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顯琴
摘? 要:初中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科目,而在語文課堂中閱讀與寫作是兩大重要的板塊,閱讀與寫作之間也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聯(lián)系,如果語文教師能夠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融合到一起,就能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起到推動作用。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寫作則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強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就能幫助學生獲得語文水平的全面提升,能夠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明確閱讀與寫作融合對于提高初中語文課堂質量的重要性,在日常學習中引導學生注重積累閱讀經驗,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靈活運用“以寫帶讀、以讀促寫”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效率與質量,也能有效減輕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
一、利用課內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初中語文教材不缺乏質量優(yōu)美的文章,這些佳作是各種文體的體現(xiàn),教師可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作為例子,引導學生多元化開展閱讀,確保在閱讀中積累大量的好詞好句,同時融入到自己所寫的文章當中,提升個人的知識素養(yǎng),完成對作品的感悟,小到詞句的品味,大到作者表達方法以及思想感情的領會,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形成多元化的寫作技巧,從而在無聲中提高個人的寫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師應多元化探究文章的內涵,在講解課文時,將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學當中,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體驗文章當中的魅力。
二、讀寫結合教學在議論文中的應用
議論文,主要是人們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感用語言表達出來。這類題材在初中語文中的占比也較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許多學生遇到寫議論文就迷茫。甚至大多數學生在寫作時沒有辦法將自己的觀點表述清楚,甚至有的還會出現(xiàn)嚴重的語病。有的學生即便觀點明確,但不知道如何進行論證,想寫一篇完整的文章都很難。因此,教師在教授議論文時,一定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熟讀精讀,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明確議論文的論證,并指導學生對照課文的論證方式進行仿寫,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議論文在選材和創(chuàng)作上都與生活比較貼切,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并進一步領悟文章的情感表達方式,進而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例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時,學生對菲利普夫婦的做法都有著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并表達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有效指導,這樣在無形中就激發(fā)出了學生的內心情感,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歸納單元要點,提煉寫作精華
初中語文教材在選取閱讀文本時,往往每一個單元都選擇了幾篇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比如本單元選取的文章都屬于抒情散文,或者都屬于說明文等,結合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每一個單元的所有閱讀文本整合到一起,然后引導學生在所有文本當中提煉出某一種體裁的共性點,并圍繞這一共性點開展寫作教學活動。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某一種體裁的寫作要點,經過長時間練習,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將得到有效提升。為了避免學生走進創(chuàng)作誤區(qū),教師在選擇單元文本時,應當著眼于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不能急于求成,而選擇一些生澀難懂的文章,這樣,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將起到反作用。
四、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感知能力
在閱讀的同時,學生要善于積累閱讀資料中的亮點,進行反復揣摩,化為己用,這樣才可以使自身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尤為注重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完全可以將課文中的精華部分提煉出來,帶領學生進行反復品味和賞析,最終這些東西全都被學生良好吸收,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所謂寫作積累,顧名思義,就是最大程度上吸收自己閱讀過的優(yōu)秀詞句和段落。從更深層次上來講,這個過程則是在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原因就是在于閱讀的過程就是思考和咀嚼的過程,只有經歷這種不斷的大腦運轉,才能觸及到核心內容,領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而且在品味優(yōu)秀作品時,學生也是在變相地和作者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溝通,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受到這些作者本身文化的熏染。
五、豐富實踐活動,培養(yǎng)綜合能力
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比較有限的。而我們只要注意觀察生活就可以發(fā)現(xiàn),包括閱讀與寫作在內,對語言的應用其實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從未來生活與工作需求的角度來說,只在課堂教學時間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工作是不夠的,學生還需要進行更多、更豐富的實踐,提升自己對閱讀與寫作的綜合運用能力,讓二者真正成為學生頭腦中牢固的整體性認知。為此,教師應該努力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習慣,讓學生能夠自發(fā)主動地展開練習,進行更多的實踐。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平時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觀察,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然后要求他們在閱讀后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平時可以寫一些日記或者周記,寫的時候可以模仿課外讀物中自己感興趣的某些寫法。每過一段時間,老師可以組織有趣的語文學習活動,比如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書推薦會”,每個學生都可以向大家推薦自己閱讀過的作品,互相激發(fā)閱讀的興趣。還可以組織隨筆評比活動,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滿意的讀書筆記、日記、周記或各種寫作成果參賽,由大家投票。
語文教學以閱讀和寫作兩個環(huán)節(jié)作為基礎和主體,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是教學者的重要任務。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科教學效率,我們可以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引入到教學實踐中來,關注閱讀和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教學資源整合目標。在教學指導過程中也要樹立反思意識,關注讀寫結合教學中的不足,切實提升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效果,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養(yǎng)成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龔梅鵬.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互動[J].國際教育論壇,2021,2(12):157.
[2]尹露平.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關聯(lián)[J].讀與寫(教師),2020(4):0193-0193.
[3]汪樂讓.讀·析·悟·寫――淺談初中語文文本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J].經營管理者,2019(09):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