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甘肅省成縣西關小學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體育教育越來越受全社會關注。但是受學校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嚴重缺乏體質鍛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意志力下滑、吃苦耐勞精神及身體素質一代不如一代。而小學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等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因此,做好小學體育教學勢在必行??v觀當下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在實際教學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如體育專職教師缺乏、體育教學設施不齊全、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教學理念陳舊、方法落后、學生安全意識不強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都有著重大影響,下面,筆者就結合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具體談談如何有效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1.教學理念陳舊,對小學體育教學很不重視。當前,大部分學?;蚪處?,對小學體育教學重不重視,因為在他們看來,小學體育沒有什么可教的,在體育課上無非就是組織學生做游戲,學習簡單的體育技能等,而這些知識的技能的學習,不需要有多么專業(yè)的知識水平。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習慣性地把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等課程視為主課,而把體育藝術等課程當成是副課,因為像語文數學等這些課程需要統(tǒng)一測試,而測試的結果一般都用來考核教師或考核學校,因此,不論是在師資的安排上還是在重視程度方面,都比較注重,而像體育藝術等,一般都不做統(tǒng)一測試,也不會納入教師考核等,因此,不論是在教師層面,還是在家長層面,大家都不太重視。加之近年來,學校安全管理越來越細化,學生這也不讓干那也不讓干,長跑怕累著,打個籃球怕砸著,就連丟個沙包都有明確的要求,沙包里不能裝糧食之類的比較堅硬的物品,那裝什么?裝棉花?估計那不叫沙包了。特別是近年來,由于受家長教育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家長都把教育子女的重任交給學?;蚪處煟约旱暮⒆映煽兒昧瞬徽f,只要在學校里受點傷,總會把所有責任全部推托給學校教師。所以導致我們的體育課教師不敢組織體育活動,甚至不敢上體育課了。
2.設施設備不齊全,嚴重缺乏體育專職教師。盡管國家對小學教育資源投資較大,但是由于多種原因,如今大部分學校在體育設施設備及體育師資配備方面還是存在較大缺陷。一方面,大部分學校嚴重缺乏體育專職教師。筆者作為一名過渡時期的中師生,盡管不是體育專職出身,但或多或少還是懂一些體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如今,大部分帶體育課的教師不懂體育,就連最基本的體育方面的知識都很欠缺,甚至有的體育教師連哨子都不會吹,帶領學生在操場上跑步時竟順時針轉圈,我們都知道,跑步時根據人的心理結構、習慣及離心力等多種原因,都是逆時針方向的,順時針方向跑步無論從哪一方面講都是極不科學的。但這種現象在實際教學中時有發(fā)生,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大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都是由其他專業(yè)教師兼任,真正的體育專職教師很少,甚至幾乎沒有。另一方面,體育課上設施設備不齊全。小學體育主要就是訓練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性,通過學習簡單的體育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磨煉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諸如爬桿、爬繩、單雙杠、排球、籃球、乒乓球、跳繩、毽子等這些最基本的體育器材設施應該一應俱全。但是從實地走訪情況來看,大部分小學出于學生安全考慮,爬桿、爬繩、單雙杠等這些最基本的體育器材設施幾乎沒有,特別是單雙杠,大多學校即便有這樣的設施,但都沒有安置,從而導致部分體育教學項目無法實現,這是不利于體育課堂活動開 展的。
3.課堂教學方法落后,教學形式單一。多年來,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固定,形式單一,方法落后。一般情況下,每節(jié)課的上課環(huán)節(jié)大同小異,即集合整隊,然后沿著操場跑步,接著組織學生做一些熱身運動,如壓腿動作、擴胸運動、高抬腿、扶臥撐等,接著再組織學生做一些游戲活動,完了學一些體育基本技能,如籃球、排球、武術等。本課小結之前,再做一些放松運動,然后一節(jié)課就結束了。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好奇心較強,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時間久了難免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感。本來小學體育課是最受學生喜歡的,但由于我們組織的活動過于單一,當學生習慣了每節(jié)課的既定模式后,對體育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比如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多年來,我們在游戲的設計方面不懂得創(chuàng)新,一年級的“丟手絹”“貓捉老鼠”學生早已經玩膩了,但每天還在做同樣的游戲,從一年級一直做到六年級,每節(jié)體育課都是如此。同時,諸如一些熱身運動、放松運動等,也是機械重復,學生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早已厭煩。
