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通過對初中生在體育課堂中實施8周的“萊格爾”跑的運動干預實驗,與傳統(tǒng)跑的耐力性練習的數理性進行對比研究,探析青少年的課堂心理狀態(tài)變化、身體機能狀態(tài)和身體素質能力等方面的變化,對實驗結果數理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數據表明:“萊格爾”跑對青少年的耐久跑的興趣參與更持久,課堂的參與度相對較好;心功能指數和肺活量干預前后具有差異性變化,學生的800 m和1 000 m運動成績具有差異性變化,說明“萊格爾”跑對青少年身體體質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萊格爾”跑 ? 運動處方 ? 干預 ? 體質
中圖分類號: G806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8(c)-0196-03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Leger" running on Teenagers' physique
XUE Fudong
(Songquan middle school,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19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experiment of "Leger" running for 8 wee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his paper makes a mathematical comparative study with the traditional endurance practice of run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eenagers' classroom psychological state, physical function state and physical quality ability, and makes a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earch data show that "Leger" running has more lasting interest in teenagers' durable running, and the participation in class is relatively goo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heart function index and vital capac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800m and 1000m sports scores, indicating that "Leger" running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eenagers' physical fitness.
Key words: "Leger" running; Exercise 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 Constitution
青少年的體質問題一直是學校體育教學重點,也是體育課堂教學的最終落腳點。從最近幾年學生體質測試評定結果來看,中學生的體質總體來看有一定的改善,但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方面呈下降趨勢[1]。所以,如何保證體育課堂的運動強度,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的可持續(xù)性,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是擺在學校體育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筆者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大膽嘗試,將“萊格爾”跑引入體育教學中[2],制定“萊格爾”跑的運動處方加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8周的“萊格爾”跑的運動干預。分析“萊格爾”跑對青少年體質部分內容的影響變化,為將來制定更加合理的具有校本特色的運動處方及改善青少年體質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 ?“萊格爾”跑干預模型的建立
建立“萊格爾”干預模型,模型處方內容為男生18 m,女生15 m;運動強度保持心率在110~160次/分;運動時間為7分20秒;運動頻率為每周二和每周四進行。進行干預實驗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觀察學生身體適應情況,并對距離和音樂節(jié)奏點進行微調,全程對學生進行鼓勵。另一組學生進行傳統(tǒng)繞圈跑,時間為8 min,課堂中都對學生提出要求,全程對學生實施督促和鼓勵。
2 ?研究對象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分70分以上的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兩個班各35名學生(男20人,女15人)為受試者。分為A班實驗組,B班對照組。實驗前對兩個班學生的體質(身高,體重,立定跳遠,肺活量,800/1 000 m)測試結果進行顯著性檢驗,各指標結果無顯著性差異,認為兩組實驗對象符合教學實驗要求。
2.2 研究方法
運用文獻資料法搜集與查閱體質研究相關資料,為論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的課堂興趣參與程度,問卷回收率97.1%,有效問卷94.3%。運用數理統(tǒng)計法對實驗所測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青少年課堂心理狀態(tài)變化分析
