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進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育才雙語學校 江蘇 泗陽 223700)
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要喚起學生思考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思考;以“問”促“思”,使學生學會思考;恰當鼓勵,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熱情;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要喚起學生思考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思考;以“問”促“思”,使學生學會思考;恰當鼓勵,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熱情;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提高。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各個領域,教育教學也不例外。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但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筆者通過分析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并提出改進策略,以期提升教學效果。
學生被動的思考往往是不積極的,這就有可能抑制他們的思考能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要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刻意去套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善于改革教學方法,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手段,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情景教學法、引入生活中的案例等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思考的興趣,喚起學生思考的欲望,使學生主動思考,并樂于思考。
無論是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還是教師精心設計問題,都是開啟學生思考之門的鑰匙。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怕學生聽不明白,詳細講解知識的所有要點,學生不能主動的學習,久而久之,思考能力就變得愚鈍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包辦代替,應該精心設計問題,以“問”促“思”,或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并通過思考來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時,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長方形、正方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而是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認識、了解長方形、正方形,從而總結出圖形的特征。如提問“請同學們數一數長方形、正方形各有幾個角?各有幾條邊”、“請同學們量一量每個角的大小以及各條邊的長度,然后比一比角的大小和邊的長度,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同學們可以把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片對折后進行比較,然后比較一下對邊的長度”等問題,通過這樣的提問,喚起學生主動思考的情感,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強烈欲望。學生通過動手測量、比較大小和長短,積極思考,最后總結出“長方形、正方形的所有角都是90°”、“正方形的四條邊同樣長”、“長方形的對邊同樣長”等結論。
俗話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科學的評價,恰當鼓勵,激發(fā)他們思考的熱情;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采取分組或分層授課,特別是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要選用低起點、小坡度的試題進行基礎知識的訓練;對思維遲緩,所謂“慢性子”的學生,要多留給他們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充分地開動腦筋,充分地去思考問題。
4.1 展現思考過程,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重視解題過程,充分展示問題的思考過程。例如,有這樣一道題:一根較長的鐵管,工人師傅把它裁成3段用時是9分鐘,如果截成5段要用多長時間?面對看似簡單的問題,一些學生受到定勢思維的影響,認為截成5段需要15分鐘。而正確的答案卻是18分鐘。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不要急于糾正錯誤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畫圖法展示思考過程,一步步推導解題過程,進行深入分析思考,最后得出正確結論。這種將思考過程可視化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再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便會思路清晰,不遺漏任何細節(jié)。
4.2 重視一題多解,發(fā)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例如,比較分數大小時,通常是把分數轉化為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數,之后再來比較它們的大小。但是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提出了“轉化為小數進行比較”、“通過畫圖法進行比較”、“以1/2為參照物進行比較”等方法,通過思考,學生的思維意識被激活,同時思考也變得有深度了,非常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4.3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如何測量雞蛋的體 積?學生動腦筋想出了各種辦法:一是把雞蛋搗碎 后,把蛋清、蛋黃、蛋皮倒進量杯或量筒里面,直接 得到雞蛋的體積。二是把雞蛋直接放進盛水的量杯或 量筒中,按住雞蛋使其完全沉沒到水中,上升的體積 就是雞蛋的體積。三是用橡皮泥做一個跟雞蛋大小一 樣的模具,然后再把模具做成長方體或正方體等比較 容易測量的幾何體,來測量計算出雞蛋的體積。這 樣,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 深度思考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如何應用其助力課堂教學是每個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師應該有不同的應用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應用幻燈片。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授課內容、學生及課程特點進行綜合設計后形成課件,課件內容要注意精簡,禁止?jié)M堂灌;還可以就某一個重點難點制作課件。對于對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的教師,可以應用網絡或是數學專用軟件進行講解、動態(tài)演示數量之間的關系,或是圖形與數字的對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