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義平
摘要:教師運用身邊的資源,根據班級學生的特征,找出規(guī)律和特點,創(chuàng)造實際或者重復的情境和畫面,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方式就是體驗式教學。通過還原之前教學的內容,這樣能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講課的內容,以便于引起學生之間的共鳴,讓學生在實際的自己親身經歷中,能正確的理解并且構建知識,發(fā)展自己的能力,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進一步產生教育的實際意義。體驗式教學對促進小學生心智的全面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由于小學生年級小,心智發(fā)育尚且不成熟,正處于強烈模仿的階段,而且不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體驗式教學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379
1.體驗式教學的作用
1.1符合大腦的高效運作方式
根據腦科學的研究人的大腦功能,左右兩半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左半腦負責邏輯,包括理智和分析思維、語言活動。腦的右半球負責直覺、創(chuàng)作和想象力、感情活動等。傳統(tǒng)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分析講解,還是學生的單項練習,以至機械的背誦等所調動的主要是邏輯的、無感情的大腦左半球的活動。但是,經驗學習總是積極的活動,讓學生首先感受到自己,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促進內部語言的發(fā)展。右半球使大腦興奮的時候,對抽象思考負責的左腦興奮的表現(xiàn)。一邊刺激一邊工作,大局性地挖掘腦的潛力,并且能讓學生在平靜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體驗式教學比傳統(tǒng)學習更有效果。
1.2是一種“親身經歷”學習過程
世界通過客觀地反映所有知識,從感覺到個人意識,通過經驗學習創(chuàng)造了有意識的環(huán)境。這樣優(yōu)化教師語言所控制的客觀條件,不僅影響學生在特定情況下的認知心理學,還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習,促進學生自身的運動。讓他們認識到思考和體驗是一種樂趣,而不是威脅和負擔。這樣的自由聯(lián)系有助于人們的認知活動和行為的有效性,從而讓良好的品德內化成學生的人格[1]。
1.3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啟迪
人類社會化的進程是環(huán)境、社會、家庭、學校三個結合的結果,是人種和地理因素,人們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原因就在于人有可暗示性。心理學家和咨詢研究所共同證明了這個觀點,只有更加充實和改造社會和生活,才能影響學生。比如詩歌朗讀、繪畫、體操、音樂鑒賞、旅行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也就是說,具體的學習環(huán)境是以經驗為基礎的,通過思考的內在整合,比如正處于某種問題情境中的人,會因為某句話的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啟發(fā),從而順利地解決問題。
2.小學道德與法制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2.1充分利用生活素材
倫理和法治比其他學科自由,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然后根據實際教學法組織學習,教師廣泛利用生活材料,豐富教育內容。例如,也有不知道網絡安全的學生,不知道網絡環(huán)境,在實現(xiàn)網絡環(huán)境的過程中經常面臨著“網絡安全問題”,教師可以舉出正能量或者對學生有害的例子。為了讓學生相信有關網絡安全保障和網絡依賴性的有害習慣的重要性,學生生活的例子更接近他們的生活,完善學生的認知,最終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2]。
2.2積極組織社會活動
教育是理論和實踐之間需要有機聯(lián)系,因此,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中,教師必須指導教育活動,建立直接實踐經驗,最終認識到道德教育和法治的重要性,嚴格要求自己。如果他們通過教學方法向學生表達感謝的重要性,效果可能不太明顯,教師就可以組織實習活動。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參觀養(yǎng)老院和療養(yǎng)院,感受老人的生活,和老人說話,給老人表演節(jié)目,這些活動能讓小學生深入老人的心,理解他們的感情和不易。進而學生們也會將這種感情遷移到自己的家人身上,從而學會感恩。又如,有個學生看了電視、電腦等媒介看到一些不良的社會行為,包括打架斗毆、吸煙酗酒等等。他們模仿能力強,容易學習這些缺點,因為他們的法律意識相對薄弱,自我約束能力較弱。教師會根據情況讓學生參加與主題相關的講座類似的藝術表現(xiàn),從而改變錯誤的價值觀。理解了基本的法律規(guī)范條例,提高了對法律問題的認識,最終摒棄不良的行為,促進我們的共同發(fā)展。
2.3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道德和法治教育可以和其他學科相結合,充分利用其他學科的優(yōu)勢。例如,在語言學科中,教師可以通過充分講解課本上的內容,為了讓學生了解是非對錯,同時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歷史課程時,根據相關的歷史事實,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明確的歷史事件基礎上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意識。
結語
體驗式教學就像過濾器一樣,消除負面情緒,保持積極成分。被凈化,感情體驗變得豐富,通過實施有效的調節(jié)性、動力性、感染性、強化性、定向性、適應性、信號性等方面的輔助認知功能。小學的道德和法治經驗更有效地教會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觀,幫助他們抵抗不良的誘惑提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顧曉光.基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生道德與法制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36):20.DOI:10.12218/j.issn.2095-4743.2020.36.020.
[2]劉洋.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制課中的應用現(xiàn)狀[J].新智慧,202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