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東旭 曹強
摘要:隨著社會與時代的進步以及科技的迅速發(fā)展,教育也在無聲無息中受到影響,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在當下的語境下存在著不足。科技的發(fā)展為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的出現(xiàn)打下了堅實的根基,現(xiàn)如今的教學模式也從傳統(tǒng)的線下,轉變?yōu)榫€上與線下的有機結合,本篇文章將結合高中美術課程,探究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促進高中美術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中美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的發(fā)展,導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與社會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將課程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二者相互溝通,相互交流,而研究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又能滿足學生自主建構與學習的需要。
一、高中美術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的弊端
在高中美術課程的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占據(jù)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只是作為聽課學習的知識接受者,而不是參與者。而高中一年級的美術必修課程(以人教版為例)大部分都是美術鑒賞,美術鑒賞課則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判斷、圖像識讀以及文化理解,鼓勵以合作式的學習和跨學科為主,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僅僅只是單一的教師負責講授,學生負責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與學業(yè)達標測試而進行的純知識的教學,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完全不夠了解,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粗略的回答,這樣學習,不僅使學生沒有掌握知識,同時學生在這過程之中也失去了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美術課程也沒有發(fā)揮其最大的價值。
(2)教學觀念的過時:在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模式當中,存在不少的教師其觀點還停留在課堂以介紹系統(tǒng)的知識為主,而不注重與學生溝通。學生因此被動接受,憑借記筆記,背筆記來應對考試,因此學生缺少主動探究的能力,缺少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以高中美術課稱為例,高中美術鑒賞課其根本任務是立得樹人,以美育人,培養(yǎng)健康審美觀念,陶冶高尚情操,認識文明成果,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文化觀;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1]。如果教師的觀念不更新,任然處于守舊狀態(tài),那么其對于美術課所要達到的目標就難以取得,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意識也就得不到培養(yǎng)。
(3)教學用具的落后:在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模式當中,依然存在著教師上課書寫板書的過程,在書寫板書的過程當中,不僅僅浪費了課堂的時間,同時書寫的板書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來說比較容易懂,但是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說板書并沒有太大的作用,因此板書的書寫既占用了課堂的教學時間,同時也沒有做到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化。
那么針對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線下線上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那么其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是什么?其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又是什么?運行線下線上混合模式教學的條件或者建議又有什么?
二、高中美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內涵
線下線上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出現(xiàn)于20世紀的90年代,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教學模式是大數(shù)據(jù)時代到來的情況下所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借助相關研究成果,混合式教學就是要把線下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與E-Learning(數(shù)字或網(wǎng)路教學)為主的線上教學結合起來,共同構建一個開放式,互動式,全時段式的教學環(huán)境,在這過程之中,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同時也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線上與線下教學的互補,能夠有效提升課堂的效率。
三、高中美術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以高中美術課程為例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該如何構建?即從理論依據(jù)、教學目標兩方面進行構建。
(1)理論依據(jù)
有學者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當中,提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寫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2]?!痹诮嬛髁x教學理論當中,對于其提出的觀點,其主要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的確,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再與以往一樣,僅僅只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要以組織者,指導者的身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需要傾聽學生的想法,共同合作學習,合作探究。
其次:給予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主權。在目前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依舊是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對于問題的探究仍然停留在表面,也正是因為如此,學生對于解決問題的自主權掌握在教師手中。因此,教師不僅僅要歸還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主權,更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見解與看法,鼓勵學生在社會語境中檢測自己的觀點。
最后:知識不是對現(xiàn)實的純粹客觀的反映,任何一種傳載知識的符號系統(tǒng)也不是絕對真實的表征。它只不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假設或假說,它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它必將隨著人們認識程度的深入而不斷地變革、升華和改寫,出現(xiàn)新的解釋和假設。因此,社會歷史的發(fā)展,也會使得知識也在不斷的更新,在面對如此龐大的知識體系時候,教師不能一味的做知識的傳授者,而應該引導學生如何對知識進行過濾和處理,成為知識的主導者。
