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的逐漸增加,我國出臺了多項針對各級教育層次的相關教育制度。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多,高等教育各項工作的開展也開始逐步獲得了各方的關注。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必不可少的角色,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當前形勢下,做好高校輔導員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究適宜我國國情和高校發(fā)展特征的輔導員教育管理體制,是當前非常重要的問題。該文將就心理學視角下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開展進行相關的研究,從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現(xiàn)狀、意義入手,分析當前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給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求為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心理學 ? 高校輔導員 ? 教育管理工作 ?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5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8(c)-0090-03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CHENG Lai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Province, 411104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the state's attention to education, China has issued a number of relevant education systems for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has invested more and more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work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gained attention from all parties. 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college counsel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plore the suitability for my country'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haracteristic instructor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at present. This article will carry out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starting with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education management,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Key Words: Psychology; College counselor; Education management work; Student management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在高校中接觸最多的教職人員,同時也是學生思想因素發(fā)展變化最有力的影響力量,是大學生成長和成才路上的舵手和領航人。但是目前,高校輔導員工作普遍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工作量超負荷、心理知識匱乏等,導致許多高校輔導員并不勝任輔導員的工作,無法為學生及時正確地提供心理指導和咨詢,無法貼近學生心靈,當學生有思想波動甚至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輔導員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當前高校輔導員要能夠對心理學知識加以合理利用,針對當前重點工作,創(chuàng)新方式做好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使高校輔導員這個角色發(fā)揮出其應有的效果。
1 ?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意義
在高校的各項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工作是最為繁雜也是極其重要的工作。因此,高校輔導員甚至要承擔著比高校教師更多的工作任務和更大的工作壓力。高校輔導員是一項勞心費力的工作,其工作成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發(fā)展和學生的成長成才。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體制的逐漸成熟,輔導員面臨的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化、具體化、復雜化,同時也面臨著新起點、新困難、新使命。因此,面對新形勢,只有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并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進取心,用心去培養(yǎng)每個學生,讓自身成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堅力量,成為學生信賴和敬重的人,才能稱之為一名合格的高校輔導員[1]。
2 ?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現(xiàn)狀
2.1 輔導員師資力量不足,工作涉及面廣
當前,高校輔導員的師資力量嚴重缺乏,工作內(nèi)容嚴重超負荷。有的高校輔導員是跨年級管理,有的是跨校區(qū)管理,這些特殊情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難度。由于管理學生的數(shù)量增多,勢必會造成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深入程度和有效性下降,并進一步影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質量。當前教育體制下,高校輔導員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者角色,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負責學生在校事務及心理健康的導師和服務者。但是,尤其是在近年來高校教育工作實際中,高校輔導員工作已經(jīng)不斷擴大且外延,其職能已經(jīng)不僅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不僅僅負責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管理,還承擔者服務、協(xié)調、心理輔導等多重角色,工作嚴重超負荷。
2.2 學生日常事務精力投入過多,不夠深入了解學生思想狀況
當前來看,高校輔導員是高校中最基層的工作者,其工作的職責范圍包括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事務管理工作,工作繁多龐雜、千頭萬緒。通俗來講,在校大學生涉及的除教學外的一切工作,幾乎都與高校輔導員有關,比如:學風建設、宿舍管理、社團組織、團隊建設、各類學生的活動組織、通知發(fā)放、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獎懲助困、學生入黨、黨員教育、招生宣傳、畢業(yè)擇業(yè)、實習管理等,這些工作都需要高校輔導員直接或間接負責。而這些工作涉及面廣、管理復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協(xié)調處理。因此,當前高校輔導員普遍的工作狀態(tài),即疲于應付各種日常雜務的處理,針對其他工作則無暇分心。
2.3 忙于完成政務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重視
高校輔導員不但承擔著教育管理工作的職能,還起著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協(xié)調和配合作用,也因此,學校的各個部門都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習慣,只要是學生教學之外的相關事務,就全都歸輔導員負責,甚至是學生對于學校管理上有一些看法時,學校也會將問題推給輔導員,讓其協(xié)調解決。但其實,輔導員的本職工作是思想政治管理和心理健康指導,但因為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完成其他事務,導致本職工作發(fā)揮作用并不明顯,甚至開展的效果相對落后。