4.課堂教學隨意性強,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學習沒有系統(tǒng)化的訓練。實際教學中,由于師資等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們的體育課教學十分隨意,如每節(jié)課上課后,隨便跑幾圈,然后就是“自由活動”,所謂的自由活動,其實就是“放羊式”的體育課。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打乒乓球的,打籃球的,還有無所事事亂追亂跑的,這種模式的體育課安全隱患很大。因為沒有教師組織,學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筆者記得有一次,在一位教師的體育課上,一名學生站在三樓往下扔籃球讓下面的學生接,結果站在下面的學生沒有接住,導致胳膊骨折,最后給學校和教師帶來了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煩。另外,在體育技能的學習方面,沒有系統(tǒng)的訓練計劃,最常見的現象就是這節(jié)課學習籃球,下一節(jié)課又學習足球,總之隨意性很大,想讓學生學習什么就學習什么,我們都知道任何一項體育技能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就拿籃球學習而言,從三年級起步教學,先從最簡單的運球,傳玩到帶球上籃,少說也得一學期的教學時間,但實際教學中,我們想起運球了,把學生分成小組兩人一組做一些相應的訓練活動,然后等第二節(jié)課時,又想起其他活動了,結果頭一節(jié)課學習的東西又拋之腦后了,結果一學期下來學生什么也學不到。
5.缺乏體育評價標準,學生學習沒有太大興趣。因為大多小學體育教師都不太專業(yè),沒有一定的評判標準,在日常教學中隨心所欲,從而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沒有太大興趣。就拿每學期的期末測試來講,因為一學期結束也沒有給學生教學什么體育技能,因此,在每學期期末體育測試時,隨便挑選個體育項目,然后給學生一個分數。比如立定跳遠,小學生立定跳遠有一個參照的標準,比如說一年級男生115厘米合格,女生111厘米合格,六年級學生男生187厘米合格,女生163厘米合格,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好多體育教師因為對這個標準沒有太多了解,在以立定跳遠距離給學生給分數時,以最遠的作為參照標準,以此類推,然后折算分數,這種折算分數的方法是極不科學的。因為,不同年級不同的學生跳遠距離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彈跳能力較強,雖然還在三年級,但能跳出六年級學生的標準來,如果都以此為判斷標準,那大部分學生是不達標的。
1.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yè),我們就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根據自身實際,利用業(yè)余時間不斷地加強學習,從而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當然有人會說,我不懂體育還給我安排體育課教學,我不會上只能如此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就得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一邊教學一邊學習,如我們可以借助網絡多看一些全國優(yōu)秀體育教師的課堂,看全國優(yōu)秀體育教師是如何上體育課的,然后在實際教學當中,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從最基本的體育規(guī)范開始,上課后先讓文體委員整隊,接著清點人數,然后從熱身活動再到簡單體育技能的學習,再到放松活動,最后到下課師生再見等。先把自己的體育課變得像一節(jié)體育課再說,如果每節(jié)課都采用“放羊式”的上法,那將會越來越不會上。等基本環(huán)節(jié)齊全后,細節(jié)上的技能可以通過請教學習逐步規(guī)范。
2.巧用體育游戲,豐富教學內容。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把各種好玩的游戲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讓每節(jié)課都充滿歡聲笑語,這樣學生就不覺得體育課沒意思了。在游戲的設計方面,我們要懂得創(chuàng)新,可以根據要學習的體能技能特意編排一些有針對性的游戲活動,如在教學原地轉法時,可以組織學生做訓練反應力的游戲活動,如“老師說”,即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個小組面對面站立,然后老師站在兩排學生的中間,讓學生在聽到“老師說”三個字后做出相應的動作,如“老師說,舉右手!”那學生舉右手就是正確的;而只聽到“蹲下”時,如果做出相應動作的學生就要受到適當的懲罰,因為沒有“老師說”這個指令,用這樣的游戲來訓練學生聽話的能力和反應能力。同樣的游戲學生連續(xù)做幾遍就會覺得沒意思,因此,在平時通過各種途徑多學習一些游戲活動,每節(jié)課組織學生玩不同的游戲,讓學生充滿好奇心,讓學生對課堂,對教師時刻充滿期待,如此我們的體育課就越來越有趣味了。
3.加強常規(guī)教學,培養(yǎng)學生興趣。實際教學中,我們要加強常規(guī)教學,也就是根據教學大綱,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按照兒童成長發(fā)育規(guī)律實施教學,什么年齡該學習什么體育技育,該組織什么樣的體育活動等。如果在低年級組織一些高難度的體育學習活動,學生學不會且不說,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在高年級段,又組織學生學習一些太簡單的體育活動,學生又會覺得無味,這樣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是極為不利的。因此,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體育常識,建立自我防護意識,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體育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后,學習起來也就變得輕松容易多了。
4.實施小組合作,培養(yǎng)團隊精神。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合作意識不強,多好體育方面的知識都需要教師引導才能慢慢掌握,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多組織一些小組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如在游戲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多玩一些諸如“爬蟲竟走”的活動,先讓全班學生按照大小個站隊,然后通過報數的方法把全班學生每10人分一個小組,接著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都蹲下,后面的學生拉住前面學生的褲角,以此類推,最后聽到哨聲后開始竟走。在這個游戲活動中,只有全組成員步伐一致才能獲勝,否則是很難走快的。在經歷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總結經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總之,小學體育對學生成長十分重要[2],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總結課堂教學經驗,積累教學方法,不斷地創(chuàng)課堂教學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