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口腔念珠菌感染是一種真菌感染,臨床表現為口干、發(fā)黏、口腔黏膜疼痛、有燒灼感、味覺減退等癥狀,若未及時采取有效的抑制措施,不僅可以加重感染癥狀,甚至誘發(fā)癌變,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巨大的影響[1]。近年來,隨著免疫抑制劑與抗生素在廣泛使用,菌群失調與免疫力低下所致的口腔念珠菌感染問題也日益嚴峻[2]。因此,采取強效的抑制菌、抗菌藥物改善患者的癥狀表現與應激狀態(tài),抑制疾病進展十分必要。目前,臨床治療口腔念珠菌感染主要采用局部藥物治療,然而不同藥物方案的應用效果與安全性存在明顯差異[3]。2019年8月—2020年7月本院對62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應用了西帕依固齦液與西吡氯銨聯(lián)合治療,收效滿意,且有效改善黏膜萎縮與紅斑問題,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8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納入標準:符合《口腔科學》[4]第9版中的診斷標準,且經口腔黏膜活檢確診;近1個月未接受過抗生素藥物治療;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方案已告知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其他類型的真菌感染;免疫缺陷性疾??;急慢性感染;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對研究中涉及的藥物有過敏史。以隨機數字表法將124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2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齡24~65歲,平均(45.6±4.8)歲;病程3~24 d,平均(15.3±5.7)d。研究組: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齡24~65歲,平均(45.3±4.4)歲;病程3~24 d,平均(15.4±5.3)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應用西吡氯銨含漱液(國藥準字H20113183,生產企業(yè):四川健能制藥有限公司,藥品規(guī)格:120 mL∶0.12 g)治療,15 mL/次,飯后含漱,強力漱口1 min,3次/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西帕依固齦液(國藥準字Z65020012,生產企業(yè):新疆奇康哈博維藥股份有限公司,藥品規(guī)格:100 mL)治療,3~5 mL/次,飯后含漱,強力漱口2~3 min,3次/d。兩組治療時間均為3周。
(1)根據《口腔科學》[4]第9版中的標準評價兩組臨床療效。治愈:患者病損紅斑部位,萎縮舌背乳頭恢復正常,自覺癥狀全部消失,念珠菌培養(yǎng)結果為陰性。顯效:病損紅斑部位與萎縮舌背乳頭改善>60%,自覺癥狀明顯好轉,念珠菌培養(yǎng)結果顯示為陽性,但菌落數<70 cfu/mL。有效:病損紅斑部位與萎縮舌背乳頭改善在20%~60%,自覺癥狀有所改善,念珠菌培養(yǎng)結果顯示為陽性,但菌落數<140 cfu/mL。無效:病損紅斑部位與萎縮舌背乳頭改善<20%或未見改善,自覺癥狀無變化或加重,念珠菌培養(yǎng)結果顯示為陽性,菌落數≥140 cfu/mL??傆行蕿橹斡?、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2)根據癥狀積分評估兩組治療前后黏膜萎縮與紅斑的變化,其中無損傷計0分,局部損傷計1分,斑片樣損傷計2分,彌散性損傷計3分。評分越高說明黏膜萎縮和紅斑越重[5]。(3)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癥狀積分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癥狀的變化。其中口腔無燒灼感、無疼痛感計0分;輕微、間歇性疼痛,或有燒灼感計1分;持續(xù)疼痛或燒灼感計2分;劇烈的疼痛計3分。評分越高說明疼痛越重[6]。(4)采用棉拭子涂擦法對病變組織標本進行采集,以菌檢檢測菌株情況,對比兩組患者致病菌轉陰率。(5)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口腔黏膜淺表脫屑、牙齒著色、舌苔發(fā)黑、味覺改變等。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治療前后黏膜萎縮、紅斑與疼痛情況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總有效率、致病菌轉陰率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對比中,研究組的95.16%較對照組的79.03%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例(%)]
治療前,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黏膜萎縮與紅斑積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黏膜萎縮與紅斑積分較對照組更低(P<0.01),見表2。
表2 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治療前后黏膜萎縮與紅斑的變化對比(分, ±s)
表2 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治療前后黏膜萎縮與紅斑的變化對比(分, ±s)
?
