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格格
我家樓附近有好幾家課外培訓班,廣告牌上寫著能夠開發(fā)左右腦潛能,提高孩子記憶力,掌握方法就能過目不忘。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類似的標語也出現(xiàn)在小時候動畫片間隙的廣告里。
不過根據(jù)我的觀察,參加這樣宣稱有奇效的培訓班的小孩兒,后來也并沒有幾個真的做到了記憶力超群。我覺得很神奇,如果真的存在這么便捷強大的記憶方法,應該普及到各個學校去,豈不是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高精尖人才?
速記永記,過目不忘,艾賓浩斯聽了都要流眼淚。
我們不能違背科學規(guī)律去記憶,但是記憶力的確是可以訓練的,尤其是對于課本知識,如果能熟練記憶知識點和應用方法,無疑是為學習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高中的學習節(jié)奏是很快的,所以常常讓人有知識龐雜、卷帙浩繁之感。提高記憶的第一點,就是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抓住每個學科的“核心”。比如英語,就是背單詞和固定搭配,懂一點兒語法,然后大量閱讀+完形填空找語感和題感。物理,就是懂公式概念,懂應用場景,分析題目的物理階段,補齊公式,然后心平氣和地解方程。歷史,就是課本上的史實時間線,以及題目關(guān)鍵詞背后的套路……練習的時候捋著這一條線去訓練,思路和目的更加清晰明確,就不會因為內(nèi)容太多而記不住。
學理科有兩大讓人頭疼的,一是字母復雜的物理公式,二是無窮無盡的化學反應式。中學的物理公式絕大部分還是比較直白好理解的,可以通過閱讀課本上的推演過程,了解它的來源,記住每個字母對應的物理量含義是什么,最后再重點關(guān)注對應的參數(shù),就不需要死記硬背了。而化學方程式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一看就不是讓人一個一個全背下來的,而是記住幾個典型的反應過程和原理(氧化還原的配平、酸堿中和等),其他方程式都算是它的“變式”或者衍生物。
上學期我選修了一門英語課,每周要背兩篇短文,還是充滿了各個領(lǐng)域冷門詞匯的那種。前三周過得極其痛苦,每天都花大量時間在背誦上,直到后來適應了背誦的規(guī)律才順暢一些。
我習慣的背誦規(guī)律是,首先保證自己對單詞都是熟練的,這樣可以減少耗費的腦容量。然后讀故事了解大概,然后自己依靠初印象和意譯,翻譯出英文,再比照自己的翻譯與原文有哪些不同之處,逐個糾偏。隔一天一遍,越來越熟練,也越來越輕松。
實驗表明,人能夠暫時記住的數(shù)字長度最多通常只有七位,所以如何將各個部分組織聯(lián)系在一起,是記憶的關(guān)鍵。有序的詞匯肯定比沒有意義的亂碼好記,有條理的文章肯定比隨機組成的無意義短語好背。
另外,如今的我們普遍“英年早呆”,不健康的飲食作息也是原因!熬夜一時爽,第二天卻會一傻傻一天啊……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