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瀾
摘要:識字教學是學生開啟語文學習之路的第一步,這一內(nèi)容的學習奠定了學生未來語文學習的基礎,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借由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展開教學,為語文識字教學增添活力。為此,教師就要善于利用情境教學法、拼音輔助法、生活教學法來豐富教學形式,活躍教學氣氛,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實施策略
識字教學需要建立在學生對漢字的認知和理解之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無法在識字教學中取得理想的成效,主要原因在于,小學階段學生生活閱歷較少,無法主動將抽象的漢字與具體的情境結(jié)合起來思考,對漢字的學習全憑機械式記憶,難以對知識掌握得牢固透徹。為此,教師就要積極轉(zhuǎn)變原來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能力與喜好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識字教學情境,借助拼音輔助學生順利拼讀漢字,開展生活化的識字活動,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漢字的理解,為學生以后學習語文知識打下牢固的基礎。
一、創(chuàng)建情景,引導學生識字
要確保識字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做到尊重學生主體,關(guān)注學生的喜好和需求,以合理的情境催生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對漢字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shù)與網(wǎng)絡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多助力,教師要積極借助信息技術(shù)激活語文教學課堂,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教學新樣態(tài),讓學生在掌握漢字的基礎上,體驗出更深層次的漢字內(nèi)涵。以《天地人》的課堂教學活動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漢字熱》視頻資料,借由生動形象的視頻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漢字悠久的歷史,以及對周邊國家文化發(fā)展的巨大影響,增強學生對漢字的實際感知,引發(fā)學生對漢字學習的強烈積極性,讓學生理解學好漢字的重要性。教師再借助我國古人鞠躬行禮的圖片、"天"字的小篆體圖片、以及生字的演變動畫來創(chuàng)設更加豐富的識字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本課"天、地、人、你、我、他"六個漢字,在這種良好的教學情境中,識字教學也能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
二、借助拼音,輔助學生識字
拼音是語文知識的起始階段,學生在掌握了一定拼音知識的基礎上,才開始學習漢字知識。教師借助拼音來開展識字教學活動,不僅能夠?qū)W生自主識字起到良好的輔助效果,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自主拼讀帶來的成就感與滿足感,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熱情,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不斷提升。例如,在學習《對韻歌》時,老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們自己嘗試著結(jié)合漢字上面的拼音,自主拼讀"云、雨、風、花、鳥"等漢字,并請同桌之間互相聽對方的發(fā)音是否準確。在學生們通過自己拼拼音掌握這些漢字的讀音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觀察這些漢字的拼音,詢問同學們能找出里面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嗎,后鼻音又有哪幾個?;谶@種引導方式之下,學生能夠準確分辨出漢字中的整體認讀音階包括"云、雨、魚","風、蟲"則為后鼻音。以拼音促識字的教學方式,既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也引導學生順利回憶了以前學過的知識,在提升識字教學效果的同時,幫助學生構(gòu)建起自身更加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讓學生對漢字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回歸生活,強化學生識字
識字教學還需要做到回歸生活,引領學生在生活中感知漢字的作用與意義,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漢字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在生活中不斷強化學生對漢字的運用能力,凸顯語文教學的實用價值。因此,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就要善于結(jié)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開展識字教學活動,同時也要善于開展?jié)h字實踐活動,讓漢字指導學生的生活,又通過生活強化學生對漢字的理解。例如,在學習《神州謠》中的漢字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祖國的山川河海,通過這些或壯美、或秀麗的風景來引導學生理解神州、九州、中華等字詞的含義,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展示家鄉(xiāng)的風景照,讓學生感知到自己熟悉的家鄉(xiāng)也是中華民族和九州大地的一部分,對家鄉(xiāng)和祖國產(chǎn)生強烈的自豪感。在學習"海峽、小島"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在地圖上圈出臺灣,向?qū)W生講述臺灣海峽與大陸之間的地理位置關(guān)系,挖掘這些漢字背后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讓學生對漢字產(chǎn)生更多別樣的情感。透過這些詞語,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內(nèi)心熱切的渴望,感受到作者盼望臺灣早日回歸的拳拳愛國之心。在課堂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在家里,利用學到的生詞生字向自己的爸爸媽媽講述大陸與臺灣的事情,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結(jié)束語:
識字教學主要集中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還比較單一,教師利用情境法、拼音法、以及生活化教學法開展識字教學,能夠取得更加顯著的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充分調(diào)動,并主動深入挖掘漢字的深層含義,增強自身對漢字的記憶和理解。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手段,增強學生的自主認讀能力,提升學生對漢字的運用能力,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為學生未來長遠的語文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振娣. 拓展多樣方式提升識字能力——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多樣化的策略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2):918.
[2]黃群梅. 尋找漢字的文化之根——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2020(72):37-38.
[3]曹春遠. 多途徑識記生字,促進語言有效積累——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的教學策略[J]. 才智,2020(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