治療前,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疼痛積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疼痛積分較對照組更低(P<0.01),見表3。
表3 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治療前后疼痛情況對比(分,±s)
表3 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治療前后疼痛情況對比(分,±s)
?
在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致病菌轉陰率對比中,研究組轉陰率為72.58%(45/62)較對照組54.84%(34/62)更高(χ2=4.221,P=0.040)。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情況。
口腔念珠菌感染屬于臨床常見的口腔真菌感染類型,以白色念球菌最為常見,其屬于條件致病菌,是一類革蘭染色陽性酵母菌,有假菌絲與芽生孢子兩種形式,其中假菌絲為孢子繁殖的致病途徑。通常情況下,人體口腔中白色念珠菌占25%~50%,對于其他口腔內的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繼而維持口腔內的平衡狀態(tài),所以不具備致病性[7]。然而,在特定因素的刺激下,例如:長期使用抗生素致使菌群失衡、口腔不潔、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免疫功能缺陷、放射治療導致免疫機制受損、惡病質或糖尿病等全身嚴重疾病,以及假牙下端pH值偏低等情況均會促使孢子向菌絲型繁殖,繼而誘發(fā)口腔念球菌感染[8]。
目前,臨床針對口腔念珠菌感染主要采用局部藥物予以治療。其中西吡氯銨屬于季銨鹽類陽離子表面活性藥物,可以在口腔念珠菌細胞膜表層產生吸附作用,繼而減少其表面張力,促使細胞壁與細胞膜分離,增強細胞壁的通透性,誘導蛋白變性,最終發(fā)揮出強效的抑菌與殺菌功效[9]。有研究發(fā)現,西吡氯銨可以殺滅需氧菌、真菌與厭氧菌,對于牙菌斑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不會影響口腔內的菌群。西帕依固齦液由沒食子制成,具有止痛,健齒固齦的功效[10]。該藥中所含有的茶多酚與沒食子酸化合物可以抑制口腔內的細菌與真菌,并可以抗病毒與抗氧化,十分適用于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11-12]。劉淑明[13]對44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應用了西帕依固齦液與西吡氯銨聯(lián)合治療,結果顯示該組總有效率97.72%、菌檢轉陰率88.63%高于單純西吡氯銨治療組的84.09%、68.18%。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對比中,研究組的95.16%較對照組的79.03%更高(P<0.05)。在兩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致病菌轉陰率對比中,研究組轉陰率為72.58%,較對照組54.84%更高(P<0.05)。結果說明,兩組藥物聯(lián)合應用有效提高了治療效果,促使致病菌轉陰。胡道勇等[14]對49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施以西帕依固齦液與西吡氯銨聯(lián)合治療,本組治療后黏膜紅斑評分(0.44±0.07)分、萎縮評分(0.39±0.04)分、疼痛評分(0.41±0.06)分較單純西吡氯銨治療組的(1.03±0.11)、(0.78±0.08)、(1.01±0.11)分更低。本文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黏膜萎縮積分(0.35±0.03)分、紅斑積分(0.45±0.05)較對照組的(0.78±0.05)、(1.06±0.10)分更低(P<0.01)。治療后,研究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疼痛積分(0.42±0.05)分較對照組(1.02±0.12)分更低(P<0.01)。可見,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黏膜萎縮、紅斑與疼痛問題,進一步保障整體治療效果。從安全性來看,兩組治療期間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情況。此結果肯定了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的安全性。
總之,西帕依固齦液與西吡氯銨聯(lián)合治療口腔念珠菌感染效果確切,有效改善了患者黏膜萎縮和紅斑問題,降低疼痛程度,安全可靠,適于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