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 莉
《通知》中提到了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2個重要的概念。
根據有關規(guī)定,耕地即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為耕地且未依法依規(guī)變更用途或現(xiàn)狀為應按耕地管理的土地,以及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后各年度通過土地整理復墾開發(fā)等途徑新增加的耕地或按耕地管理的土地,包括水田、水澆地、旱地。具體情形如:長年耕種的純耕地;休耕、撂荒的耕地;應按照耕地管理的園地、林地、草地、坑塘等用地;應按照耕地管理的設施農業(yè)用地;應按照耕地管理的地面已硬化的鄉(xiāng)村廣場等用地;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認定為耕地,但林業(yè)管理部門認定為林地等。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規(guī)定,永久基本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fā)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其用途。
農民承包的土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中的地類類型可以通過2個途徑查詢了解。一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35條的規(guī)定,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應當將永久基本農田的位置、范圍向社會公告,并設立保護標志。公眾可以通過公告和保護標志了解具體地塊是否為永久基本農田。二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guī)定,公眾可以向所在地政府申請信息公開,了解土地規(guī)劃用途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國家實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后,除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經國務院批準可以占用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7條的規(guī)定,未經批準,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吨腥A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8條規(guī)定,農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責令退還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42條規(guī)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數(shù)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非法占用基本農田5畝以上或者其他耕地10畝以上的,屬于數(shù)量較大。所以,非法占用基本農田5畝以上或者其他耕地10畝以上進行建設的,造成種植條件毀壞的,涉嫌非法占用農用地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準強占多占耕地建房”有2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強占耕地建房,即未經合法審批占用耕地建房;二是多占耕地建房,即占耕地的建房超出了合法批準面積。強占耕地建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7條、第78條規(guī)定處罰。多占耕地建房,多占的部分也屬于未經批準占用。農村村民建住宅多占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8條第一款規(guī)定處罰;其他主體多占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7條規(guī)定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2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6條規(guī)定,承包方可以自主決定依法采取出租(轉包)、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并向發(fā)包方備案。該法第38條規(guī)定,土地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性質和土地的農業(yè)用途。
隨著農業(yè)規(guī)?;N植的推進,耕地流轉的情況在農村非常普遍,但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能改變土地的農業(yè)用途。買賣、流轉耕地非法建房的行為是違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4條規(guī)定,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82條規(guī)定,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通過出讓、轉讓使用權或者出租等方式用于非農業(yè)建設,或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63條規(guī)定,承包方、土地經營權人違法將承包地用于非農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該法第64條規(guī)定,土地經營權人擅自改變土地的農業(yè)用途,承包方不解除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的,發(fā)包方有權要求終止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土地經營權人對土地造成的損害應當予以賠償。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非法轉讓、倒賣基本農田達5畝以上、一般耕地達10畝以上、非法獲利達50萬元以上,或具有其他惡劣情節(jié)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guī)定,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未經依法批準不得將承包地用于非農業(yè)建設。擅自將承包地用于非農業(yè)建設的,屬于非法占地行為,對建設主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7條、第78條等有關規(guī)定處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guī)定,承包方給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發(fā)包方有權制止,并有權要求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
“巧立名目”并不是法律概念,而是實際中遇到的情況太多且千差萬別,無法概括或列舉,因此此處用了“巧立名目”一詞?!班l(xiāng)村振興”“美麗鄉(xiāng)村”“新農村建設”“設施農業(yè)”、易地扶貧、移民搬遷等情況涉及非農業(yè)建設,須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xù)。針對這些情況做出禁止性的規(guī)定,旨在防止再出現(xiàn)以各種名義未經批準占用耕地開發(fā)休閑、旅游、養(yǎng)老等非農業(yè)產業(yè)的亂象。但是,不管如何“巧立名目”,只要未經批準占用耕地建房的,均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規(guī)定處罰。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本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標準。已經擁有宅基地的農戶,不得再占用土地建房。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予住宅以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沒有宅基地但符合當?shù)卣胤峙錀l件的農戶,需要建房的,必須按照程序提出宅基地和建房申請,經過批準后使用宅基地來建房。在審批中原則上優(yōu)先使用村內空閑地、未利用地,盡量少占和不占耕地。確實需要占用耕地建房的,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依法經過審批以后才能在批準的土地上建房,不得未批先建、邊報邊建、少批多建。違反“一戶一宅”規(guī)定占用耕地建房,無法獲得批準,該行為在實質上屬于未批先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8條的規(guī)定處罰。
違法占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特別是耕地所建的房屋屬于違法建筑,相關買賣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不能辦理不動產登記。
實踐中,小產權房以及農民在自己耕地上建設房屋出售給他人屬于此類情況。該類房屋的買賣行為不受法律保護,不能辦理不動產登記,其占地未經批準,屬于非法占地行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處罰;其出售行為,因屬于民事行為,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對用地審批規(guī)定了明確的機關、程序?!吨腥A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9條規(guī)定,無權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準文件無效,對非法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非法批準、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有關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非法批準征用、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非法批準征收、使用土地行為,基本農田達10畝以上、一般耕地達30畝以上的,以及雖未達到上述標準,但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等惡劣情節(jié)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