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菊英
摘要:當今時代是一個法治時代,所有公民都要學法、懂法、用法,都要做到遵守法律。初中英語教師在給學生講授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讓他們學法、懂法、用法、尊法,讓他們知道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基于此,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培育學生法治素養(yǎng)的策略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法治素養(yǎng)
引言
在諸多教學模式中,無論是使用哪一種教學模式,首要做的就是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采用合適的教學效果。只有全面的了解學生的方方面面,才能夠對癥下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得其教學模式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效果。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育學生法治素養(yǎng)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如果教師只是講授課本上的內容,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乏味,沒有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適當地為學生講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初中階段的學生大多喜歡聽故事,教師要給他們講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故事,特別是一些法治故事,讓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增長見識,還要給他們講解有關法律的知識,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法治素養(yǎng)。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符合法律,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法律約束人們的行為,人們只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個人如果不懂法律,就可能會做違法亂紀的事情,而且自己做錯了也不知道。所以每個人都要從小開始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做到依法做事。一個人如果沒有法治素養(yǎng),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讓學生成為守法的人,自覺做到遵紀守法。
二、初中英語教學具體策略
(一)構建主體性課堂模式
通過構建主體性課堂模式,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幫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思考與表達,學會耐心傾聽他人的發(fā)言,收集有利信息,同時做出積極的思考,提出個人的見解,從而提高處理信息與反思評價的能力。學生通過合作進行討論交流,逐步學會討論問題的方法與步驟,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力及領悟力。另外,還要教會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要營造氛圍,基于學生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暢所欲言,在教師的精心組織下,啟迪學生的心智,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思想可表達。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引導,讓學生敢于表達對問題的不同見解,從而在討論中思維碰撞,產生智慧火花。在課堂設計中,要體現層次性、開放性、趣味性、應用性,使課堂教學的設計體現其特色,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
(二)拓展教學實踐活動
豐富的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有效訓練方式之一,同時也是對于不同能力階段的學生鍛煉自己的有效活動形式,此外,實踐活動對于學生而言更是有趣的存在,因而對于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亦具有重要的影響與作用。實踐活動的開設教師可從多個方面進行創(chuàng)建,即聽、說、讀、寫這英語四大重要學習模塊,以說為例,可創(chuàng)設英語演講大賽、英語劇表演比賽、英語文學知識競賽等等,其中,這一方面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可以參與英語劇表演,這種活動主要是以展現學生的表演力,同時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的能力,表演比賽不限制內容及形式,因此,學生可選擇喜愛的英語劇情對其對話內容進行熟讀與背誦,在此過程中,則逐漸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而英語口語較好的學生,則可以選擇更具挑戰(zhàn)性的英語文學知識競賽這一活動,在知識搶答的過程中用英語進行回答,從而有效的使得英語口語能力得以提高與應用。
(三)使用微課教學,實施法治教育
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悶頭做筆記,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通常比較低,他們也會覺得英語課堂枯燥無味,從而不喜歡學習英語。教師要適當使用多媒體教學,在英語課堂上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微課視頻。學生容易對這些視頻感興趣,他們在看這些微課視頻的時候,就可以收獲課本內外的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通過微課視頻,也能夠培育學生的法治素養(yǎng)。例如,教學“Wearetryingtosavetheearth!”這一單元時,講到地球上有很多的污染——噪聲污染、空氣污染以及水污染等,教師應告訴學生要愛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在中間穿插一些微課小視頻,如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視頻,用多媒體播放這些小視頻,學生在看視頻的時候就可以了解到一些環(huán)境污染情況??赐曛?,教師要告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愛護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要付諸行動,如節(jié)約用水、用電、用氣、用紙等,不能去污染和破壞環(huán)境,還要對污染和破壞環(huán)境的人進行勸阻。教師要給學生講解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讓學生做到依法保護環(huán)境。學生都比較喜歡看多媒體視頻,因此微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認真聽講,在英語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教師也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法治相關內容的視頻,結合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給學生滲透一些法律知識,培育他們的法治素養(yǎng)。
結束語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分析,才能根據學生的反饋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對廣大初中生來說,英語語言學習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而是需要經歷艱難而反復的學習過程。英語教師要做學生堅實的后盾,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運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驅動力,通過生動、活潑、趣味的課堂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掃除英語學習的障礙,為學生在茫茫的學海中點亮一盞燈。
參考文獻:
[1]陳勝梅.新時代法治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分析[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顧勝楠.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J].名師在線,2020(18):44-45.
[3]萬秋汝.新時代法治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無縫滲透[J].中學生英語,2019(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