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霆
1.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浙江杭州310000;2.浙江省口腔生物醫(y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杭州310000;3.浙江大學口腔醫(yī)學院,浙江杭州310000
當前,在各類相關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Ti-6Al-4V合金及工業(yè)純鈦TA3,針對工業(yè)純鈦TA3而言,其有著比較高的強度,但是在抗腐蝕性上,卻比較低;而對于Ti-6Al-4V合金來分析,其則與之相反,即抗腐蝕性高,但強度低[1]。盡管鈦實為一種較活潑的金屬,其表面在空氣中暴露,便能形成氧化膜(主要成分為TiO2),保護內(nèi)部金屬,使其免受腐蝕,但在種植體手術中,或者是使用種植體時,種植體都會來自各方且大小不同的外力,并且如果長期處在此種口腔環(huán)境中,不僅會加重腐蝕程度,而且還會增加磨損,造成口腔內(nèi)牙種植體材料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降解[2]。伴隨種植技術的持續(xù)推新與完善,許多缺牙患者為了獲得良好的口腔功能,維持口腔美觀,積極尋求種植修復治療,而在修復后,在機體與組織長時間接觸中,種植體的功能得以發(fā)揮,而要想持久保持此功能,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種植體的綜合性能,比如耐磨性、抗腐蝕性能等[3]。對于骨結合的種植體來分析,伴隨時間推移,會有大量的金屬顆?;蛘唠x子被釋放出來,而且還會在人體的遠端大量分布,對生物體具有潛在影響;因此,該文以牙種植體為研究對象,圍繞其釋放金屬離子與顆粒這一情況,總結、分析其既往研究進展,為種植臨床操作及相關技術改進提供理論支撐與依據(jù)。
近年,諸多研究證實,在人體中,鈦及鈦合金種植體會持續(xù)性且大量化釋放金屬顆粒、離子[4-6]。有報道將牙種植體覆蓋螺絲旁口腔黏膜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活檢。結果顯示,在樣本中45%發(fā)現(xiàn)存在有吞噬金屬顆粒以及金屬顆粒的免疫細胞[7]。有學者分別選取沒有接受種植治療人群與下頜植入種植體患者,經(jīng)對比得知,如果解剖位置相同,那么相比于未種植人群,種植患者骨中的Ti在具體的離子含量要更高[6]。
對于鈦及鈦合金種植體來考量,由其所釋放的金屬離子,或者是金屬顆粒,大多分布在種植體的周圍組織中,但有研究經(jīng)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其在遠端組織器官當中也有分布,此情況受到臨床高度關注[7]。而在種植體周圍組織中,或者是種植體周圍炎的組織中,均檢測出Ti顆粒,其直徑區(qū)間為100 nm~53μm,并且其密度在臨近種植體組織中更高。有研究以大鼠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種植手術后,測定各個臟器中的鈦含量,結果顯示各個器官中鈦含量均有顯著增高[8]。有學者圍繞種植患者,用X射線能量色散熒光分析技術對其實施檢測,在其指甲中成功檢出鈦元素,而從正常人群的指甲當中,并沒有測出鈦元素[9]。
EAO會議共識(2018年)指出,TiO2顆?;蛘逿i離子/顆粒對成骨細胞、巨噬細胞、內(nèi)皮細胞等會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10]。有報道指出,成骨細胞會內(nèi)化TiO2顆粒以及Ti離子蛋白質聚合物,誘導其釋放細胞因子(如COX-2、IL-6等),降低遷移分化能力以及成骨細胞黏附能力,加速凋亡,且都存在濃度依賴性,Ti離子蛋白質聚合物的生物活性高于TiO2顆粒[11]。另有學者指出,巨噬細胞細胞對TiO2、Ti顆粒有內(nèi)化作用,而且會造成IL-1β、TNF-α等的大量分泌,加劇局部炎癥反應,而且還會較大程度影響Ti顆粒[12]。有研究強調(diào),內(nèi)皮細胞與Ti-6Al-4V接觸后,會形成較強的氧化應激反應,損傷細胞活力[13]。
