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
音樂聲漸漸停息,啜泣聲卻依舊此起彼伏。孩子們或三兩個擁抱在一起,或靜靜地回憶、默默地注視……這是我上的一節(jié)團體心理輔導課結束時的畫面。
事情是這樣的,近段時間,不少家長反應孩子越來越難管了,說什么都不聽,你跟他講道理,他有一大堆道理把你懟回去,真是翅膀硬了,管不了了!孩子呢,也很委屈,他們抱怨父母越來越不理解自己,嘮叨太多,管束太多,自己一點兒私人空間都沒有。
為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團體輔導課,引導學生認識與父母溝通的重要性,掌握溝通的技巧。
整個活動分為“我演你猜”活動暖身、觀看情景劇,續(xù)演劇本、角色扮演,探尋方法、催眠導航,感悟成長幾部分。
觀看情景?。▽W生扮演孩子晚上玩游戲不寫作業(yè),媽媽催促,導致口角大戰(zhàn))讓學生時而開懷大笑,時而若有所思。漸漸地,學生們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似乎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
角色扮演生活中父母催促孩子寫作業(yè)的情景,孩子們的語氣、語調(diào)、表情活靈活現(xiàn),如同真實發(fā)生一般。
媽媽:作業(yè)寫完了嗎?
孩子:哎呀,別催了,煩不煩呀!!一天就知道說說說,我耳朵都磨出繭子了??!
媽媽:今天降溫,多穿點兒衣服。
孩子:不穿不穿,我不冷。
媽媽:你看這孩子,怎么說話呢?
孩子:不冷就是不冷,冷不冷我自己還不知道嗎,你就別操心了。
媽媽:眼睛離書遠點兒,太近了容易近視。
孩子:我——知——道——了!麻煩??!
媽媽: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了?
孩子:什么打架呀,我們是鬧著玩呢!別總小題大做好不好?
媽媽:老師打電話說——
孩子:你就這么不信你兒子呀!我到底是不是你親生的?得了,得了,你說什么就是什么。
角色體驗中學生們開始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小颯分享說:“扮演媽媽時,我心里很難受,聽著孩子刺耳的話,我委屈地想哭,平時我也是這樣頂撞媽媽的,真對不起媽媽!以后我一定改正!”
真正觸動學生心靈的是催眠導航,感悟成長。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放松下來。隨著一聲啼哭,背景音樂響起,老師的引導詞,仿佛把學生帶回了剛剛出生時,父母孩子之間是純粹的歡喜、欣賞: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第一天上幼兒園的神氣,生病后媽媽的焦急表情、體貼照顧,一起玩耍時的開懷大笑,不斷浮現(xiàn)在學生腦海。音樂回轉,引導詞也把學生帶到了當前:
漸漸地,我長大了,長高了,小男孩變成了英俊的少年,小不點變成了漂亮的小姑娘。那個少年、那個姑娘輕輕地走到爸爸媽媽面前,看著他們的模樣,看著他們已不再年輕的容貌,看著他們兩鬢的白發(fā),看著他們頭上夾雜著的青絲。是啊,我在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卻在一天天變老,曾幾何時,我把你們的關心當作嘮叨,面對你們的指責,我報以十倍的怒吼,直到今天我才發(fā)現(xiàn),我深深地傷害了你們,傷害了我最親的親人,對不起!對不起!以后不會了,請你們原諒!
此時,教室內(nèi)哭聲一片。哭,不一定是傷心難過,也許是感動成長,曾經(jīng)殘留在心中的負能量借淚水得以宣泄,亦是一種療愈!
趁學生們流露濃濃的感情之機,我們將最真實的心里話寫在了“成長卡片”上,作為這節(jié)課的禮物送給自己,永遠珍藏!
老師寄語:小小卡片,寫的是文字,寄托的是真情。愿處于青春期的你們能體會到深沉而偉大的父母之愛。生活中與父母發(fā)生矛盾很正常,愿你們能插上溝通的智慧之翼,化矛盾為和諧,化干戈為玉帛。讓良好的溝通助力和睦美好的家庭!
很慶幸,這節(jié)“親子溝通體驗營”團體輔導課能走進學生心里,幫他們打開心扉,重拾家庭溫暖,學會換位思考,體會父母不易。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