(2)教學目標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的構建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以高中美術鑒賞課為例。
首先: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識別圖像的形式特征,分析圖像的風格和發(fā)展脈絡,理解圖像蘊含的信息;運用多種工具、材料和美術語言創(chuàng)作一定思想和文化內涵的美術作品及其他表達意圖的視覺形象;依據(jù)形式美原理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術作品中的鎂,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創(chuàng)意,并用美術的方法和材料予以呈現(xiàn)和完成;從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術作品,認同并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尊重人類文化的多樣性[3]。
其次:通過線上線下自主學習與線下互動討論交流學習,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在理論學習和實踐基礎之上,以美育人。
四、高中美術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運行建議
(1)構建豐富的線上資源
構建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即教師可以通過平臺自有的創(chuàng)建課程,向學生推送教學微課,教學軟件,教學視頻,教學資料等等,學生則可以通過學習平臺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多種學習軟件展開自主學習,并且,也可添加在線測試,以鞏固知識。比如,在高中美術的教學過程中,學??梢匝邪l(fā)出關于美術鑒賞類的學習平臺,圍繞美術課程標準設置圖像識讀,美術表現(xiàn),審美判斷,創(chuàng)意實踐,文化理解五大板塊的學習,分別對每個板塊選取作品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并結合學生的反饋,形成與之相對應相匹配的在線測試,從而達到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以及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線上的提前預習,為線下的知識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僅可以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同時也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開展多樣化的線下教學
在開展線下的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緊緊圍繞線上教學目標,從而達到線下線上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因此,在線下教學時,教師只是指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授課時候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教學活動,但是開展的教學活動設計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積極性。比如,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當中,可以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對作品從社會語境,畫面效果,人文思想等進行分析,并就討論結果進行匯報,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并且在學習完一章的內容之后,教師課安排相應的活動,比如進行校園作品展覽,展覽學生的作品,并邀請學生對展出的作品進行鑒賞和賞析,或者邀請學生選擇一件作品進行話劇演出,從而能夠更全面,多角度的對學習內容有所掌握和運用,盡管線下的活動開展具有多樣化,但是其教學目標依舊是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指導者,并且其開展的活動與教學要突出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
(3)建立綜合化的考評
建立綜合化的考評,則需要教師從線上線下兩個層面進行考評,線下的教學過程中,考評不能局限于量化的考評,同時也要注意質的考評,可設置學習檔案袋,記錄學生的學習檔案,保存學習資料,記錄學習全過程,比如包括學生的學習任務書,研究報告,以及學生在創(chuàng)作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構思草圖,構思設計,完成的作品等等,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進行線下的考評。而對于線上的考評,教師則可以利用相關的網(wǎng)絡平臺教學軟件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進程,學習簽到,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對于美術學科而言,線下的考評側重點應該是基于對知識體系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評,而線上的考評則更多的應該是側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進程、以掌握知識情況的評價。線上線下二者相結合,既對學生的知識體系做出了具體考評,同時也對學生做出了動態(tài)的考評。
(4)不斷提升教師的科技水品
科技不斷的快速發(fā)展,這使得大眾不得不加強快速提升自己對于科學技術的運用,而對于教師,將其運用在教學當中,還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自我的提升,需要教師加強對于科學技術的運用并提升科學技術水平。
(5)充足的經(jīng)費
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需要花費教師的大量時間與精力在課程開發(fā),資源整合,過程考評等方面,因此,學校應有充足的經(jīng)費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技術支持,比如頂尖大學的線上學習優(yōu)質課程,學習先進的課程理念與課程方法。除此,在精神支柱方面,學校需要提供相應的激勵政策,保護并激發(fā)教師對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
總結
在當前快速發(fā)展的社會語境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逐漸成為教學模式當中的主流,我們要以批判性的思維對待,不能全盤肯定線上教學模式對教育的功勞,線上教學并非全能,更不能全盤否定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二者應有機結合,共同作用,以線下為基礎,以線上為輔助的共同作用,從而更有利的對學生進行高效率教學。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2] 《教育心理學》;ISBN:9787310043873;作者:周詳 潘慧;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01-01
[3]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4] 李燕.高?!肮糯鷿h語”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40(10):42-44
[5] 趙宏梅,洪云.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精品課為例[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04):107-111.10.13831/j.cnki.issn.1672-8254.2016.0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