磨損實際是種植體表面以一種物理形式或者機械形式進行降解,在此過程中,會有大量金屬顆粒生成。對于牙種植體來分析,在進行植入操作時,受各種因素影響(比如金屬氧化膜被破壞、過大扭矩等),會有大量金屬顆粒產(chǎn)生,而且還會在周圍組織中不斷殘留。有學者指出,在將種植體植入過程中,易造成表面損傷情況,且已處于脫落狀態(tài)的金屬顆粒,會不斷聚集于螺紋頂端[14]。種植義齒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基臺-種植體界面會出現(xiàn)微動,從而導致種植體磨損,大量金屬顆粒被釋放出來。有研究以鈦合金、氧化鋯為研究對象,圍繞其上部結構,對其開展全面分析與對比,從中證實,受磨損的持續(xù)影響,氧化鋯的基臺-種植體界面會產(chǎn)生了比鈦合金的更多的金屬顆粒[15]。究其原因,可能與氧化鋯在機械強度上更高相關。此外,有學者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種植體與基臺間有微間隙,那么會加重基臺與種植體之間的摩擦強度,受此影響,種植體金屬顆粒在具體的釋放量上會有大幅增加[16]。
腐蝕從根本上來分析,即為種植體表面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電化學式的降解,或者是化學式的降解,在此過程中,會有可溶性金屬離子產(chǎn)生。需要指出無論是生物膜菌斑的定植、上部結構的材料,還是種植體表面改性技術、氟化物的使用等,都會直接影響到種植體的總體耐腐蝕性能,此外還會造成金屬離子在具體釋放量上的大幅增加。但在此過程中,會使種植體在抗腐蝕性能上出現(xiàn)大幅降低;現(xiàn)階段,已有許多表面改性技術用作強化種植體的骨結合能力,此些方法在強化抗腐蝕性能方面,有著不同的效果與性能。有學者圍繞5種種植體表面處理技術(即機械加工、噴砂酸蝕、酸蝕+陽極氧化及2種酸蝕技術),就其對抗腐蝕性能所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對比,最終結果得知,經(jīng)酸蝕+陽極氧化處理所得到的純鈦種植體,有著最強的抗腐蝕性[17]。有學者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基于高血糖條件下,或者是炎癥環(huán)境中,TiUnite種植體有更強的抗腐蝕性[18]。
為了能最大程度提升種植體表面的抗腐蝕,并同時提高其耐磨性能,許多研究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積極研究新型的鈦合金材料。有報道指出,相比于純鈦種植體,Ti-5Cu合金(顯微結構為α-Ti+Ti2Cu)除了有著更好的抗菌性性、抗腐蝕性能外,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強度[19]。有學者以Ti-12Mo合金(采用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制成)為研究對象,經(jīng)研究證實,其能夠形成TiO2-MoO3氧化膜,因此,其在具體的抗腐蝕性能方面,較純鈦種植體優(yōu)[20]。有學者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圍繞Zr-20Nb-3Ti合金,在對此采用熱氧化處理技術處理后,其無論是在抗腐蝕上,還是在耐磨性能上,均比較優(yōu)異[21]。上述此些合金在耐磨、抗腐蝕性能上均有著良好的表現(xiàn),現(xiàn)階段,正對其骨結合能力以及生物相容性進行研究。
由于TiO2氧化膜的骨結合性能較好,因而在具體的研究方向上,大多圍繞增強或者修飾氧化膜(種植體表面)來開展,借此來合理化提升種植體表面的總體抗腐蝕性。有研究在種植體手術中,采用低壓有機化學氣相沉積法,在種植體表面形成TiO2膜[22]。有報道經(jīng)研究指出,將一定比例的Ca/P加入到微弧氧化層當中,能夠阻止種植體釋放金屬顆?;蛘呓饘匐x子[23]。有學者在Ti種植體表面上,采用磁控濺射法沉積TaN層,借此促進種植體表面耐磨性能、抗腐蝕性的提升[24]。但需要指出的是,采用上述方法進行處理后,在牙種植體植入中,涂層的穩(wěn)定性仍需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牙種植不管是在植入中,還是長期使用中,受許多內(nèi)外部因素的影響或感染,都會發(fā)生金屬顆粒、離子被大量釋放的情況;對于此些顆粒與離子來分析,其會影響機體中的一些細胞功能,并且所影響的大小密切相關于顆粒尺寸以及離子的濃度。另外,所釋放的顆粒與離子可造成局部組織過敏情況。當前在治療缺牙患者方面,種植牙已經(jīng)成為其治療的常規(guī)手段;對于口腔醫(yī)師而言,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臨床操作技術,在手術開始前,對患者情況進行詳細評估,且規(guī)避不利因素,以此促進種植體金屬離子與顆粒釋放風險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