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茂明
摘要:思維導圖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用于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能夠通過圖與文的結合將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或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用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之間的聯系構建記憶上的鏈接。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左右腦機能,促進學生左腦的科學、邏輯思維能力與右腦的圖像記憶、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同步發(fā)展,以此激活學生大腦的潛能,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生物知識框架,全面提升生物教與學的效率,在思維發(fā)散的過程中增強學生思考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建構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教學
引言
思維導圖能夠從具體實際出發(fā),結合人的思維,將文字、圖片等多種不同的工具組合到一起,合理編輯信息,深加工處理信息,以對中心概念有所體現。思維導圖這種學習工具科學有效,能夠在構建圖形的基礎上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可以長久地記憶知識,形成清晰的邏輯結構。
一、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內容沿用多年
高中生物教材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其主要就是壓縮專業(yè)教材而成。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比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導致學生承受較大的壓力。另外,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生物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相關部門并沒有結合時代發(fā)展需要,及時更新生物教材中的內容。
(二)教學硬件設施不夠完善
生物課程需要展開相應的實驗,以驗證課本中提及的理論知識。但是,目前高中生物并不是高中教學的主體性學科,部分學校為了減輕生物教學的資金投入力度,并沒有及時更新實驗設備,導致學生對于實驗教學方面的需求始終無法得到有效的滿足。受到生物實驗設備不足的限制,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具體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物知識點相對比較零散且較復雜,學生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同時,由于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不夠多元,沒有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學生對生物學習普遍不感興趣,與高效課堂空間的要求并不相符。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實施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時,需要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這一工具的優(yōu)勢,運用不同顏色的線條和圖形為學生呈現具體的生物教學內容。如此,教師就可以清晰明了地為學生展現高中生物知識,使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被徹底激發(fā)出來。
(二)構建知識網絡
學生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很難大量地記憶知識,甚至有時會出現知識遺留問題,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產生了嚴重的制約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引導學生合理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網絡提供幫助,促使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指導下緊密串聯所有的知識點,以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同時,為了讓學生準確把握知識的重難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鮮艷的顏色準確標記出章節(jié)中的重難點,使學生可以整體感知思維導圖,準確把握重難點知識。
(三)轉變觀念,深入了解思維導圖
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和組織者,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影響最終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實現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首先就需要教師與時俱進地更新自身教育理念,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不斷深化對思維導圖內涵、意義、類型及用法的認知,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與具體內容,將思維導圖的應用與課堂教學活動深度融合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基本制作方式與過程,提升學生對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半節(jié)課的時間,向學生介紹思維導圖的相關內容。先讓學生認識什么是思維導圖?為什么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要應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應該如何制作?同時可以通過簡單的示范,向學生介紹邏輯結構圖、魚骨圖、樹狀圖、泡泡圖等基本類型的結構、適用框架和具體的繪制過程,在此基礎上,將生物知識帶入其中,在不斷地示范和實踐中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思維導圖,為學生自主靈活的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四)化零為整,優(yōu)化學生生物筆記
人教版生物教材的編寫是以章節(jié)為基本單位的,教學過程和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系統(tǒng)。但生物學習本就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前后各章節(jié)的知識與內容之間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面對許多零散的知識點,如果不能將它們與前期所學知識內容進行有機的聯系與整合,就很容易產生遺忘。此時,學生如果能夠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學習筆記的制作過程中,就能夠改變筆記內容復雜、知識分散等問題,幫助學生“化零為整”,將所有的生物知識融入一個完成的知識框架體系中,通過學習的深入不斷用零散的知識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填補,尋找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自己的課堂筆記更加整潔、具體和清晰。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專門的生物筆記本,首先建立一個以必修一整體教學內容“分子與細胞”為主題的思維導圖框架,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每一章節(jié)中最為重點的知識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記錄,并繪制簡單明了的思維分支。在學習完全書內容后,學生就能夠對整本書的基本知識結構形成清晰的認知,同時也可以在后續(xù)的學習中進一步進行補充和發(fā)展。與此同時,在每一章節(jié)的具體學習中,以章節(jié)名稱為主題繪制更加細致的思維導圖,將整個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點、難點以及細碎的知識點都整合于導圖之中,并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記。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制作出圖文并茂、簡潔明了、重點明確的生物筆記,在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合力下加深對生物知識的記憶。
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學科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高中生物教師要加強重視,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構建思維導圖與教育活動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與策略,以此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與學生的生物學習方式,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與成效。
參考文獻:
[1]李燕.思維導圖助力高中生物教學[J].知識窗(教師版),2021(05):27.
[2]趙強.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農村科技,2021(05):82.
[3]黃良娟.高中生物教學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思維導圖運用[J].新課程,2021(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