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應試教育模式逐漸被摒棄,現(xiàn)代教育提倡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高中生物學教學除了課堂理論教學,還要加強實踐教學,這可以有效轉(zhuǎn)變以往學生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使學生獲得長足進步,并加強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領悟程度。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6-0040-02
引 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各級教育工作者開始反思傳統(tǒng)死記硬背式學習方法的不足之處,倡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通過實踐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如果所學知識無法付諸實踐,學習的意義將大打折扣[1]。高中生物學是一門極其注重實踐和自然的學科,若教師沒有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jié)合,那么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將難以保證。
一、實踐教學概述
人在掌握知識的初期階段,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著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不斷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在取得一定的進步后,人會通過大量的分析和經(jīng)驗總結(jié)得到的新知識[2]。受應試教育模式的長期影響,很多學生在學習時難以清晰認識到知識與生活間的聯(lián)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實踐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所學知識,并引導其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會其如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宋朝詩人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提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首詩歌深刻地描述了知識與實踐的關系,闡述了知識需要通過實踐方能真正被掌握。當前,實踐教學成為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閃光點,但許多學校和教師對實踐教學的應用仍然處于探索階段,一些學校和教師甚至擔心實踐教學占用的課時過多,會影響學生考試成績。
二、高中生物學實踐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物學是一門十分生動有趣的學科,它的探索對象是整個自然。但是從以往的教學來看,應試教育強調(diào)對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探索和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甚至會出現(xiàn)厭學心理[3]。而在實踐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并通過實踐完善自己對知識的認識,從而鍛煉動手、動腦能力,發(fā)現(xiàn)知識規(guī)律,積累學習和實踐經(jīng)驗。在開展實踐教學時,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會更加頻繁,這會在無形中增強師生間的情感聯(lián)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實踐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做到手腦合一,并非通過一味地死記硬背記住概念,而是從親身經(jīng)歷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實踐操作內(nèi)化知識[4]。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高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貫徹實踐教學成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教師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生物學的意義并非追求考試分數(shù),而是獲取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教學,學生不再只聽從教師的講述,而是主動探索、整理知識,擴展思維,鍛煉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三、高中生物學實踐教學的策略
(一)增加課外實踐
從當前高中生物學實踐教學現(xiàn)狀來看,很多學校出于對教學成果及學生安全的考慮,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而這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為了響應新課程改革,高中生物學實踐課程的課時正在逐漸增加,但仍有生物學實踐課程時間被占用的情概況。
另外,在實踐課程中,由于教學目標不明確,有時學生即便上完實踐課,也無法準確按照正確的操作流程進行實踐[5]。甚至有部分學生認為已經(jīng)掌握了理論知識,所以實踐是不必要的。歸根結(jié)底,教師并未對實踐課程給予重視,沒有讓學生認清實踐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對實踐課程產(chǎn)生懈怠心理。
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增加課外實踐課程,著手對現(xiàn)有的教學環(huán)境加以改善,力求讓課程實踐更好地貼近生活,讓學生形成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意識[6]。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具體的生物學知識開展調(diào)查活動,以培養(yǎng)他們善于探索的品質(zhì),提升他們的自主能動性。
(二)增加實踐課程數(shù)量
為了落實生物學的實踐教學要求,學校應增加實踐課程課時,通常每學期要保證實踐課程數(shù)量多于30節(jié)。通過具體分析可知,高中生物學和初中生物學間存在明顯差距,其知識的數(shù)量和難度有了明顯提升。并且,高中生物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特征,在知識考查方面十分靈活,學生若只是單純地背誦理論知識而不加以深度思索,只會事倍功半,無法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而學校增加實踐課程課時,可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頻率,使學生更加精準地掌握生物學實踐細節(jié)和過程,對生物學知識的思考會更加深入,這也符合高中生物學考核中實事求是的原則[7]。不難看出,增加實踐課程課時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教學要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盡可能地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實踐結(jié)果進行考量,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識,從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
在當今社會,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逐漸普及,基本滲透于各行各業(yè)中,其中也包括教育業(yè)界。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課堂教學如果忽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是對這種教學資源的嚴重浪費。
多媒體技術被應用于高中生物學實踐課程中,能夠通過視頻和圖片等方式使教學內(nèi)容和實踐過程變得更加直觀明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原核生物”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赤潮”“水華”的相關圖片,直觀展示其造成的危害。這會對學生的內(nèi)心產(chǎn)生極大的沖擊,給學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抽象的生物變化過程,將其直觀展現(xiàn)出來,以降低生物學知識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蛋白質(zhì)的合成過程”一課中,教師如果只是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口頭講解,那么這部分抽象的內(nèi)容可將難以被大部分學生理解,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蛋白質(zhì)的合成過程清晰地演示出來,能夠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
(四)成立生物學興趣小組
在高中生物學實踐教學中,建立興趣小組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共同突破重難點知識,解決學習難題。教師可將教學內(nèi)容合理設置成學習任務,再將各個學習任務安排給各個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將知識學習從一味灌輸變?yōu)樽灾魈骄?。這樣的教學方法還能加強學生間的互動,增強學生生物學學習的趣味性。
在建立生物學興趣小組時,教師首先要合理分組,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情將其分為學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層次,然后秉持“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分組原則盡可能地保證每組的能力平衡。這樣,在實踐操作中,因為學習水平基本相似,組間的競爭意識會十分激烈,而且學優(yōu)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會無形中帶動學困生,調(diào)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一舉兩得。
(五)組建生物學社團
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十分緊張,面臨沉重的學習壓力,容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甚至產(chǎn)生厭學心理。因此,對高中生而言,建立生物學社團的意義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保持學習積極性。
此外,生物學社團納入了興趣相同的學生,成員之間集思廣益,暢所欲言,進行思維碰撞。由于生物學社團少了課堂的約束,學生的發(fā)言和實踐不再只是為了掌握知識,而是更加注重交流過程,能夠以一種輕松的狀態(tài)輔助高中生物學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結(jié)? ?語
生物學實踐課程可以使學生更快地理解新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實踐,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因此,教師應充分理解實踐教學概念,總結(jié)實踐教學經(jīng)驗,掌握和運用多樣的教學策略,從而使教與學變得更加順利、高效。另外,在實踐教學中,學生間的互動更加頻繁,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全面發(fā)展,這對提高生物學教育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麻智春,尤劍.彰顯學科特質(zhì) 踐行立德樹人:讓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落地生根”[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14):59-61.
[2]朱曉燕,張罡,解凱彬.深度學習理論在發(fā)展學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實踐[J].生物學教學,2019,44(04):21-23.
[3]鄧純臻,隆平.學科融合在高中生物學“科學思維”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實踐:以“物理力學與滲透原理的融合”為例[J].生物學教學,2019,44(04):74-76.
[4]何勇濤,金曉琳,倪青山,等.參與式微生物組在生物信息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9,48(07):1245-1247.
[5]陳頡.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實踐:以“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shù)”為例[J].生物學教學,2019,44(03):45-48.
[6]孟全海.高中物理有效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探究:在教學過程保持教學節(jié)奏與學生認知節(jié)奏一致性的若干思考[J].物理通報,2018(12):8-11.
[7]張登華.“問題情境化”策略在高中生物學復習中的應用:以“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例[J].生物學教學,2018,43(08):32-3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一般課題“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生物學實踐基地教學體現(xiàn)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3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霞(1985.9—),女,甘肅會寧人,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