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懂艷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閱讀教學是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獲得不一樣的審美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閱讀教學對于其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不斷優(yōu)化閱讀教學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
關鍵詞:新媒體;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0-0053-02
【Abstract】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reading teaching is the main way to improve their Chinese literacy.The improvement of reading ability can help students consolidate Chinese knowledge,improve students' literary literacy,obtain different aesthetic experience,enrich students' emotions and guide students to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morality.Especially for senior pupils,reading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healthy growth.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constantly optimize the methods of reading teaching,create a good read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and constantly improve students'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words】New media;primary school;Senior grade;Chinese;Reading instruction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師生互動短缺是小學閱讀教學應該著重探討的問題。禁錮住學生的思維,以單一的標準答案限制小學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就會影響其閱讀思維水平,一定程度上還會波及到語文整體成績的提升。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被應用于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進入了一個高度結合視頻、圖片、音頻的新時代。在應用書本所獲得閱讀策略的過程中,還可以融合新媒體互聯(lián)網絡,掌握更新且適宜的教學方式,只有重視這些層面才會使得小學學生語文閱讀的學習效果明顯提升。
1.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在新媒體下的新形勢和新挑戰(zhàn)
21世紀是科技水平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以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為代表的新媒體移動終端,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小學生擁有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雖然家長和老師都在想盡辦法控制學生使用這類電子設備,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小學高年級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的情況還是屢禁不止。智能手機和平板這一類產品使學生的碎片化時間被占用,讓學生無法專注于閱讀,或者在閱讀時會注意力分散,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些都是在新媒體影響不斷增大過程中,給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帶來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
2.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閱讀理解的能力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閱讀課程的初衷也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與藝術審美,然而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忽視了課程的人文教育理念。甚至有的教師還會直接在課堂中,使用閱讀訓練的方式代替自由閱讀的教學,這種方法嚴重偏離閱讀教學的初衷,導致學生在進行整篇文章閱讀時,總是無法很好的把握住主題思想,影響閱讀能力的提升。最終讓閱讀在學生心中的形象與“做題”畫上等號,降低學生閱讀的興趣,甚至造成學生厭倦,害怕閱讀的心理,得不償失。
(2)閱讀內容選擇隨意
對于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其形成完整人格、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當學生在進行閱讀書目選擇時,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較少,可能會受到商家以及外界因素的影響,在書目選擇過程中出現(xiàn)隨意性以及盲目性。不良的書目可能會導致學生價值觀以及人生觀的跑偏,而不符合學生發(fā)展水平的書目,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容易打擊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自信。除此之外,現(xiàn)階段有的小學生在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誤區(qū),比如小學生以不成熟的思想,對一些具有性描述的小說進行鑒賞是無法達到閱讀教學的效果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小學生接觸個性化閱讀和自由閱讀的機會很少,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增加過多的講解,代替了學生自己對于文章內容以及內涵的思考。這樣的教學課堂中看起來是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增加了,但其實是減少了學生與文章之間的互動。久而久之學生對于文章就會養(yǎng)成懶惰的習慣,不再主動理解和思考文章的內涵與情感,進而影響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3.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1)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養(yǎng)成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小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多樣,且當前出現(xiàn)了很多短視頻以及微話題的資訊,這樣沒有營養(yǎng)的文化快餐,時時刻刻出現(xiàn)在學生每天都能接觸到的互聯(lián)網上,如此的環(huán)境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不利的。如果教師能夠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使用直觀的展示形式提升閱讀的趣味性,就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一些具有記錄功能的網絡閱讀器,記錄每一個同學的閱讀量,并鼓勵學生在閱讀時做好筆記,記錄下自己閱讀的心路歷程。定期舉行讀書推薦會,選擇閱讀量大,筆記數(shù)量多的同學上臺介紹心得和自己鐘愛的書目。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其文學素養(yǎng)以及識字理解能力要更高一些,教師可以適當使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的閱讀內容,并針對學生不同的興趣為其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目,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2)幫助學生理解閱讀的難點
