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青 章明輝
提升體育資源利用效率 實現(xiàn)體育強國教學目標——析高職體育學科的大發(fā)展*
謝瑞青 章明輝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體育俱樂部管理中心,安徽 蚌埠 233000)
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該學科對于學生體魄的強健和心智的發(fā)展而言都是功不可沒的。在高職院校當中,學生更加獨立,時間也更加充裕,為此,如何能夠在有限的體育教學時間當中實現(xiàn)對于體育教學資源的無限延伸和拓展,如何將體育資源應用到體育強國目標的實現(xiàn)當中,是當前高職院校體育學科改革創(chuàng)新過程中應該考慮的關鍵問題。目前體育學科新資源的注入不夠、體育教學效率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升等等問題,還困擾著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資源的延伸和拓展已經(jīng)勢在必行,且資源的延伸要輔之以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文章基于“體育強國”的理念引導,對高職院校體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及體育學科的教學發(fā)展進行探討,提出:首先要實現(xiàn)新媒體資源在高職院校體育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其次要實現(xiàn)生活資源在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當中的引入;最后要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資源在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當中的注入。
高職院校;體育學科;體育強國;體育資源;體育教學發(fā)展
體育學科,從來就是一個應該引起關注和重視的學科類型。體育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直接關系著學生們的身體素質,關系著學生們的毅力耐力,關系著學生們的核心素養(yǎng),甚至關系著學生們的價值理念。相比較中小學的體育學科來說,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教學具有自身的屬性:更靈活,無論是在體育項目的選擇上還是在體育鍛煉的時間上,都更加靈活,學生們的主體地位都更加突出;更多元,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教學主題除了傳統(tǒng)的長跑、跳遠等田徑類的項目以外,更增加了健美操等項目;更實踐,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谶@些特點和屬性,也就意味著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教學必須要找到更加精準的資源和更加創(chuàng)新的方法。
體育強國是新時期我國體育工作改革和發(fā)展的目標與任務,我國要力爭實現(xiàn)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轉變。
2019年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綱要》提出,到2035年,參加體育鍛煉人數(shù)達到4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超過92%。
體育強國共提出了四項目標和要求:
一是建立覆蓋城鄉(xiāng)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公民基本體育需求的水平,在群眾體育的政府投入、群眾體育的組織化水平、經(jīng)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口比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社會指導員的數(shù)量和質量等指標達到或超過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
二是堅持改革和完善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拓展夯實競技體育的項目基礎和人才基礎,保持優(yōu)勢項目,強化潛優(yōu)勢項目,重點發(fā)展以田徑和游泳為代表的基礎大項和以籃足排球為代表的集體球類項目,穩(wěn)定發(fā)展職業(yè)體育,培養(yǎng)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明星和體育品牌賽事。
三是不斷擴大開放,深化改革,消除制約體育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體制和機制障礙,以大力發(fā)展運動項目產(chǎn)業(yè)為基礎,抓住城市、青少年和中等收入階層三個重點,建立和完善覆蓋全社會的、高中低檔并存的大眾健身娛樂市場,和以職業(yè)聯(lián)賽和各類商業(yè)性競賽表演為主體的體育競賽市場,帶動體育中介、體育傳媒、體育會展、體育旅游、體育文化創(chuàng)意、體育裝備制造與銷售的全面發(fā)展。
四是培育和提升中國體育的國際影響力,樹立講信譽、敢擔當、負責的大國形象,要積極倡導相互尊重、相互借鑒、平等協(xié)商、求同存異、尊重多樣性的處事原則,做到發(fā)展機遇共享,共同應對挑戰(zhàn)。
由此可見,在體育強國的背景之下。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既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如何能夠讓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如何實現(xiàn)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的教學效率的提升,成為了廣大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關注的核心問題。本課題根本的目的就在于: 通過對高職院校目前體育學科的教學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向進行分析,明確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當中的既有資源和可用資源,并為如何將資源的精準擷取和教學方法逐漸創(chuàng)新進行一個整合性的分析,在體育強國的背景之下,為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讓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教學更加靈活有趣,讓體育學科的價值更加彰顯。
以“體育強國”和“高職院校體育學科”作為關鍵詞,在知網(wǎng)、維普以及萬方等網(wǎng)站上進行查閱和檢索,共檢索到相關的文獻334篇。其中有參考和借鑒價值的文獻56篇。
在高職院校當中,不同的體育教師有著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同研教學”模式逐漸推廣的背景之下,體育教師也會相互探討和切磋。筆者展開了實際調研,對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體育資源利用現(xiàn)狀進行分析,對“體育強國”理念在實際教學當中的引入進行探索。
