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霞
(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中心 河北 圍場 068451)
中職教育新課改深入實施后,外界對情感教學模式的應用變得格外關(guān)注,情感教學模式是近幾年新興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合理的應用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影響深遠。中職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樹立全新的英語認知,提升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如何將情感有效的融入英語教學中是廣大英語教學者都需要共同深入討論的一個話題。
中職院校的學生主要是初中升高中階段分流出來的一部分學生,這部分學生和高中學生相比,文化課等綜合學習基礎(chǔ)普遍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素養(yǎng),缺乏科學合理的學習習慣,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不強,學習的熱情不高,主動性不強。因此中職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被貼上成績不好、差生的標簽,從骨子里的認知就是英語學不好,我英語不行的暗示行為,這種“貼標簽”行為,對于學生學習英語而言,對其自信心的樹立非常不利,甚至會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樹立起自卑的心理,讓學生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恐懼。
2.1 情感教學是教學藝術(shù)的表現(xiàn)。以往大家對情感的認知通常都會把情感和藝術(shù)連接起來,情感從本質(zhì)上分析就是藝術(shù),因此教學藝術(shù)的魅力通常都是在融入情感的前提下實施。因此教學的藝術(shù),雖然沒有其他藝術(shù)表演那么直接明了,但是如果中間沒有融入情感,那么即使講的再生動,都無法感動學生,都無法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情感作為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教學藝術(shù)的源泉。
2.2 情感是提升語言活力的需要。想法往往都是通過語言表達,而融入了情感的語言則是將想要表達傳遞的思想加倍強化,對于中職英語教師來說,語言的活力就是其教學的生命力,語言的活力和強化都能夠有效促進英語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師要秉承對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對學生展開激情的教學,將真實的感情融入教學中,才能夠讓學生感到共鳴,實現(xiàn)語言課堂的興趣盎然,才能利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學生,打造一個更加歡快的英語課堂,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英語科學素養(yǎng)。
3.1 以情育情。教育中本就滲透著愛,沒有愛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訓,因此真正的英語教學都是要帶著愛的,通過教師真實的情感表達,才是情感教育的根本,因此情感教育在教學方式中更加尊重人文教育,真正的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尊重每一位學生,關(guān)心每個學生,和學生之間沒有階級劃分,以學生作為主導進行教學。在實際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再結(jié)合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感情,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真正做到運用感情激發(fā)學生向上學習,激發(fā)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打破學生自己樹立的學習障礙。多采用鼓勵式的教學,多給學生一點學習英語的勇氣,多表揚,多鼓勵,減少批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自信,將在初中樹立的情感障礙打破。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作為主體展開教學,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英語的時間和空間,增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的成就感。通過成就感帶來的學習英語的喜悅,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英語。
3.2 以境育情。隨著新課改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實施,越來越多的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進入課堂,學生接受到的教學課件更具有多樣化和多元化。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樹立新的英語學習情景,激勵學生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如教師通過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shè)備,利用錄音或者影像等資料,給學生模擬一個英語學習場景,將身體、語言、情感融入進去,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英語學習情景,這個情境中的英語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能夠做到觸景生情,輕松快樂的學習氣氛,讓學生能夠更有學習動力,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都在課堂,讓英語學習更具有激情,從而提升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發(fā)揮英語本身的特點,結(jié)合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多的教學創(chuàng)意,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感,能夠有助于學生和英語教師之間產(chǎn)生共鳴,情感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夠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對老師的認同感,提升學生學習的激情,保障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應當善于發(fā)揮情感教學的力量,打造高質(zhì)量高素養(yǎng)的英語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