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yǎng),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①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0-22.長征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一項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的文化工程,要始終把發(fā)揮紅色教育功能作為核心目標,以綠色發(fā)展理念作為指引,讓紅色教育和綠色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激勵新時代的中國人民繼續(xù)前進。
偉大長征精神是歷史積淀下來的深厚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偉大長征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向前,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紅色革命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力量源泉。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fā)掘好、利用好豐富文物和文化資源,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傳承革命文化、發(fā)展先進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為了更好地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更好地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核心屬性。在新時代,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傳承發(fā)揚偉大長征精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更是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我們要牢牢把握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傳承發(fā)揚偉大長征精神這一核心功能屬性,充分挖掘長征文化資源,講好長征革命故事,不斷優(yōu)化教育形式,使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真正成為弘揚長征文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和載體。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核心使命。過去,由于經濟需求,各地只是單純地將旅游資源作為增加經濟收入的渠道,將旅游產業(yè)簡單地看作經濟產業(yè)。實際上,旅游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游覽祖國的名山大川、歷史古跡,尤其是紅色文化旅游,具有培育愛國情懷、凝聚國家共識、激發(fā)民族自信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初衷就是傳承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要始終堅持發(fā)揮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紅色文化教育功能。一要充分認識偉大長征精神的文化內涵。長征留下來的豐富文化和歷史遺存,對長征途中經過的地區(qū)有著深遠影響,長征具有超越時空的影響力,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她就像一條飄舞的紅絲帶,跨越了時間、空間,把中華兒女緊緊地團結在一起。長征是中華民族難以忘懷的國家記憶,是一段可歌可泣有著非凡意義的歷史,凝聚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最珍貴豐富的精神財富。二要充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在傳承發(fā)揚長征精神中的重要地位。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新時代的青年大多對我們黨我們國家經歷的苦難和輝煌了解不多,只是書本上的學習,只是腦海里的長征。要通過長期持續(xù)不斷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讓偉大長征精神從書本上來到腳下,再從腳下的長征路升華為腦海里的民族精神。三要把紅色教育功能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核心。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國家文化世紀工程,其建設中要牢牢把握住傳承發(fā)揚偉大長征精神這一核心。紅色文化的核心特質是其感染人激勵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住這個核心,一切保護、利用、開發(fā),都要圍繞這個核心,不能單純?yōu)榱吮Wo文物遺址喪失了其教育性,不能單純?yōu)榱思ぐl(fā)市場活力喪失了其嚴謹性,不能單純?yōu)榱水數亟洕鐣l(fā)展而忽視了其學術研究性。
講好長征故事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具體體現(xiàn)。長征是人類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一部跨越時空、跨越民族的偉大史詩,具有激蕩人心的強大力量。紅軍官兵在長征路上所造就的一系列英雄壯舉、所留下的一個個動人故事,是講好長征故事的重要來源。要注重對長征文化的研究挖掘保護開發(fā),科學整合資源,將厚重的歷史通過一段段深入人心的故事播撒到游客心間。一要把準長征文化的史料性、科學性,做到言之有據,說之有理。要有依有據地去闡釋和呈現(xiàn)各區(qū)段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地位,切勿盲目夸大自身特色而模糊歷史。挖掘長征文化、講述長征故事是為了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要在整個歷史維度中去呈現(xiàn)每一段歷史和故事。二要講好長征故事發(fā)揚偉大長征精神,做到道之有趣,思之有情。長征路上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等待我們發(fā)掘傳播。長征文化的載體是一處處歷史遺跡、一座座紅色紀念館、一件件珍貴文物,而從載體到人們心中,就需要我們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將偉大長征精神傳承發(fā)揚開來,在游客的內心留下長征精神的種子,隨著人們閱歷漸增而在心中逐漸生長,直至結成屬于每一個人的長征之果。三要擴大長征精神傳播范圍,長征途中的每一寸土地都書寫著軍民團結一心、共度難關的悲壯歷史,要通過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將偉大長征精神立體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讓游客來到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可以實地感受歷史,離開長征路可以帶走偉大長征精神。在各平臺各領域打造網上長征路,講好長征故事,使人們可以有多種渠道和平臺學習感悟偉大長征精神,讓偉大長征精神內化于每一名中國人的內心,激勵人們前行。
傳統(tǒng)紅色旅游景區(qū)的教育形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大多紅色景區(qū)都是以教育基地的形式存在,展現(xiàn)方式單一,千館一面,對廣大游客的吸引力有限。開展紅色教育、參觀紅色遺跡的大多是黨政機關、學校、部隊等單位以集體形式組織,存在一窩蜂湊熱鬧的情況,教育效果不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國家層面做出的決策部署,在建設過程中各省各地要整體把關,做好銜接,科學規(guī)劃文化教育產品,豐富教育展現(xiàn)形式,打造既各具特色又互為補充的精品工程。一要做好宏觀設計,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加強內涵研究,把準各地建設定位,設計好教育流程,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體系化,而不是簡單地到了哪里講哪里,要以故事為主線把長征路上的點點滴滴,串成一條貫通歷史的教育閉環(huán)。二要拓展深度研學旅行,以賞物-鑒史、讀城-游學等研學旅行新方式,鑒研各類館藏長征文物、組織長征路線實地之旅、回溯當地長征史跡,循序漸進地講述偉大長征精神,感知長征的苦難輝煌、驕傲榮光,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的國家文化認同,弘揚民族精神。三要從游客感受出發(fā),把儀式感和體驗感凸顯出來,讓廣大游客最大限度最深入地認識長征、了解長征。通過實景展現(xiàn)歷史事件,增加集體儀式環(huán)節(jié),使來到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每一名中國人都由衷地對長征充滿敬意,讓偉大長征精神深入人心,震撼心靈。
