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洋
校局合作持續(xù)貫徹實施的背景下,需要更加深化協(xié)同育人的創(chuàng)新機制,實現教師與教官的完美對接及角色轉化,實現更強的創(chuàng)新思路與創(chuàng)新理念。人民警察職業(yè)品質的靈魂是忠誠,不管是教師還是教官,都要將忠誠的素養(yǎng)完美體現在自己教書育人的全過程,為民警服務的全過程。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給教師和教官提供了一個提升自己、發(fā)展自己的空間。
1.教官與教師合作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公安院校的教師是常態(tài)化承擔預備警官和警官培訓的雙重任務,鑒于育人的實際需要,警官院校里的教師是帶著極大的熱情與需求,積極貫徹落實推動校局合作的,也積極為公安實戰(zhàn)部門提供力所能及的技術支持、理論支撐、教科研等服務,但還是無法滿足實戰(zhàn)機關最急需的實戰(zhàn)需求。再加之實戰(zhàn)一線的教官大部分都是單位的頂梁柱,工作任務繁重,很難將堅持校局合作框架下教師與教官雙向交流作為一項常態(tài)化的日常工作來抓,雙向交流的積極性不夠高,使得教師與教官雙向交流機制總體呈現“學校熱、公安機關冷”,教師積極主動、教官無暇顧及的動力不對稱狀況。
2.教師與教官雙向交流的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展。公安院校和公安機關開展有效的合作,比如基層一線教官進課堂、教師到公安實踐部門掛職鍛煉、學生到基層一線跟班實習、畢業(yè)論文實現教師和教官的雙指導等,但雙向交流形式總體來說缺乏廣度和深度。廣大教師和教官參與度不夠,掛職鍛煉也只是一部分教師有機會深入基層一線,學校授課任務重的教師很難協(xié)調,進行長期的掛職鍛煉,交流互派學習的覆蓋面不廣。
3.教師與教官雙向交流合作穩(wěn)定性有待進一步增強?!靶>趾献鳌弊钪饕木褪窃鰪娪说馁|量,但是公安院校和公安機關互不隸屬,大多屬于平行關系,“校局合作”框架不存在行政或法律強制性,屬于雙方自愿的行為?!靶>帧彪p方常大多通過“感情”“熟人”關系加以聯絡、推動和維系,合作的基礎并不是很牢靠,合作驅動機制也不是很明確。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大家的歸屬感最緊密的還是歸屬于自己本來所屬的組織,相同條件下,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自己實現價值的主要載體,教官工作屬于是錦上添花,教官身份對于民警來說是榮譽的象征,職業(yè)能力的認可。當所有信息襲來,他會優(yōu)先處理自己單位的任務,畢竟教官任務是短暫的,教官工作大多也是臨時行政命令抽調。在校局合作框架下教師與教官的雙向交流,除了行政措施要求之外,更多的我們要滿足教師與教官雙向交流的多種需要以及安全感、歸屬感、職業(yè)榮譽感、價值感。每個社會人都隸屬于不同的組織,隸屬于的組織越多,反映出其被需要感越強,社會交往頻度越高,在教師與教官的互動交流中,要注意滿足兩者的歸屬感。針對新教師和新教官,要切實貫徹傳幫帶的學徒制,互學互幫,幫助年輕的教師和教官更快地成長為單位的業(yè)務能手,實現單位工作業(yè)績的提升,滿足校局合作框架下教師與教官的雙向溝通交流需求,一起開展送教活動、教學比拼等,通過活動凝聚教師心和教官心。
1.咖啡論壇??Х日搲菫檫m應現在普遍的壓力形式下應運而生的,也是為了教師教官活動交流的業(yè)務需要,集思想溝通、業(yè)務交流、融洽人際、緩解壓力、互通有無等多方面的內容載體。大家抽取寶貴的閑暇時間,定期交流溝通,放松心情,明確主題,品著咖啡開展論壇,論壇的主題多樣,涉及思政類、業(yè)務教學類、歷史文化類、工作案例探討,互相學習提高。在咖啡論壇的良好載體之上,我們可以邀請兄弟同仁、行業(yè)專家、實戰(zhàn)部門骨干等參加論壇,讓“品咖啡、解難題、促交流”成為教師與教官雙向交流的新載體、新媒介。
