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雪燕
【摘 要】 課改對教學模式做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模式,本文針對課改后的動感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參考了江蘇懷文中學的教學模式,探討了由傳統(tǒng)方式到新的教學理念的轉變,以期望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與優(yōu)秀的學生發(fā)展。
【關鍵詞】 自主? 合作? 競爭
對于新的課程改革,我們應該始終圍繞探究、合作、交流這幾個主題來探究教學方法,期望達到最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參考江蘇懷文中學的“三動五自主”模式(三動:教師情動、學生主動、師生互動;五自主: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展示、自主拓展、自主評價),期望能作為在本學校開展適應本校發(fā)展的教育方式的參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合作能力。下面從四個方面展開探討。
一、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完全不進行干預的自主預習,課中預習、模仿、擴展應用,教師指導下的有目標預習等。懷文中學根據(jù)山東杜朗口中學的預習模式,總結了自己的預習模式:制定預習目標、感知預習重難點、體驗預習收獲、記下存在問題、課后學習體會(學習體會需要在課后完成,主要內(nèi)容包括學生在預習時漏掉的知識點、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想到的解決方法)。
這種預習模式很值得參考學習,因為這個過程包括了目標、行動、反饋這樣一個閉環(huán)過程。通過這個過程讓學生和教師能夠一起參與進去,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也避免了學生對教師的過分依賴,形成獨立自主的思考模式,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這個過程的執(zhí)行需要教師及時地監(jiān)督和指導學生,并設計好相應的教學方法,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小學生年紀普遍偏小,缺少足夠的自我驅動能力,因此家長的參與和配合在預習中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要協(xié)調好和家長的關系,與學生家庭建立良好的聯(lián)系,鼓勵家長主動參與進這個過程,讓孩子不僅在學校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在生活中也能培養(yǎng)勤學好問的良好習慣。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培養(yǎng)這種習慣,對于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合作互動
互動與合作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個體心理學中,阿爾弗萊德·阿德勒更是強調了與人合作在人們早期生長環(huán)境中對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對于這一教學方法,懷文中學進行了一些介紹:一方面,他們改變了傳統(tǒng)的“棋盤式”座位方式,把一個班級分為九個小組,每個小組六到八個人,為了發(fā)揮每個小組的整體合作意識。每個小組有一個大組長,而后再由大組長任命語、數(shù)、外等學科的小組長,按照老師的要求檢查預習筆記、家庭作業(yè),同時做好結對互學,制定組內(nèi)計劃,考評學生成績等任務。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這種方式類似企業(yè)管理的方式,取消了原有的小組長制度,使用了規(guī)模更小的小組概念,提高了小組內(nèi)部的互動性和成員之間的連接性。每個大組長只需要和老師匯報,并且因為小組成員數(shù)量比較少,小組內(nèi)的成員可以有更多的互動,更好地彼此鼓勵與監(jiān)督,提高了合作與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另外在上課時,根據(jù)之前的預習內(nèi)容,教師應該有目的地組織進行合作與交流,和大組長做好溝通,大組長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并且鼓勵組內(nèi)其他組員進行補充和更正。每個小組可以負責解釋一個概念,并且要在組內(nèi)做好信息的溝通。展示給大家時,其他小組可以提出問題,展示小組需要對問題加以解釋。這種方式通過讓學生去“教學”,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和學習主動性。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會在這樣一種過程中得到很大的訓練與提高。
三、友好競爭
往往對于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或者靈活度高的問題,都是教師負責講解和教學。但是現(xiàn)在,教師可以考慮更多地承擔輔助作用,讓有獨到見解的學生有主動展示的機會,其他同學在有不同意見或者思考的時候可以提出質疑,友好競爭,看一看誰的思路更清晰、更能說服其他同學。通過這個過程發(fā)散思路,考慮多種不同層面的因素,做到“和而不同”,讓所有人在友好競爭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下提高學習能力。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嚴格把控課堂秩序與紀律,不要讓學生因為競爭而產(chǎn)生爭吵。在其他人展示和講解的過程中,要告訴學生尊重展示人,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打斷別人。當展示完畢后,不必舉手可以直接起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建立良好的競爭的班風、學風,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表達能力以及應變能力。通過搶答競爭等方式,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發(fā)散思維。
四、自主評價
在這一方面,懷文中學使用的方法是:根據(jù)學生學號,每個小組的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而后再由小組內(nèi)部互相評價。這個過程由每個小組的學科組長負責,包括監(jiān)督和指出存在的問題,目的是找到組內(nèi)成員的疑惑點,爭取解決每一個學生的疑問。面對不同意見,不同組之間可以展開討論以達到一致的意見,如果有分歧,需要教師出面進行指導和總結。根據(jù)每組的表現(xiàn),挑選出最優(yōu)秀的合作學習小組。每天結束之前評選出兩名最優(yōu)秀小組成員作為“學習之星”,每周再評選出一名“每周之星”,將結果公布,并且對這些學生進行獎勵,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
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設立學習榜樣和超越的目標?!懊咳罩恰焙汀懊恐苤恰币矔优ΡO(jiān)督自己,保持榜樣的作用。這樣可以培養(yǎng)一種高質量的競爭和學習環(huán)境,真正做到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動力。同時也可以不斷地給學生設立小目標、小獎勵,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也能夠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課程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要求,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次重新思考和探索的機會。在這方面很多學校都在總結與實踐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因此通過參考其他學校的動感課堂教學方法,總結自己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大的意義。本文通過參考江蘇懷文中學的動感課堂教學方法,提出了值得我校參考和學習的地方并加入了新的思考,目的是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以及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更好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邱實.中美家庭教育對比[J].商情,2013(27):74-75.
[2] 徐瑞華,劉豐.從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6(14):150-151.
[3] 尚悅.中美文化差異在家庭教育中的具體體現(xiàn)[J].求知導刊,2015(18):58-60.
[4] 魯海軍.動感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J].華章,2008(1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