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娟 廊坊市第十八小學
籃球,是體育運動領域主流的“三大球”之一。所謂三大球,是指足球、籃球和排球?!按蟆奔戎盖蝮w的體積大,也指運動受歡迎程度。足球和籃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兩種球類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內擁有眾多球迷。從國內的情況來說,籃球也是很多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在小學體育課程中也開設了籃球課,每個學期會拿出一定比例的課時,來針對學生展開專項籃球教學。依據(jù)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部分學生的投籃能力不是很高,沒能達到預期中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對籃球課教學做出優(yōu)化,加強對學生投籃能力的培養(yǎng),推動小學生的投籃能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從小學生的籃球課學習來看,通過對學生課堂學習以及課外運動的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籃球投籃方面的整體水平不高,而且存在一定的水平差異。一些喜歡籃球日常參與籃球運動的學生,投籃能力相對好一點。而日常不參與籃球運動的學生,投籃能力就要差一些。整體來說,小學生投籃能力的現(xiàn)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投籃的技術動作不標準,存在動作變形的問題。對于籃球運動而言,投籃技術動作的標準程度,和投籃命中率存在直接的關系。根據(jù)職業(yè)籃球運動員的籃球運動表現(xiàn)來看,投籃技術動作標準的運動員,整體命中率就更高。相反,投籃技術動作不標準的運動員,整體命中率就低一些。對于小學生而言,目前不少小學生的投籃技術動作存在明顯的變形,手型、投球姿勢、出手點選擇等方面,都不夠標準,從而導致投籃命中率處于較低的層次。
第二,力量不足,投籃距離偏短。在籃球運動中,投籃按照不同的距離,有不同的劃分,比如上籃,就是人在籃筐下將球拋進籃筐,距離籃筐的距離往往不超過一米。而罰球投籃,則是在罰球線立定投籃,而罰球線距離籃筐中心的距離超過四米。再比如三分球投籃,三分線距離籃筐接近七米。根據(jù)當前的教學活動來看,不少小學生的力量不足,投籃距離較短,因此在遠距離投籃時,無法將球投到籃筐位置。比如一些學生在三分線外,就難以將球投到籃筐位置。
第三,投籃缺乏穩(wěn)定性,容易受到干擾。從籃球課教學的情況來看,部分小學生的投籃能力,還存在穩(wěn)定性不足的問題,尤其是比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在無干擾的環(huán)境下,能夠較為穩(wěn)定地投籃命中。而一旦受到干擾,則很難將球投進籃筐。具體表現(xiàn)為在教學訓練中,能夠有效命中投籃。而到了實戰(zhàn)對抗中,則無法命中投籃。
當前小學生的籃球投籃水平表現(xiàn)出多個方面的現(xiàn)實問題,這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引起關注。而從實際來說,小學生的投籃能力,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從而產(chǎn)生投籃不準的一些問題。具體來說,影響小學生投籃的主要因素,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投籃環(huán)境的影響。投籃環(huán)境,是指在進行籃球投籃出手時,所處在的空間條件。一般來說,投籃環(huán)境主要體現(xiàn)在是否存在防守影響這個方面。比如學生進行日常投籃訓練,就不會遭遇防守影響。而如果是在籃球比賽中,就會遭遇防守影響。存在防守影響的環(huán)境中,容易出現(xiàn)投籃視線受遮擋、身體失去穩(wěn)定等問題,從而影響到投籃的命中率。
二是投籃出手的選擇。投籃出手選擇,主要涵蓋了投籃出手時機和出手點兩個方面。投籃出手時機,是指投籃的時間選擇。一般在籃球比賽中,好的投籃時機,就是沒有防守者干擾的空位投籃,或者是擺脫防守之后的投籃機會。而出手點,最主要就是出手點的高度。一般出手點過低,容易被防守球員封蓋。而出手點過高,又會影響到投籃的發(fā)力。
三是學生的個人能力。小學生的個人能力,也會給籃球投籃帶來影響。個人能力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如上肢力量、跳躍能力、柔韌性、技術動作熟練度、籃球戰(zhàn)術意識等等,這些方面的能力素養(yǎng),都會對學生的投籃形成影響。
針對影響小學生投籃的相關因素,以及當前小學生在籃球投籃方面的問題表現(xiàn),作為小學體育課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對學生的投籃能力加強培養(yǎng),切實提高小學生的投籃能力水平。
對于籃球投籃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單純局限于理論化的講解之中,這樣難以讓學生對投籃的技術動作形成客觀理解。而教師示范的方式也存在局限,學生的直觀感受不佳。因此,為了讓學生對投籃技術動作形成有效理解,便可以基于多媒體來輔助教學。
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對籃球的投籃技術動作加強講解,讓學生充分理解。比如,在進行三分球投籃的技術動作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設備,引入一些具體的三分球投籃技術動作示范視頻,組織學生進行觀看,通過視頻了解三分球投籃的手型、投球姿勢動作等。學生觀看之后,就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模仿訓練,對相關的投籃技術動作進行練習。
