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區(qū)園林綠化局蓮花池公園管理處,北京 100055)
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又名蓮,菡萏。是蓮科蓮屬的多年生挺水植物,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唯一的多年生水生花卉。從古至今深受人們喜愛,是夏季游園觀賞的主題花卉。隨著經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水平之外對精神生活水平要求越來越高,漸漸不再滿足傳統(tǒng)荷花品種和其僅有不足一月的花期。因此,培育出更多花型獨特、花色豐富、花期較長的荷花新品種是所有荷花育種人的共同追求。
目前荷花育種方法主要分為雜交育種、輻射育種(含太空育種)、芽變育種、倍數育種、化學誘變育種等方式,本文僅討論雜交育種、輻射育種兩大類育種方式。筆者將通過對各種育種方法的總結比較,探討各育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希望可為育種工作及科研人員在選擇荷花育種方法時提供參考。
荷花為常異花授粉植物,雌蕊先于雄蕊成熟,自然界中以異花授粉為主,且現(xiàn)有各類型荷花品種遺傳背景高度雜合,在F1代中可以出現(xiàn)大量分離以供篩選,因此,可利用有性雜交育種,再無性繁殖固定性狀。常用的雜交育種方法有自然雜交和人工雜交。
1.1.1 自然雜交
自然雜交是在荷花育種實際工作中最常用,也是行之有效的快速選育荷花新品種的方法之一。因荷花種植園一般均有大量不同品種的存在,除專門隔離,每年均會獲得大量雜交種子。由于各品種本身性狀差異較大,從自然雜交的子代中,選擇觀賞價值較高的荷花新株系可能性較大,一經選出,可采用無性繁殖保持優(yōu)良的遺傳性狀相對穩(wěn)定。王其超等[1]利用自然雜交從275株實生苗中選育出24個荷花新品種。
1.1.2 人工雜交
人工雜交是根據育種目的來選擇適合的親本,以遺傳差異較大品種為宜,如亞洲蓮及美洲蓮進行雜交較易發(fā)生變異,其中母本應選用正常結實品種,父本既可選擇單一品種也可選取多父本混合。在進行人工雜交時,為保證品種準確性,應在開花前一天將目母本進行套袋隔離,因荷花雌蕊先于雄蕊成熟10h,可對母本不進行去雄操作。姜麗等發(fā)現(xiàn)不同品種雜交結實率存在明顯差異,正反交結實率也存在差異[2],包建忠等也確定人工定向雜交結實率較低[3],F(xiàn)1代分離性狀保留親本部分性狀,但大多趨向母本,可由此特性初步摸索出一些定向育種方向。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自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國研究者開始嘗試將輻射誘變技術應用在植物育種上,培育出了大量的植物新品種。近年來輻射育種方式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在了荷花育種工作中。其中應用較多的輻射育種方式有60Coγ輻射育種、離子注入誘變育種、太空育種等。
1.2.1 60Coγ輻射育種
60Coγ射線是一種高能的電磁波,具有穿透力強、波長短的特點,是目前輻射育種中常用的一種輻射源,也是荷花輻射育種最常用的一種方式。荷花育種常使用蓮子進行外照射的方式,即將蓮子送進輻照室進行照射,且包建忠等人的研究也證明輻射蓮子較輻射藕種[3],變異率和變異程度更大。陳秀蘭等利用60Coγ輻射選育出4個荷花新品種[4],并對性狀變異情況進行了初步研究,錢萍等收集雜交后蓮子進行60Coγ輻射培育了一些新品種[5]。
1.2.2 離子注入誘變育種
離子注入是把某種元素的原子電離成離子,并使其在電壓下進行加速,在獲得較高速度后射入放在真空靶室中的材料表面,從而改變材料的結構和性能。離子束與生物的相互作用不僅有物理的和化學的,還會引起強烈的生物效應,從而促使生物產生各種變異,因其中有許多變異是自然條件下極為罕見或難以產生的,可以從中選出優(yōu)良變異,經過培育而成為一種新品種。鄧敏利用離子注入‘粉團’蓮子培育出新品種‘紫闡’[6],蓮花池公園利用離子注入技術培育出多個荷花新品種[7,8]。
1.2.3 太空育種
