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惠
摘要:本文分析了現(xiàn)階段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教學方法不當以及多媒體使用不當?shù)?,從而提出了幾點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 閱讀教學? ?注重培養(yǎng)? ?有效性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基礎是閱讀,有效的閱讀教學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一、小學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新課標要求的語文教學“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必須在閱讀教學中有所體現(xiàn)。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習慣的影響,教學目標的設定往往與合理的設定有所偏差,主要表現(xiàn)為:
1.目標設定過大
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培養(yǎng)“奉獻精神”、“團隊精神”以及語法等目標,以便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但這些目標概念模糊,對于小學生而言顯得空、大,不易理解。
2.內容太多,太雜
有些老師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字不漏地傳送給學生??傆X得這兒該講,哪兒也該講,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導作用。
3.對教材理解不深刻
由于缺乏教學經驗,這方面的問題在新教師中存在得較為嚴重。
(二)教學重點不突出
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學重點不突出的問題較為常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主要表現(xiàn)為過于追求閱讀內容所涉及的范圍,忽視了對閱讀內容深度的挖掘,教學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教師通常注重教學內容的廣度,想讓學生了解盡量多的內容,從而導致了教學目標的迷失。
1.教學方法不符合課標要求
目前大部分老師仍然采用重漢字、詞語、句子等基礎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忽略了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未意識到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的重要性,選擇的閱讀材料也往往沒有與學生的興趣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閱讀時的積極性不高。
2.多媒體的使用不當
多媒體的普及和使用,拓展了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視頻、圖片以及音樂等教學素材的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硬件設施較為欠缺的地區(qū),多媒體的使用尚處在初級應用方面,在閱讀教學方面的使用很少。而在硬件設施完備的地區(qū),雖然多媒體的使用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教師的應用也很熟練,但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往往存在“喧賓奪主”的問題。
3.過程的安排不當
一堂課的成敗,整個教學的得失,關鍵就在于是否處理好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這一問題。有的老師沒有計劃好自己的重難點,講到哪兒,就停在哪兒?甚至東拉西扯。最后導致一堂課下來,重點、難點,自己想教會孩子的學習方法,沒有落到實處。
二、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1.制定合理、有效的閱讀教學目標
第一,教學目標設定要全面。第二,教學目標設定要合理。第三,教學目標設定要靈活。一方面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把教學目標定得太窄、太死,要具有靈活性;另一方面在教學中也要隨機調整,甚至讓學生參與到確定教學目標中來,要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的基礎和學習過程中實際需要的變化,注意教學目標的生成性。第四,教學目標設定要適當。即,教學目標要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又要符合學生實際,還要考慮學生的差別,設層次性目標。
2.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要依據(jù)教學要求制定。在新課標下,語文的教學要遵循語言的應用規(guī)律,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教學方法要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另外,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教師應根據(jù)學生上課時情緒的新動向、新思路、新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3.注重學生閱讀學習體驗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小學生往往好動,難以靜下心來安靜閱讀,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是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梢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
(1)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段和心理發(fā)展情況,推薦適當?shù)拈喿x刊物和書籍;(2)學生閱讀后,組織學生間的交流,讓學生學會表達。小學生往往具有很強的表達欲望,但又缺乏表達技巧,教師可以在這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同時也能增加學生閱讀的成就感。(3)布置教室環(huán)境,如墻壁張貼卡通、自然畫卷等,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4.加強朗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一句話,便可知我國古代的教學方法對背誦十分重視,但在現(xiàn)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實際上古人這樣做也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閱讀教學往往是教師事先設計好問題,學生被動回答的過程。學生自己想的東西很少。這就是學習陷入被動,不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币虼耍喿x教學的基本模式為: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精讀課文--學習重點段;品讀課文--走出課文,擴展視野。
5.實現(xiàn)閱讀教學中的個性化評價
閱讀教學過程中的評價要拒絕“唯一標準”,提供多把“尺子”,充分關注學生生命的個性化。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贊賞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的見解,適時地把他們的新想法、新創(chuàng)意、新探索引向主動學習、主動發(fā)揮之中,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
總而言之,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閱讀教學效果的好壞對于學生的知識吸收和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作為工作在教育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必須遵循新課標的要求,認清自己的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活用教育資源,探索出更多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使他們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陳海云.小學作文教學與評價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2]駱舒洪.有效教學的理念、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2007,(5).
[3]韋慶華,張俊.論有效教學情境的營造與素質教育的實施[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2).
[4]譚慧.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科教文匯,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