通過研究發(fā)現,學生對“萊格爾”跑(A組)參與興趣的持續(xù)性波動較平穩(wěn),傳統(tǒng)的耐久跑(B組)教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興趣在逐漸下滑,“萊格爾”跑在第4周下滑后,逐漸趨于平穩(wěn),可能與學生對強度的適應性有關。在青少年課堂參與狀態(tài)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動干預實施中男女生的課堂狀態(tài)都呈逐漸下滑趨勢,但A組中男女生的狀態(tài)下滑沒有傳統(tǒng)耐力性訓練下滑明顯。實驗結果表明,“萊格爾”跑對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更具有持久性,可調節(jié)的內容變量和節(jié)奏變量多;而傳統(tǒng)的耐久跑訓練可調節(jié)變量相對單一[3]。因此該文認為,“萊格爾”跑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提高了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興趣是最良好的老師,是課堂實施有效性的推動器,學生體育課堂參與的積極狀態(tài)是體育課堂有效深度的根本保證,對學生體質影響的意義更深遠。
3.2 青少年身體機能的變化分析
3.2.1 青少年心功能指數變化
心功能指數是反映動態(tài)負荷下心功能的水平,心功能的水平作為評定青少年身體機能狀態(tài)的指標之一。該文運用“30秒30次蹲起”的機能實驗測試方法,評價心功能,計算出“萊格爾”跑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心功能指數,然后對比K值。心功能指數K=( P1+P2+P3-200)/10(其中,P1是指被測試對象安靜心率,P2指被測試對象做30秒30次蹲起后的即刻心率,P3指被測試對象休息一分鐘后的心率)[4]。
表2反映出了學生“萊格爾”跑實驗前后A組和B組的心功能指數,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萊格爾”跑實驗后男女的心功能指數有明顯提高,A組男女的心功能指數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萊格爾”跑對青少年的心功能水平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3.2.2 青少年肺活量變化
肺活量是肺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在一定意義上可反映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肺功能直接影響著個體氧氣的轉化能力,青少年時期肺功能改進對體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5]。表3是“萊格爾”跑實施干預前后男女肺活量的變化值,通過表中對比看出,“萊格爾”跑(A組)對男女肺活量影響具有顯著性(P<0.05),說明“萊格爾”跑實施干預,對青少年肺活量改善具有積極的作用。
3.3 青少年身體素質變化分析
表4反映的是青少年在“萊格爾”跑實驗后,身體素質能力的變化水平,表4可以看出A組和B組在800 m和1 000 m的成績上都有提高,但A組實驗前后成績改善較大,A組女生實驗前后800 m成績t(P<0.05)檢驗,差異具有顯著性,男生1 000 m的t(P<0.01)檢驗,說明差異性具有非常顯著性。對照的B組,男女生成績的差異(P>0.05)不具有顯著性。相對于傳統(tǒng)的耐久跑練習方法,“萊格爾”跑可以作為青少年800 m和1 000 m成績提升的重要練習手段和方法[6]。
4 ?結論與建議
(1)青少年體育教學實施“萊格爾”跑的運動處方干預,可以有效保持學生的參與興趣和控制學生課堂狀態(tài)的積極性,對學生興趣和狀態(tài)變化更具有穩(wěn)定性。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男女生的差異性,設定有效的目標,盡可能使目標多層化,控制好“萊格爾”跑的運動強度和學生的自身適應性,學會根據實際情況對運動處方進行微調,保持運動強度與興趣的可持續(xù)性。
(2)青少年體育教學實施“萊格爾”跑的運動處方干預,對青少年身體機能能力(心功能指數、肺活量),身體運動素質(800 m/1 000 m)有顯著提高,“萊格爾”跑對青少年的體質具有顯著促進作用。作為體育教師,積極探索,設定適合本校的“萊格爾”跑的運動處方,在體育課堂或體育活動中實施“萊格爾”跑教學,在經驗積累中,形成校本素材,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當前,田徑項目的課堂教學似乎在遠離體育課堂主體,田徑項目的多樣性,內容的多元化,具有很多可開發(fā)的教學素材。這需要廣大的體育工作者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田徑教教材里的潛能。以激發(fā)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把項目和內容進行轉化,使其簡單化和模塊化,引入和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作為改善身體運動能力和身體基本素質的有效手段,從而改變田徑教材不敢用、不能用的尷尬局面,讓其重新回到課堂中。
參考文獻
[1] 王楊.從中小學學生體質下降反思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J].山西青年,2017(8):137.
[2] 張麗華.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的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8):107-108.
[3] 李輝.“萊格爾跑”在初中耐久跑教學中的應用性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7.
[4] 余江平.體育教學中運用萊格爾跑提高學生耐力素質方法探究[J].田徑,2016(9):30-31.
[5] 李大偉.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1):60-62.
[6] 徐亮.提高中學生耐久跑能力的訓練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20(1):59,61.
基金項目:2020年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201079808)。
作者簡介:薛富東(1983—),男,碩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