太空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是將種子放入是將作物種子或誘變材料搭乘返回式航空器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環(huán)境條件,如宇宙射線、高真空、弱地磁場等因素對植物的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通過嚴格選育,獲得優(yōu)良植物新品種的育種技術。在荷花的太空育種方面,1994年廣昌白蓮研究所將白蓮蓮子搭載返回式衛(wèi)星,進行太空育種研究,種植后F1代就產生了廣泛的分離,篩選出“太空1號、2號、36號”等新品種[9]。羅登強完成了300個品種3000粒蓮子的太空育種實驗[10]。
雜交育種作為操作簡便且應用范圍最廣的育種方式,至今已培育出大量的優(yōu)秀荷花新品種。但自然雜交因其無法掌握傳粉媒介,父本信息模糊,故在育種方向上會產生較大不確定性,無法進行定向育種研究。人工雜交雖然F1代性狀能保留部分親本性狀,但不同親本雜交結實率有較大差異,且有可能因花粉活力、胚胎敗育等因素造成雜交失敗[11],而且人工雜交的子代變異率有限,花色上紅色遺傳潛力大于白色[2],想要定向選取一個優(yōu)秀的荷花新品種需要進行大量的雜交篩選,工作量較大。
輻射誘變育種雖然普遍具有廣譜,變異率高,變異幅度大,育種周期短的優(yōu)點,但也有著輻照后需盡快播種以防誘變效果衰退;輻照所引起的誘變特征有些可以遺傳,但有些不穩(wěn)定,在第一代發(fā)生的變異又在第二代后第三代消失了,需要至少兩年時間確定品種性狀的穩(wěn)定等缺點。同時,不同輻射方法也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如60Coγ輻射育種最有效的輻照劑量應在各品種致死量內進行,但是輻照后的發(fā)芽率會降低,且輻照對紅色系及復色系品種較易發(fā)生變異[12],隨著輻照劑量的增加,其表征性狀更易發(fā)生變異,主要是發(fā)生在花色、雌蕊數量等方面,而花期、著花密度、花型、花徑等方面變異不明顯,其原因可能是輻照誘發(fā)質量性狀發(fā)生變異,而數量性狀受輻照誘變的影響較小。各品種適宜的輻射劑量和致死率有一定差別,還需要更多研究摸索。
與其他輻射方式相比,離子注入雖然具有誘變損傷輕、有效突變率高、突變譜廣等優(yōu)點,但因在荷花育種領域研究還較為初期,目前只發(fā)現(xiàn)了部分變異特性,用于注入的離子僅嘗試了C+、Fe+和Al+等[6,7,8],其他適宜注入的離子和劑量還在摸索階段,且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xiàn)注入C+、Fe+培育的荷花新品種在栽培5年后有一定幾率退化,但退化機制還需要摸索。
太空育種,由于其環(huán)境的特殊性,有許多輻射條件是人類試驗難以模擬的,人為控制蓮子在太空接受輻射的強度或劑量目前是不可能的,畢竟高能離子的輻射是隨機的。因此太空育種的隨機性較大,會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太空育種一次花費較高,實驗機會有限,需至少4代篩選穩(wěn)定性狀,并不能高效的完成育種工作。
我國豐富的荷花品種為荷花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F(xiàn)階段雖有雜交育種、輻射育種、芽變育種、倍數育種、化學誘變育種等多種育種方式,但單獨使用一種育種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如雜交育種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人工定向雜交結實率低,F(xiàn)1代性狀變異率有限,且花型、花色趨向母本;自然雜交父本具有不確定性,無法進行定向育種。在輻射育種方面,荷花輻射能誘發(fā)產生變異,但突變方向不好掌握,隨機性大,有些變異性狀通過無性繁殖難以穩(wěn)定,要確定其性狀的穩(wěn)定,需進行多代系統(tǒng)觀察和對比分析。通過對育種的方式研究,發(fā)現(xiàn)將輻射方法與雜交育種相結合并通過無性繁殖來培養(yǎng)出能夠穩(wěn)定遺傳的荷花新品種是今后育種工作的方向。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對于觀賞荷花的性狀要求越來越高,單一育種方法越來越難滿足荷花育種的需求,多學科多種育種方式相結合才是今后的主流。因此,荷花遺傳育種工作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