綠色經濟模式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傳承發(fā)揚偉大長征精神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是一項終身課程。對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來說,發(fā)展動力和可持續(xù)性是其發(fā)揮好教育功能的必要條件,只有自身健康發(fā)展,才能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達到最大化。采取綠色經濟模式,對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沿線的各個革命老區(qū)來說是符合當前經濟發(fā)展理念的正確選擇。長征路上留下的珍貴文物、遺跡遺址是寶貴的文物資源,要保護好;長征路沿線的高山峽谷、雪山草地和民族文化是極具魅力的旅游資源,要利用好;長征路上的鄉(xiāng)村城鎮(zhèn)是老區(qū)人民熱愛的家鄉(xiāng),要建設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雹倭暯?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0-22.長征史跡、長征遺址、長征文物及其承載的文化意蘊與精神價值,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根與魂,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長征留下了豐富的革命文物和遺址遺跡,但由于分布分散、交通不便、氣候惡劣等原因,很多已經年久失修出現(xiàn)損壞,而且在重建過程中又存在拆舊建新、輕視保護等問題。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文化,保護文物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物品本身,更重要的是保護文物背后承載的歷史文化。一方面,要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當地文化旅游和文物管理部門要認真搜集整理長征文物,編制遺址遺跡和珍貴文物清單,加快長征文物的收集和紅色舊址遺跡的保護、修繕和管理。積極對長征文物和遺址遺跡進行評估定級,按照文物等級和文物保護單位的等級相關要求,加強防火、防雷、防惡劣天氣等保護工作,堅決杜絕一切安全隱患。②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Z].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8(22).另一方面,在充分保護的同時要做好展示和利用,要發(fā)揮好各級各類長征博物館、紀念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等的載體作用,以綠色發(fā)展理念為引領,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紅色舊址,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采取數字再現(xiàn)、虛擬現(xiàn)實等技術立體講述長征故事,讓文物活起來。
長征沿線有著豐富的綠色旅游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要以長征文化資源挖掘建設為牽引,結合當地旅游資源和地方特色文化,不斷推動文旅一體有機結合,為弘揚和傳承偉大長征精神打造新載體,助推紅色旅游品質升級。增加長征文化國家公園的吸引力是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功能的基礎,要讓游客“喜歡來愿意來,來過一次還想來”,這就要不斷推進文旅融合,在旅游中發(fā)揚長征精神,讓長征文化豐富旅游內涵。一是要注重自然風光與長征文化的結合,避免過于單調的紅色遺址、紅色紀念館等為主的旅游線路。要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區(qū)分類別,年長者更注重紅色歷史的回顧,青年人更青睞重走長征路的實地體驗,小朋友更喜歡自然風光和游玩項目。二是要注重駐地民族文化與長征文化的結合,長征的歷程,就是紅軍與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的奮斗歷程,要把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民族節(jié)日等充分利用好,與長征文化交相輝映,使游客得到更全面更真實的體驗,通過對當地文化的了解也更能夠體會到長征精神的偉大。三是注重文創(chuàng)產品的開發(fā),要讓偉大長征精神可以走出去,游客們在離開后,還能繼續(xù)感悟長征文化,發(fā)揚長征精神。要充分挖掘長征的文化符號,吸收借鑒當前文創(chuàng)產品的豐富形式,創(chuàng)新文創(chuàng)產品的種類,滿足游客繼續(xù)研究、收藏的學習需求和日常生活、探親訪友等使用需求,讓長征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長征沿線大多是高山峻嶺、大河險灘,交通不便、經濟落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加強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環(huán)境配套建設,改善革命老區(qū)各族人民居住環(huán)境,提高當地經濟發(fā)展,這些也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必要使命。在革命時期,老區(qū)人民為我們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如今,讓老區(qū)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一方面,要樹立全局觀念,加強溝通協(xié)調,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與地區(qū)規(guī)劃發(fā)展同步,長征沿線的各省各地要充分溝通協(xié)調,在交通道路規(guī)劃、旅游線路設計、紅色教育主題設置等方面充分溝通、務實合作,避免重復建設,力求取得最佳效果。另一方面,要重點發(fā)展綠色產業(yè),在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增強當地自身“造血”功能,結合紅色旅游和駐地地理環(huán)境,推廣旅游服務、綠色種植養(yǎng)殖、特色手工制品等產業(yè),使當地經濟得到促進發(fā)展,當地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改善。①鄒統(tǒng)釬,黃鑫,陳歆瑜.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fā)展要把握的五對關系[N].中國旅游報,2019-12-31.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各部門各地區(qū)要協(xié)同配合,在旅游服務業(yè)、特色產業(yè)發(fā)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帶動當地經濟發(fā)展,與老區(qū)人民心連心、肩并肩、攜手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文以旅傳、旅以文興,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制定的重大系統(tǒng)工程。在建設中,既要牢牢把握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紅色教育屬性,又要注重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自身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有效推動紅色教育和綠色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使綠色經濟的活力之水更好地服務紅色教育之舟,持續(xù)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激勵和鼓舞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