新媒體,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之下,新媒體資源已經(jīng)對各個行業(yè)和各個領域都產(chǎn)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對于教學工作的影響也是十分深刻的。可以說,新媒體教學方法的引入和實施成為了高職院校各學科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的“原動力”。在新媒體資源的引入和利用當中,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普遍存在著實施不力的問題和瓶頸。為此,以這一個體育資源作為切入點,借助于新媒體資源的利用讓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實現(xiàn)“大發(fā)展”和“快發(fā)展”,是很值得探索和分析的一個話題。筆者認為,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當中新媒體資源的引入主要可以從以下的兩個層面上著手推進:
一方面,以新媒體圖片和新媒體視頻為主要手段的新媒體資源的引入。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的教學對象是一群有主見、有想法的成年學生,很多體育教師比學生年長不了幾歲,如果是以示范的方式或者是說教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很難引起學生們的興趣。但是,如果能夠借助于新媒體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其效果則大不相同了。這種方式可以讓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活動更加直觀、更加形象、更加生動。例如,體育教師在籃球課程上可以播放一段籃球比賽,調動起學生們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在健美操的學習當中,可以播放一些短視頻、慢分解的動作,這樣學生更容易掌握要領。
另一方面,將新媒體資源與“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高度融合。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譯為“顛倒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zhàn)以及其他現(xiàn)實世界面臨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體育學科雖然可探究的問題不是十分高深,但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仍然值得去探索和實踐。
健康中國需要全民健康,體育強國需要國民強。體育強國的實現(xiàn)需要全民強。民眾的強身健體依賴于日常生活的鍛煉,高職院校學生的強身健體也要依賴于日常生活,僅僅以體育課程為鍛煉形式是完全不夠的。為此,要注重生活習慣在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當中的引入和應用,通過對教學經(jīng)驗進行積累和總結以后,提出一些對策。以晨跑、籃球等為代表的學生們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體育鍛煉項目的引入為推手,實現(xiàn)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的生活化發(fā)展趨向。實際上,一些比較復雜的、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的,甚至是一些對于體育器械的要求較高的體育的鍛煉項目,與高職院校學生們的距離會更遠。為此,可以從一些簡單的、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體育鍛煉項目著手開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例如,晨跑是最為簡單的一種鍛煉方式,鍛煉效果最明顯。為此,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們將這樣的一種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訓練項目融入到生活當中。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各種體育鍛煉App層出不窮,學生們在晨跑當中可以借助于這些App來進行記錄和競賽??梢哉f,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的發(fā)展與學生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學生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常用工具等等,都可以作為體育教學的后備資源,都可以衍生成為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的教學器械。但是這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不斷變革的過程,還需要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成為生活當中的“有心人”,都能夠在生活資源的導入中做出更多、更大膽的探索和實踐。
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環(huán)境之下,在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發(fā)展當中,應該認清的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學生應該成為體育學習與體育鍛煉的主體,占據(jù)主要位置,無論是體育教學設計,還是體育競技項目,都要將學生放在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之上,關注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身體素質特點等等,進行強度適中又能夠充分吸引學生們興趣的體育教學模式的開展和創(chuàng)新。主要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從以下的兩個方面進行考量和分析。而體育教師的身份和角色要逐漸弱化,成為學生們體育學科學習中身邊的“導師”。
一方面,要堅持學生在高職院校體育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資源進行細分,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喜好進行教學活動中安排和設計。學生由于各自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存在差異性,因此所能夠適應的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的強度也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不同的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感興趣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為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要做到分門別類、因材施教,對學生資源進行管理,這樣一來也就能夠讓學生們的優(yōu)勢資源得到發(fā)揮,讓學生們的體育弱項得到逐漸的彌補。例如,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對學生資源進行整合、細分和歸集以后,可以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劃分成為不同的小組,小組內的不同成員可以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的體育學習效果。比如那些在籃球運動中比較有天賦、有技巧的學生可以幫助那些能力較差的進行練習等等。通過分小組地學習,不僅讓學生們獲得了共同進步的機會,而且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拉進學生們之間的距離。
