàng)新尺度,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同時也要考慮明確的教學方向,要掌握幼兒天性中某種東西和其隱含的教育價值,這就是教學問題中的所在。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利用自然資源豐富班本課程的教學實踐方法。其實每一個兒童都存在一定的實際能力和潛在能力,即“最近發(fā)展區(qū)”。如果幼兒園教師的教學過程能夠最接近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則能夠有效的幫助幼兒從原有的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往往是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和技能基礎。所以學者便應用這一價值作為這種職稱的譬喻,這就說明教師在引導兒童學習時有利用適當的技術。
舉例來說,利用鷹架開展自然資源相關的班本課程教學就需要教師幫助兒童把經驗組織起來,形成某種適合解決問題的結構,讓兒童能夠在形成科學理解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上得到良好的支撐。當幼兒面對分類的標準一籌莫展時,教師就可以給幼兒們提供相應的自然材料,給幼兒啟發(fā)和靈感,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能力[1]。
二、調查幼兒的興趣愛好,據此設計教學方案
班本課程探究源自于幼兒自身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尋找班本課程的發(fā)生點過程中,需要靠調查和統(tǒng)計兩種方法準確的捕捉客觀的數據,了解幼兒真正的需求,把握幼兒的愿望和興趣,避免盲目的選擇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在統(tǒng)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聆聽幼兒與同伴的談話了解幼兒的興趣點。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調查表的形式,調查幼兒的興趣愛好,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當前的問題點,從而制定出更加貼合教學需求的教學方案和大致網絡圖,從而更好的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2]。
三、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幼兒的學習經驗
受到年齡的影響,幼兒的生活經驗不足,生活常識的積累情況也非常匱乏,這不僅僅表現在表層感知,對于幼兒的深層的知識認知能力也同樣受到了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調動周圍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幫助幼兒更好的認識世界,尤其在自然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幼兒們創(chuàng)造更多接近自然的機會,通過觀看紀錄片,收集自然材料,帶幼兒到戶外切身感受等等方法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加更多幼兒版本課程教學可利用的自然資源,豐富幼兒的真實學習經驗。
舉例來說,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帶領幼兒們到戶外收集一些鮮花、樹葉、樹枝等自然材料鼓勵幼兒們制作拼接畫,利用幾個葉子拼出小動物,小房子等等以此來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在帶領幼兒進行戶外采摘活動時,教師還可以給幼兒們講解植物的名字,拓展幼兒的生活,豐富幼兒的閱歷,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3]。
四、利用同伴互相幫助的方法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
為了更好的推進幼兒問題點的深度學習,幫助幼兒形成更良好的思維品質,教師在利用自然資源開展班本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鼓勵幼兒自覺探究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形式,鼓勵幼兒們與同伴之間互相幫助,相互交流,進而更好的促進幼兒參與課程的動力的形成,幫助幼兒們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良好思維習慣。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有意識的鍛煉幼兒的溝通和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舉例來說,在帶領幼兒到戶外做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給幼兒們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幼兒們分組進行游戲活動,用小組合作競爭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鍛煉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們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一起玩耍。以此來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結束語:總而言之,幼兒園階段的班本課程教學需要教師的積極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積極了解班本課程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并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把握兒童的興趣愛好,提高教學方案的生活化,善于利用身邊豐富的自然資源,構建更加高效的幼兒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姚瑤.挖掘鄉(xiāng)土資源,構建幼兒園班本課程[J].傳播力研究,2020,4(10):172+174.
[2]鄔海燕.指向“發(fā)現生活”的幼兒園班本課程建設的架構與實踐[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20(02):36-38.
[3]呂平仙,吳建芬.芻議如何構建有效的幼兒園班本種植活動[J].才智,2019(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