其次,還可以引入職業(yè)籃球的比賽視頻,讓學生了解籃球實戰(zhàn)中的技術動作運用。對于籃球課的教學,讓學生形成一定水平的投籃能力,關鍵還是在于要讓學生能夠在實戰(zhàn)中進行運用。因此,便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入具體的比賽視頻,如CBA或是NBA籃球聯(lián)賽的一些比賽集錦,從比賽視頻中,分析職業(yè)球員在實戰(zhàn)中的投籃技術,指導學生學習。而且通過比賽視頻來教學,也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
要切實提高小學生的投籃能力水平,還需要在教學中多多設置投籃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開展投籃練習,這樣才能逐步提高投籃能力水平。
第一,可以立足熱身環(huán)節(jié),設計投籃活動。在體育課教學中,熱身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熱身讓學生身體得到拉伸,避免在運動中受傷。不過熱身環(huán)節(jié)長期局限于慢跑和拉伸,較為單調,這也讓一些學生對熱身的興趣不高。因此,出于提高學生投籃能力的教學目標,便可以將投籃和熱身結合起來,構建新穎的熱身訓練。比如,可以創(chuàng)設行進間投籃熱身活動,也就是將學生分成小組,將運球行進、投籃結合起來,這樣融合了慢跑和投籃,可以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第二,增加課堂上的訓練實踐。對于課堂教學,在傳統(tǒng)模式下,主要分為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自由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教師講解和學生訓練,而自由活動環(huán)節(jié)則是學生自行活動。由于一堂課時間本來就不長,這導致學生的訓練環(huán)節(jié)時間減少。因此,就要增加課堂上的訓練,讓學生更多參與實踐。一方面,教師要對理論講解予以壓縮,留出更多時間給學生用于訓練。另一方面,要將自由活動時間利用起來,可以結合籃球投籃,安排相關的開放性活動,組織學生參與。比如可以構建投籃比賽,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投籃比拼,看哪個小組投進最多。此外還可以設置一些實戰(zhàn)性的籃球比賽,讓學生在實戰(zhàn)中進行投籃實踐。
在小學體育籃球課教學中,小學生的投籃能力會體現(xiàn)出一定的水平差異。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合格的水平,就需要給予學生差異化指導,尤其是針對投籃水平較低的學生,要強化指導。
首先,要定期考核學生的投籃能力水平。作為小學體育課教師,需要定期對學生的投籃能力水平進行測試,一般半個月或者一個月考核一次,了解學生的投籃能力水平,并且從中分析學生的投籃問題。
其次,采取運動處方,給學生制定投籃訓練計劃。通過對學生的投籃能力進行考核,發(fā)現(xiàn)學生的投籃問題之后,便可以采取運動處方這種方式,來給學生制定投籃訓練計劃,比如針對投籃力量較弱的學生,就可以制定上肢力量訓練計劃。加強學生的上肢力量,增強學生的投籃力量。而對于投籃技術動作不標準的學生,則需要制定投籃技術動作訓練的計劃,糾正學生技術動作的問題。
針對小學體育籃球課的教學而言,在當前的教育形勢發(fā)展背景下,將信息技術運用起來,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從教育發(fā)展來講,教育信息化也已經(jīng)成為主流趨勢,依托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提升教育教學的效率。在小學生的投籃能力培養(yǎng)中,也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學生的投籃訓練。
第一,依托視頻技術輔助訓練。視頻技術,是目前信息技術領域的一種常規(guī)的運用普遍的技術形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很多成熟的設備和技術。在小學體育的籃球課教學中,就可以將視頻技術利用起來。具體來說,在針對學生開展投籃訓練的時候,可以通過視頻設備,將學生的訓練畫面拍攝下來。然后和學生一起觀看訓練視頻畫面,引導學生對自身訓練中出現(xiàn)的投籃問題進行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直觀認識到自身的投籃問題,然后實現(xiàn)針對性改進,提高投籃訓練效果。
第二,可以運用VR技術來指導訓練。VR技術,中文名為虛擬現(xiàn)實技術,也就是基于計算機環(huán)境,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進行虛擬構建,人們可以通過VR眼鏡或是體感設備,沉浸到虛擬場景之中。在籃球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VR籃球游戲,利用VR設備,讓學生沉浸到虛擬場景中進行籃球實戰(zhàn)訓練,對相關的投籃技術動作形成熟練掌握。
針對小學體育籃球課的教學,提高學生投籃能力,這是一個現(xiàn)實的教學目標。作為體育教師,要認清影響學生投籃的相關因素,然后從多媒體輔助、增加投籃實踐、差異化指導和信息技術運用等方面切入,實現(xiàn)籃球課教學優(yōu)化,加強對學生投籃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