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蘭英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在教育行業(y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推動了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翻轉課堂依托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在時間與空間方面的限制,符合新教育發(fā)展理念,為教師新授課創(chuàng)設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本文立足“誠信是金”這一課程內容,就翻轉模式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新授課中的問題選擇路徑展開了重點論述。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一、研究緣起
翻轉課堂源于美國兩位高中化學教師薩姆斯和喬納森·伯格曼的教學實驗,其基本內涵是先學后教,打破常規(guī)的先教后學模式,即先讓學生在家里看錄制好的短視頻,課堂主要用于解疑釋惑、討論等互動活動,這一時期可以稱為翻轉課堂1.0時代。2012年,隨著可汗學院大量免費微視頻的提供,這一模式在美國得到推廣,進入了翻轉課堂2.0時代,也就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時代,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時代。這一時期主要集中于大學網上課程,其有一套自己的學習和管理系統(tǒng)。不管哪個時期,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新授課最有價值的部分都離不開個性化的師生互動和有效的面對面的課堂討論。它體現了布魯姆的認知目標理論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補實踐思維,能高效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學習經驗的交流與觀點的相互碰撞,從而深化學生的認知。
從某期刊網查詢的數據看,截至2020年8月14日,關于翻轉課堂的文獻有26409篇,其中,標題涉及問題選擇的0篇;研究領域集中于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yè)教育的共8872篇,而基礎教育主要集中于翻轉課堂在某學科的應用??梢姡D課堂基礎教育階段的有關問題選擇的實踐和理論研究都有所欠缺,甚至可以說是空白。
“誠信是金”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八課第一框的內容,由于初中生在校不能使用在線電子設備,這一節(jié)課,筆者采用的是翻轉課堂1.0時代的做法。筆者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并觀看微課視頻,課堂上,讓學生針對視頻提出自己還想知道或者不明白的問題以開展課堂討論。從教學實踐看,筆者在翻轉課堂實踐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如何在收集到的大量問題中找到最適合討論的問題,以及一堂課安排幾個問題比較合適。顯然,問題選擇會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效果,但同時又面臨理論研究的缺失和實踐的困境,因此,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對之做粗淺的分析,并試圖找到可以操作的路徑。筆者認為,翻轉課堂中的問題選擇既要優(yōu)化程序,又要考慮學生興趣和學習收獲;同時要注意選擇問題的數量要適當,討論規(guī)則應簡明扼要,問題的排序最好是由淺入深等。
二、問題選擇路徑
(一)內容上選擇優(yōu)質提問
同樣是翻轉課堂,新授課不同于練習課,它的問題選擇不可能像練習課一樣只要是直接來自對精選練習的反饋,就可以很有針對性地展開易錯知識點的分析。新授課上,學生的提問五花八門,選擇問題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呢?根據粟津恭一郎的說法,問題以有無興趣和有無收獲為維度,分為四種類型,即輕松提問、沉重提問、劣質提問和優(yōu)質提問[1],如圖1所示。
以“誠信是金”一課為例,筆者選取了幾個問題,它們分別對應四種問題類型(見表1)。
顯然,最好的問題是既能讓學生樂意回答,又能為回答問題的人帶來新的發(fā)現、新的啟發(fā)。我們可以根據問題分類的兩個標準來選擇最佳問題,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就要選擇源于生活的問題,最好是學生有一定了解,但又不明晰的問題。要想讓學生有所收獲,教師就要充分了解學情,明確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從而科學選擇問題。
問題選擇是且行且感悟的過程,這一次問題選擇中出現的問題還是挺多的,如問題1和3,問題2和4對應的任務單是一樣的,有沒有必要呢?
(二)程序上優(yōu)化問題選擇
目前,新授的翻轉課堂中,問題選擇通常采用的程序是:先確認翻轉內容,再讓學生自學知識,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學效果提出問題,最后由教師收集問題并根據學情和教學內容選擇問題。要做到程序最優(yōu)化,就要在問題討論之前,把影響問題質量的那些因素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2]。
首先,教師要確認課程是否適合翻轉。適合翻轉的新授課內容要求難度適中,如過于簡單就沒有問題討論空間,難度過大又難以展開討論。當然,作為翻轉課堂適合內容相對較多的新授課,能節(jié)約講授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確定內容適合翻轉后,教師要為學生設計任務單,把學生能自學完成的知識放在任務單里。好的任務單能讓學生和教師及時發(fā)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明確每個知識點的掌握層次是識記、理解、運用還是分析等,并且有相關的檢驗和及時反饋的渠道。另外,教師要盡可能地指導學生把知識點歸納為導圖,理清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任務單的語言表述要簡潔明確,版面設計要美觀、易懂、由淺入深,并且有詳細的指引。在“誠信是金”一課中,筆者選擇了五個問題,它們和任務單的對應如表2所示。
最后,教師要設計挑選一些典型題檢測學生自學的效果。自測題目的選擇務必和任務單中相關知識點掌握的層級保持一致,一般來說,可以選擇識記和理解層面的選擇題,把好基礎關。
(三)考慮問題選擇的數量和排序等其他因素
問題的選擇直接影響學生的興趣和討論的價值。另外,課堂是有時間限定的,問題的數量和排序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充分地討論問題及課堂任務能否順利完成。顯然,問題選擇除做到程序優(yōu)化和內容優(yōu)質外,教師還要通過數量控制和討論規(guī)則的制訂,控制好課堂討論的時間、廣度和深度。
首先,教師需要根據學情選擇好討論問題的數量,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多做幾道題,基礎薄弱的少做幾道題。一般來說,普通學生做5道題最為適宜,基礎薄弱的可以減少到3道題。其次,教師要制訂簡明的討論規(guī)則,如“誠信是金”的討論中,筆者是這樣明確討論規(guī)則的(見圖2)。
最后,教師選擇問題后還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按由易到難進行排序,層層深入。另外,課堂討論中,教師要做到及時、準確、簡明地進行點評、解惑,讓學生在討論中落實三維目標,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
三、結論和反思
問題選擇直接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翻轉模式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新授課中的問題選擇路徑,如內容上選擇優(yōu)質提問,程序上優(yōu)化問題選擇,考慮問題選擇的數量和排序等其他因素。翻轉課堂是實踐的教學模式,問題選擇路徑也需要在實踐中繼續(xù)摸索。
翻轉課堂還有很多可以探究的方向,如初高中翻轉課堂的差別,文理科翻轉的差別,新授課、練習課、講評課翻轉的差異,學習主動和消極的不同班級類型的翻轉操作差異,學生具有哪些特質,達到什么年齡才能實行翻轉,對于電教設備缺失的農村教學課堂能不能翻轉、如何翻轉等。
【參考文獻】
粟津恭一郎.學會提問[M].程亮,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
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34(08):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