3 ?心理學視角下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3.1 以偏概全,對學生的認識不夠充分
3.1.1 優(yōu)先效應
在事物中,人們通常對于第一時間所獲取的信息不會輕易形成改變和偏差,甚至會自動將后續(xù)接收到的新信息進行同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先入為主”,也叫優(yōu)先效應。在高校期間,輔導員通常會根據(jù)學生的談吐、外貌、衣著、舉止等判斷學生的學識和修養(yǎng),并且形成對于該名學生的初印象。但是這種印象的接收是被動的、不全面的、有失偏頗的,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但是不可否認,這種印象卻會伴隨著學生與輔導員的接觸而逐漸深入,導致輔導員無法運用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
3.1.2 光環(huán)效應
是指在對某件事或者某個人進行認知或者評價時,經(jīng)常會發(fā)生因為某一方面特征非常明顯和突出,而導致忽略其他方面的特征,從而產(chǎn)生的心理認知不足,即暈輪效應。比如:高校輔導員在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中就會經(jīng)常受到光環(huán)效應的影響。會致使其只認識到學生的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和長處,對缺點和不足容易產(chǎn)生忽視和放縱的心理,無法公平、公正、全面地去看待學生。而光環(huán)效應的出現(xiàn),會導致學生因為自身的優(yōu)勢而驕傲自大,對缺點的存在不以為然。而另一方面,不具備這些優(yōu)勢特征的學生則會產(chǎn)生一定的自卑感和挫敗感,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3.2 缺乏責任意識,不利于工作開展
3.2.1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指起初一個非常微小的動因,經(jīng)過一個長時間的作用和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會發(fā)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的變化。蝴蝶效應其實就是一種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一些高校輔導員在進行工作處理時,通常對于小問題不夠重視,任其發(fā)展,對于學生情況變化也缺乏跟蹤掌握以及有效干預,直到事情發(fā)展到無法控制的地步,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一過程中都是一系列本可以加以解決的小細節(jié)所積累從而形成的。
3.2.2 責任分散效應和鳥籠邏輯效應
責任分散效應是指眾多的旁觀者卻沒有人進行施救的一種心理行為效應。比如,當一個人遇到麻煩時,如果在場有很多人旁觀,那這些人就承擔了共同為其解決麻煩的職責,從而產(chǎn)生責任分散。但因為責任進行分散后,落實到每個人身上的責任被分解,人數(shù)越多,分攤的責任越小,容易造成問題被忽視,造成全體冷漠的現(xiàn)象。
高校輔導員在進行教育管理工作時,通常會因為日常事務太多,而將一部分工作任務和職責轉嫁給自己任命的學生干部,而學生干部因為年紀、閱歷、職位分工復雜等諸多原因,造成任務分配不均勻,一些人忙忙碌碌,另一些人則日子清閑,這有可能直接導致彼此之間無法形成合力。另外,學生干部之間的職能混亂和相互推諉,也會極大地降低學生干部組織的辦事效率和作用發(fā)揮[2]。
3.3 工作方式不正確,學生容易產(chǎn)生逆反情緒
超限效應。超限效應是指當某件事或者某個人所承受的刺激過多過強或者時間過久時,就會引起不耐煩或叛逆的映射。也就是說,在心理學上,過度教育會產(chǎn)生超限效應。當前,高校輔導員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通常不夠全面和深入,并且存在模式僵化、反復說教、情感單一的弊端,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對這種現(xiàn)象感到反感和排斥,不但對于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無法進行有效的改進,反而會因為這種超限效應產(chǎn)生逆反情緒和抵制情緒,使師生關系惡化[3]。
4 ?心理學視角下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策略
4.1 用好心理學理論搭建和諧師生關系
高校輔導員所承擔的工作主要是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的日常事務處理。雖然對于教學工作不直接參與,但是在學生的心理疏導上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輔導員在工作中,要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正視自身的職業(yè)定位,明確工作要點,對于學生做到一視同仁[4]。同時,還要懂得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實現(xiàn)與學生的關系的融洽,當學生在遇到困境或挫折時,能夠想到與輔導員傾訴,并尋求解決方法。并且,輔導員要時刻關注學生各個階段的變化情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校和教師的溫暖。
4.2 善于傾聽,正確引導
高校輔導員可以應用心理學中的傾聽手段,來進行教育管理工作,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并通過有效的傾聽針對學生的狀況進行改善,以達到為學生解壓的目的。傾聽過程中,輔導員要注重方式的表達[5]。要全神貫注,不打斷學生的說話,不對學生的觀點和狀況下武斷的評論,要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傾訴遇到的困惑和麻煩。傾聽結束后,不要很快下結論,要運用提問等方式,找出學生的問題根源并給予糾正和引導,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4.3 幫助學生增強信心
高校學生一般都會存在以下幾種心理狀態(tài):一是擔心就業(yè)。學生會對于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勝任社會的要求而存在疑惑和不確定性,擔心畢業(yè)后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壓力相對較大[6]。二是每天沉迷游戲和活動,浪費很多時間,臨近畢業(yè)時擔心自己的前程,選擇逃避。三則是因為學習基礎不扎實所造成的恐慌情緒,導致心理出現(xiàn)問題。高校輔導員要對上述幾種情形的具體表現(xiàn)清晰掌握,并能夠針對不同情況給出不同的解決之道,通過適當?shù)男睦砀深A等措施,實現(xiàn)對于學生不良情緒的疏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升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實現(xiàn)教育管理目標。
5 ?結語
在高校的各項發(fā)展中,輔導員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自身實力的增強,都與輔導員息息相關。因此,要加強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完善輔導員的心理教育能力及情緒疏導能力建設,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易楊萌.高校輔導員教育工作中積極心理學應用路徑分析[J].教師,2021(21):13-14.
[2] 徐里,朱平生.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現(xiàn)狀分析及培養(yǎng)路徑思考——基于對河南省280名高校輔導員的問卷調查[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13(3):155-156,158.
[3] 王正強.論積極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4):230-231.
[4] 李海蘭.心理學理論在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長江叢刊,2020(28):170,172.
[5] 馮悅.心理學視角下的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工作探析[J].山西青年,2020(9):233.
[6] 李紅遠,呂丁鎖,黃宏彬.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1,5(21):179-182.
作者簡介:程來(1992—),男,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