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資源的引入和利用,還體現(xiàn)在:以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作為體育教學活動調整的關鍵,根據(jù)學生的喜好和訴求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的調整。眾所周知,體育學科是一項技能性學科,但是在教學內容上卻沒有那些條條框框的束縛。如果能夠充分關注學生們的喜好,也可以充分彰顯出體育學科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例如,可以以月為單位,每月組織一次“體育開放課程”,學生們可以在課下對“體育開放課程”的教學希望進行討論,反饋給體育教師,體育教師根據(jù)學生們的意愿,設計出一堂真正屬于學生們的“體育課”。這也是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在體育學科當中的充分顯現(xiàn)。
當然,學生資源作為一項十分寶貴的資源和財富,其可利用的層面并不僅僅局限于以上兩個維度。為此,在高職院校體育學科教學發(fā)展的過程當中,如何根據(jù)學生們的不同特點,因勢利導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這也是當前體育教師應該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只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發(fā)揮和發(fā)展,才能夠真正地讓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實踐性更強。
在健康中國的價值導向之下,在體育強國的綱要引領之下,高職院校的體育學科面臨著全新的發(fā)展機遇?!绑w育強國”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口號和空談。而是應該在這一個口號的引導之下,真正地實現(xiàn)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其創(chuàng)新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不僅應該包括教學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也應該包括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只有將資源整合與方法整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地為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的發(fā)展、為體育強國的實現(xiàn)營造更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正是本著這樣的一個理念,本論文將文獻資料查閱法和實際調研法等論文研究方法相互結合,展開了細致而又深入的研究。本論題的主要研究結論在于:基于“體育強國”的理念引導,為高職院校體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體育學科的教學發(fā)展展開了一些探討,提出了一些見解和主張:首先要實現(xiàn)新媒體資源在高職院校體育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其次要實現(xiàn)生活資源在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當中的引入;最后要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資源在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當中的注入。
[1]周文來.新時代體育強國思想下高校體育課程困境及其突圍的路徑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20,39(1):134-137.
[2]屠鑫.新時代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生活化發(fā)展使命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5):133-135.
[3]陳飛.新時代加強大學生體育的時代價值和實現(xiàn)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3):46-48.
[4]高暉.西安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共享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4.
[5]李宏.體育強國視域下高等學校體育發(fā)展研究[J].理論觀察,2014(3):162-163.
[6]郭賢鋒.信息化技術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青少年體育,2020(1).
[7] 胡秉嬌,晁岳剛,孟煥,等.“健康中國”視域下青少年體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9):106-107.
[8]邱戰(zhàn)鵬.“三位一體,育人為本”: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3):12-14.
[9]孫園.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改革探究[J].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31(3):64-68.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Sports Resources and Realizing the Teaching Goal of Sports Power--An Analysis of the Panoramic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olytechnics
XIE Ruiqing, etal.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ngbu 233000, Anhui, China)
安徽省2020年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20jxtd026);安徽省2019年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19jyxm0723)。
謝瑞青(1992—),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