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坤
我國傳統(tǒng)的中學體育教學之中,過多集中于對田徑等項目方面的訓練。對于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來說是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但是,對于許多不具有這方面運動天賦的學生則無法參與其中。SPARK理念起源于美國體育課程,為了改變我國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將SPARK理念加入到中學籃球訓練中,結合每位同學不同的身體素質進行全方位的訓練,改變中學生對體育知識方面的了解程度,對我國中學體育教育事業(yè)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對中學籃球訓練中SPARK理念的有效滲透路徑進行探究,分析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早日提升我國中學生籃球訓練的教育質量。
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的訓練方式這些年來一直摸索前進,過去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理念存在很大的弊端,在國外,很多國家也在對學生體育教育的方法進行不斷的探索改進,SPARK課程就起源于美國,課程訓練起到發(fā)展鍛煉個人身體素質,健康生活,日常鍛煉,維持活力這四種功能,能有效解決我國傳統(tǒng)體育教育方式的弊端,將游戲與體育課程相結合,從人身準備到體育知識的教學都離不開游戲的過程。中學時期的籃球訓練有很重要的意義,中學生還處于青少年時期,身體還在生長發(fā)育階段,適當的籃球訓練能夠促進骨骼的發(fā)育生長,因此應當重視中學籃球訓練的教育方式。
1 SPARK理念引入
SPARK課程最早起源于美國,最開始是美國針對較為肥胖的中小學生身體健康問題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很少參與到俱樂部活動或者健身鍛煉中,原因是恐懼暴露出自己缺乏的體育能力而引起的尷尬。SPARK理念就是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產生的。SPARK理念是指將游戲加入到體育教育當中去,讓整個體育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輕松有趣,從一開始的熱身運動都是有游戲參與進去。過去中國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里,過于專注于對田徑比賽項目類的訓練,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有不同的差異,對于那些身體素質比較差一些的學生來說,很難完全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去。SPARK理念的引入讓學生有個更多的選擇,通過輕松的游戲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學習體育知識的方式更加容易。
2 SPARK課程的特點
2.1 教學方式更加新穎
SPARK課程理念是希望學生通過游戲互動的方式,利用學生的興趣進行引導,提升學生的全面體能素質與過去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相比,教學方式更加新穎。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SPARK理念也在不斷改變更新,現(xiàn)代學生的體育教育包含的內容更加豐富,除了學生的體育能力之外,還要進行日常鍛煉和娛樂活動幫助學生進行全面提升身體素質。過去傳統(tǒng)的體育訓練項目主要包括立定跳遠,拋鉛球、短跑、長跑這些田徑項目對學生的身體上傷害影響相對較小,但是這些田徑項目的訓練動作單一重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于機械化,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SPARK課程中新引入了瑜伽,普拉提、太極、游泳等具有趣味性的運動項目,不同于田徑運動項目,SPARK課程中的項目在增強學生競技水平的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性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學生掌握主動權
SPARK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根本,在體育課堂上歸還學生自主選擇權,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興趣愛好選擇運動項目,這樣的選擇方式能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過去傳統(tǒng)的體育訓練項目對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只能處于被動狀態(tài),進行并不恰當的體育鍛煉還很有可能對自身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籃球訓練過程中,很多的女同學的身體能力較差,將籃球方面的體育知識與游戲相結合,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體育知識,同時也滿足了必需的運動量。讓學生掌握主動權除了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之外也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指標,針對體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們,摒棄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指標,不同活動擁有各自不同的達標指標,讓學生對于體育學習有更多的主動選擇的空間。
3 傳統(tǒng)籃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3.1 訓練模式過于單調
