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靈清
摘? 要:隨著教育現代化發(fā)展,新教改的推行對現代教學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迎合教育現代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課堂成為當前教學中需要注重的重要問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育現代化發(fā)展為英語課堂帶來了豐富的創(chuàng)新途徑,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英語創(chuàng)新課堂的構建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創(chuàng)新課堂;構建
盡管現今教師已經實行了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但是依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僅僅注重對學生英語成績的培養(yǎng),缺少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無法理解英語知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無法提升,致使學生的英語發(fā)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為改善這一不良教學現象,教師應創(chuàng)新初中英語教學課堂,運用符合初中生興趣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方式,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在創(chuàng)新的英語課堂中形成良好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真正學好英語這門學科。
一、初中英語的教學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發(fā)展,初中英語課堂有了很大的改變,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課堂的效率,在實際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老師會采取“滿堂灌”的辦法來進行授課,老師更象是課堂的引導者。單詞,老師不教學生不會;語法,老師不教學生不理解;課文,老師不翻譯學生不知其義;寫作,老師不給例文學生不會寫;長此以往,學生成為了學習的被動者,他們沒有“靈魂”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他們找不到學習的興趣,并且長此以往,他們的學習壓力還會與日俱增、學習積極性會大打折扣,這樣不利于素質教學目標的滲透。另外,英語是一門語言性學科,語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不僅需要學生會寫,更要求學生會說,但是在實際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老師更加重視的是知識的教學,會忽略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現象普遍存在,學生只會做題,沒辦法在生活中進行交流。長此以往,教學質量會受到影響,學生的英語能力得不到全方面的發(fā)展。
二、構建初中英語創(chuàng)新課堂
(一)給學生創(chuàng)造適合的語言環(huán)境
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掘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英語屬于語言類的學科,其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點。學生必須要掌握聽、說、讀、寫這幾項技能,說話人要做到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聽話人則要適應表達者的說話習慣,并準確理解其中的含義。而上述情況都會受到情境的限制,若是脫離了情境,那么語言的理解自然也存在很大困難。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比較容易受到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導致其陷入中式英語表達誤區(qū)。此時,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便成為一個十分簡單的方法,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英語表達氛圍,使學生置身其中,找到英語交流的正確途徑。教師可以結合國外一些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生活習俗、地理環(huán)境等,讓學生在產生興趣的前提下發(fā)揮出學習主動性。
(二)立足因材施教開展教學
新課改倡導“因材施教”,即立足學生的綜合情況,如發(fā)展?jié)摿?、目前學習水平和英語知識儲備等方面將學生科學分層,并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旨在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經多年教學實踐得知,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開展分層教學,不僅讓全體學生學習都有了明顯的進步,還促使英語課堂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實現一舉雙贏。我們教師應在日后教學中加強對此方面的重視程度,科學開展分層教學,給予學生人性化關懷,讓學生學習更上一層樓。
(三)注重師生互動的創(chuàng)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課堂是老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的課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讓老師和學生缺少溝通,束縛了學生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構建創(chuàng)新課堂的過程中,老師要盡可能的多創(chuàng)造一些師生互動的局面,能夠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放飛思維。老師也可以在每堂課結束后,鼓勵學生們以不記名寫紙條的方式,來對課堂提出一些意見,可以是對本課堂中的不足的意見,也可以是對下節(jié)課的授課方式的一些意見,老師要認真的看每個學生的意見,以便更加深刻了解學生們的想法,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p>
(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開展教學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應用,然而在大多數學生眼中,總認為英語與自身的實際生活很遠。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如何改變學生的這種想法,英語教師應從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方法著手,善于將學生熟悉的現實場景引入到實踐教學中,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還能在無形中深化學生的文化認知,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故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應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與初中英語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點燃學生學習熱情,鍛煉口語表達能力,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五)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趣味化教學
在大多數學生的心中,英語是一門非常陌生的語言,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經常會覺得英語難度大。并且由于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背景存在一些差異,有時候學生并不能夠理解某些具體的文化現象,所以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采用統(tǒng)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可能會導致當前的課堂更加枯燥,也進一步增加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排斥程度。由此,在當前的教學改革背景下,教師還要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進行趣味化教學。
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教育教學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語的創(chuàng)新課堂的構建中,老師要不斷的更新教學理念,要以學生為主體,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深挖教材上的內容,立足與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做出改變、做出創(chuàng)新,以便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和成長。
參考文獻:
[1]黃曉芳.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分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4):49.
[2]王翠萍.“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1):95.
[3]謝麗瓊.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465.
[4]張彧.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00(009):P.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