隨著年級的提高,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課程難度是逐漸上升的。因此,很多學生在閱讀理解時會遇到一些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只靠教師的課堂講解是遠遠不夠的。此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閱讀的重難點進行展示,對其中涉及到的知識進行分解,通過視覺與聽覺等不同感官的刺激幫助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理解,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六年級的課文《魯濱遜漂流記》,學生沒有在孤島獨自生活的經歷,無法體會到魯濱遜當時的心情與處境,甚至會以為魯濱遜是在一個人郊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同學們放映一段,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余生》,帶領同學們走出教室,來到荒無人煙的孤島,體會那種四下無人,孤苦伶仃的絕望感。這樣的才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的課文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利于網絡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網絡資源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除此之外,信息化的教學方式還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層次與興趣,有利于教師開展分層教學,進而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4. 新媒體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1)利用網絡資源提升學習興趣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認知與理解能力,教師在此階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其展示生動的情境與形象,促進其感知以及加強其對于知識的理解就能夠充分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揮與提升。因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結合音頻以及視頻等網絡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活躍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不同的感官體驗,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與主動性。
比如,當教師在進行《北京的春節(jié)》文章教學時,對于非北京地區(qū)的學生來說,通過閱讀的方式很難對北京產生真情實感,對此,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中播放奧運開幕式以及賽事的一些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加深對北京的感知,進而促進學生對課文知識內容的理解。
(2)積累閱讀素材提升寫作能力
閱讀和寫作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且兩者之間還存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寫作和閱讀是相輔相成的,大量的、廣泛的閱讀會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當寫作遇到瓶頸無法突破時,閱讀會是很好的解決辦法;寫作又能作用于閱讀,讓閱讀者更多地對寫作手法、文章內涵方面進行思考??梢哉f,閱讀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因此,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閱讀提出更加深層次的要求,在閱讀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知識的積累,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從優(yōu)美詞句的運用作為教學切入點,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注意積累相關詞句,并將其應用到自我情感的表達中去。在開展寫作教學之前,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閱讀材料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情境中,對寫作內容展開深刻的思考。
比如,當教師在進行《我最好的老師》課文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心目中最好教師的形象進行細致的描述,如果學生表現(xiàn)出積極性不高的情況,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關于英雄教師譚千秋的短片,并向學生介紹該教師的相關事跡,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對相關素材的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下自己的觀后感,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與表達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
(3)利用網絡資源提升自主能力
教師還能夠充分應用網絡資源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以及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與方法模式。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聯(lián)合教師以及學校的力量建立學生自主閱讀共享平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還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制作閱讀課程相關的微課視頻,并將視頻上傳至合作學習平臺中供學生進行下載與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加應該為學生提出具有引導性的問題,借助網絡資源讓學生對閱讀提問進行探究與分析,讓學生在實際教學開展之前就能夠對問題進行思考,并及時將自己的閱讀困惑、思想感悟與體會上傳到互動學習平臺中,這樣,教師就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增進對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的了解,并得到準確的學習反饋信息。最后還可以鼓勵有條件的同學,與其他同學合作,采用新媒體的方式對閱讀成果進行匯報演講。比如在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后,學生可以制作幾頁ppt或者思維導圖,來整理文章的各種關系和線索,摸清文章主旨大意,并寫出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在此基礎上開展課堂教學,將會增加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引導性,不僅能夠鼓勵學生的學習,同時還能夠起到傳業(yè)解惑的效果。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雖然帶來許多家長管理方面的難題,也會對學生閱讀的專注性造成影響。但是,對于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還是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的。因此,教師應該利用網絡提升學習興趣,積累閱讀素材,提升寫作能力,以及利用網絡資源提升自主能力等方法,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霞.淺談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策略與思路[J].赤子,2019.
[2]丁冬梅.新媒體時代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3]陳乃忠、唐桂花.“兩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
[4]李培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確定的重要性與科學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