我國過去傳統(tǒng)的籃球訓練中注重對體能的訓練,田徑長跑,高抬腿等一系列強度高動作機械的訓練缺乏,中學生還面臨學業(yè)壓力,日?;@球訓練的訓練量還應當滿足學生身體健康的需求,這種單一的體能訓練對于擁有籃球天賦的學生來說沒有任何籃球技能上的幫助,對于其他體能水平不夠高的學生來說,田徑項目的訓練強度過大,不適應所有的學生。訓練過程中沒有老師與同學,同學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對于學生所收獲的除了體能之外沒有其他方面的鍛煉,沒有辦法綜合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素質。
3.2 與新時代教學思想不符合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學方式也在不斷進步,新時代對學生的教學標準更加全面,對于體育教學來說需要改革的地方還有很多,新時代對學生的體育標準也有了新要求,我們要共同提升中小學生的全面素質,包括日常鍛煉,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等。但是過去傳統(tǒng)的籃球訓練中,缺少對于籃球技巧方面的訓練,學生的運動能力得不到提高,田徑項目訓練過程完全獨立自主,缺少與教學和學生之間的溝通,缺少了娛樂性以及團隊合作的機會就會阻礙學生其他方面的鍛煉,教學起到的效果不理想,過于單一片面,針對這些問題我國體育教育方式應當作出適當的改革創(chuàng)新,讓體育教學方式與時代共同進步,發(fā)展我國中學籃球體育事業(yè)。
4 中學籃球訓練的意義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學生骨骼還正在發(fā)育當中,適當的籃球訓練對于學生身體發(fā)育有著重大的意義?;@球比賽當中需要跳躍很多次,伸長和跳躍都會長高有很大的好處?;@球訓練還可以提升反應能力以及決斷能力,在籃球訓練中,反應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胸口快速傳球訓練以及鍛煉反應能力的小游戲來提升反應能力,在籃球比賽中除了對反應能力的鍛煉還有對決斷能力的訓練,在球場上籃球在手中之后需要快速的決斷能力,這與反應能力相同都很考驗一瞬間的反應。除此之外,籃球帶來的影響還很多,還可以提高觀察能力和感統(tǒng)能力。在體育競技過程中,輸和贏都是無法預料的,當遇到挫折時應當學會直面失敗并再接再厲,無論是在體育競技中還是學習中都是這種精神是很重要的。校園生活屬于集體生活,在集體生活中避免不了團隊合作以及相處之間的問題,籃球比賽也屬于團隊合作,在籃球訓練中都是以小組形式進行訓練,團隊精神在體育競技中也是最寶貴的精神之一,無論是在校園生活中還是將來的職場工作中,團隊精神一直是非常看重的,籃球訓練過程中團隊合作是贏得比賽的重要因素之一,團隊精神的掌握在日后工作以及學習中都影響很大。
5 SPARK理念滲入中學籃球訓練
5.1 籃球訓練內容
對中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安排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育能力,日常訓練保持身體健康水平,豐富學生籃球訓練的日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球訓練從熱身步驟開始就可以適當地與運動器材相結合,或者進行拉伸運動結合啦啦操進行熱身運動,不再只局限于跑步熱身活動這一種,訓練內容更加豐富。在進行籃球訓練時教師應當注意對籃球技巧的訓練,在戶外展開活動時對籃球技巧拆開進行逐一訓練,在技巧訓練結束以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技巧比賽,通過這種小的比賽來檢驗技巧訓練的同時促進學生時間的友誼,鍛煉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將SPARK理念滲透進中學籃球比賽的訓練中會大大增大學生對于籃球訓練的感興趣程度,更好地發(fā)揮好籃球在中學時期進行訓練的作用。
5.2 在SPARK理念下培養(yǎng)體育精神
中學籃球訓練除了對身體素質進行提升之外,最重要的是對籃球訓練中包含的難能可貴的體育精神進行培養(yǎng),正確的體育精神是頑強,拼搏、刻苦、認真的,這些體育精神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也受益匪淺。可以選擇在籃球訓練中舉行小組賽和對抗賽,在比賽的過程中要強調學生在游戲中注重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在SPARK理念下的籃球訓練中,娛樂精神大于體育競技,只有在日常的訓練中感受到籃球訓練帶來的快樂,才會對籃球保持熱忱。在這種理念下的教學氛圍更加公平公正,健康和諧,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進行訓練培養(yǎng)出對籃球的熱愛。通過改變教育教學的方式,自學生本身培養(yǎng)出對于籃球的熱情并在籃球訓練中收獲寶貴的體育精神。
5.3 身體素質和籃球技巧的提升
過去傳統(tǒng)的籃球訓練中過多的訓練重點放在體能上的訓練,身體機械化的鍛煉枯燥單一且很多學生身體素質不是很好沒有辦法適應高強度的訓練。SPARK理念引入籃球訓練當中更多關注的是對于籃球技巧的訓練,籃球技巧的訓練多種多樣,不再單一重復機械化的訓練,而是在和同學和老師的互動中學習籃球技巧,學生在互動學習中提高了對于籃球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每天運動的良好習慣,每天保持充足的運動時間提升自身身體素質。對于那些具有籃球方面運動天賦的學生來說,籃球訓練也應適當增加一定的難度,籃球比賽中需要充足的體力和技巧才能在籃球比賽中取得優(yōu)勢。這種全面性的訓練能讓學生發(fā)覺自己更多的潛能,訓練內容更加豐富,訓練成果更加顯著。
6 結論
綜上所述,SPARK理念引入中學籃球訓練的意義重大,改變傳統(tǒng)的籃球訓練方式,不再只看重于對體能的訓練,訓練內容更加豐富。將SPARK理念通過訓練的內容,訓練的形式逐漸滲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技巧和體能的訓練,讓具有籃球天賦的學生更好地發(fā)揮長處,讓身體素質稍微差一點的學生對籃球提升更多的興趣,保持日常的訓練滿足維持身體健康所需的運動量?;@球訓練在中學時期的積極影響有很多,對于學生身體和心理上的發(fā)育成長都很重要,不同時代的教學方法都會有所不同,SPARK理念的引用對于現(xiàn)代中學生來說效果顯著,運用好SPARK理念到我國體育教育之中,為我國未來體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
(作者單位: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