2.讀書交流會。讀書交流會可以進一步激發(fā)教師和教官讀書的興趣,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升審美修養(yǎng)和人文底蘊,夯實業(yè)務基礎,可以讓教師和教官不僅是業(yè)務上的行家里手,也是書香載體的形象代言。
3.智慧心理。智慧心理是在大數據平臺之下,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依托微信公眾號搭建智慧心理平臺,在網上建成教師和教官的“會議室”“活動室”“學習室”,平臺中有心理速遞,心理案例探討、疑難案例共享、教官疑難問題分享、教師解答專區(qū)、互動專區(qū)等,教師和教官可以借助云平臺達到信息共享,也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學習,實現了教師和教官雙向溝通交流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信息化。
4.暖警愛警。暖警愛警方面,警察隊伍的教師和教官也是我們貫徹暖警愛警的有力載體,可以提升教師和教官的主人翁意識,構建教師與教官和諧的溝通環(huán)境和氛圍,實現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的目標,結合出臺的各項暖警愛警的舉措,讓雙向交流的機制成為暖警愛警的載體。及時關注每位教師和教官的家庭困難、個人思想問題、生病住院及父母子女生病住院的情況,第一時間互相幫助,全力打造成為教師與教官的溫馨之家,只要是其中的一分子,都會根據其實際情況,在其過生日的當天,有針對性地挑選書籍,以一本書為禮物,送去生日的祝福與問候,組織教師與教官開展體育鍛煉,定期開展團體心理行為訓練,讓教師與教官感受到雙向交流的溫暖與幸福,切實關注教師與教官的身心健康。
5.導師帶徒。導師帶徒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與教官的優(yōu)勢資源,形成教師帶徒制。以拜師的方式實現老教師、老教官與新教官、新教師的工作對接,可以充分考慮年齡、經驗、專業(yè)業(yè)務結對,精準交流溝通。老教師和老教官的悉心教導、言傳身教讓新教師新教官耳濡目染。他們注重工作上的傳幫帶,思想上、心理上、敬業(yè)精神的帶領會讓交流更入心入腦入髓。
6.心理沙龍。心理沙龍可以讓教師跟教官除了業(yè)務上的溝通與交流之外,達到放松心情,舒緩自己的身心。營造一個溫馨輕松的交流氛圍,給教師與教官一個交流溝通休閑的空間,借助心理學的團輔和實訓,讓校局合作框架下的教師和教官可以暫時忘卻工作,換一種方式交流溝通,深入交流,進而了解自己,優(yōu)化兩者的關系,建立情感支持和紐帶。
7.親子派對。親子派對方面,拋卻教師教官和民警身份,他們都是一個家庭的重要一員,擔任父親、母親、兒子、女兒的角色。每個人都有溝通交流與人分享的愿望和需求,教師教官雙向交流也可以往外拓展,將教師教官的子女、父母、妻子或丈夫納進來,集體組織戶外心理活動項目等,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如沙盤、團輔、親子互動游戲等讓他們放松身心,給心靈加油,給情緒一個出口。孩子開心、親人快樂、人際關系和諧的教師和教官在雙向交流時也能更投入,身心更愉悅、凝聚力更強。
在“七彩心理”的心理路徑之下,教師與教官的專業(yè)建設取得突破性發(fā)展,團結一心、攻堅克難、開拓進取、不斷學習,打造出一批教師和教官的業(yè)務主力軍,校局合作框架下,教師和教官要以指導實戰(zhàn)、服務實戰(zhàn)為目標,集體發(fā)力為民警和學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