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些年臨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相較于全球糖尿病平均患病率要更高,其中,隨糖尿病出現(xiàn)的各種慢性并發(fā)癥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殘疾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需警惕老年糖尿病群體,本身患病率較高,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較低,對于自身疾病的治療率和控制率又較差。臨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夠合理控制自身血壓,則能夠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譬如腦卒中發(fā)病幾率可降低40%左右,也就是說明,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能夠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出現(xiàn)心血管等疾病的風險。
臨床根據(jù)患者的年齡區(qū)間對其作出了明確的血壓治療目標,80 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應將自身目標定在140/90 毫米汞柱以內,如若患者同時合并存在糖尿病或其他腎病,則應進一步將自身血壓值控制在130/80 毫米汞柱以內。而80 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只要血壓在150/80毫米汞柱以下,均可算作符合臨床標準。
選擇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應用藥物。臨床要求血壓值在130/85 毫米汞柱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應該要展開科學藥物治療,當前臨床針對此種合并癥狀的患者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以下幾大類,分別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抑制劑、鈣通道阻滯劑、β 受體阻滯劑以及利尿劑等。血管緊張素二型受體抑制劑以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基礎降壓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使糖尿病發(fā)病率降低1/4,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而言,能夠起到更為顯著的療效,用藥過程中也不會存在體位性低血壓及反射性心率加快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因此患者接受度較高。但在用藥過程中需要對于患者腎功能及血肌酐等指標展開嚴格評估。相對而言,β 受體阻滯劑沒有前者更好的降壓效果,但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可有效降低胰島素敏感度,尤其是高選擇性的β1 受體阻滯劑對于患者體內糖代謝的影響是較輕微的,更適合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群體。臨床提倡,若在合理權衡之下需要為患者選用鈣拮抗劑,則應盡量選擇長效鈣制劑。小劑量地應用利尿劑能夠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群體中起到顯著的降壓效果,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但目前大多醫(yī)師主張將利尿劑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應用。用藥期間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年紀較大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群體,應該要盡量選擇藥物療效持久且不良反應輕微的降壓藥物,還需要考慮患者的個人情況決定聯(lián)合用藥種類,盡可能減少每一種藥物的用藥劑量并做到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特殊情況下,才需要指導患者在夜間應用降壓藥。
視個人情況選擇降糖藥物。患者體內表現(xiàn)出胰島素抵抗是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出現(xiàn)高血壓的發(fā)病基礎,所以若能改善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這對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是非常有幫助的。目前臨床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胰島素抵抗癥狀的藥物有羅格列酮、二甲雙弧、阿卡波糖等等。最為推薦的藥物為噻唑烷二酮類,不僅能夠起到基礎降血糖作用,還能夠改善由于胰島素抵抗而產(chǎn)生的多種代謝紊亂問題,譬如微量白蛋白尿及血脂異常等等,此外還有學者發(fā)現(xiàn),羅格列酮有顯著降壓效果,但一定不能應用于有嚴重心力衰竭癥狀的患者。
早期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當中,認為非藥物治療在預防高血壓癥狀的發(fā)生或延緩高血壓病情的發(fā)展以及提高降壓藥物療效方面均能夠起到顯著療效,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于患者體重的控制;其次,從飲食方面入手,限制食物中鈉元素的攝入量并適當提高鈣元素及鉀元素的攝入量;此外,還需要指導患者糾正不良的日常生活行為和習慣。肥胖及超重對于心血管疾病而言都是獨立的危險因素,患者應該要借助于日常飲食及科學鍛煉等方式將自身體重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每日從飲食當中攝入的脂肪應占總攝入熱量的1/4 左右,盡可能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鈉元素的攝入應被控制在每天5 克以內。鈣質的補充能夠幫助患者降低血壓,還能夠預防老年骨質疏松及血管鈣化,而鉀元素同樣也可以起到同樣的降壓效果,建議患者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鈣元素的奶制品、水產(chǎn)品及瘦肉等等。由于諸多水果當中也包含豐富糖分,所以為了減輕水果中糖分對于自身血糖水平的影響,應選定正確的水果攝入時間,為避免餐后血糖過度提高,不建議患者在正餐前后攝入水果,可在兩餐之間或睡前一小時左右適當攝入水果,饑餓狀態(tài)下也可適當攝入水果。研究表明,每天酒精攝入量在30 克以上會導致交感神經(jīng)處于興奮狀態(tài),細胞膜通透性也會因此提升,從而導致降壓藥物療效損失,促進血壓升高,因此,臨床醫(yī)師不建議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飲酒習慣,嚴格限定每日飲酒量是非常關鍵的。吸煙同樣也會給血管造成不良影響,導致彈性下降,不利于維持穩(wěn)定的血壓。建議患者患病之后應立即展開戒煙戒酒行為。
除了上文當中所提及的主要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手段,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還應積極進行自我情緒的調整,消除治療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或負面情緒,調節(jié)好情緒,樹立起積極的治療態(tài)度,對于控制血壓也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