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芬芳
(上饒市廣信區(qū)中醫(yī)院超聲科,江西 上饒 334110)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腦血管病變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指多種原因所致的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1]。大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腦梗死的常見原因之一,頸動脈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最容易受累的大血管之一。
有研究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與腦梗死發(fā)生有一定聯(lián)系[2]。頸動脈超聲(Carotid ultrasound)是判斷有無頸部動脈硬化、血栓形成的主要檢查方式[3]。
本研究通過觀察腦梗死患者的頸動脈超聲表現(xiàn)分析其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關系,并對影響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8 年2 月至2021 年6 月期間收治的158 例腦梗死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男91例,女67 例,年齡49 歲~91 歲,平均(67.94±2.43)歲。根據患者頸動脈超聲檢查示有無斑塊形成將所有患者分為斑塊組(92 例)和無斑塊組(68 例)。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腦梗死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指南(2017 版)》[4]中的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 或MRⅠ等影像學檢查確診;②病發(fā)不超過72h,相關癥狀持續(xù)時間不低于24h;③可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④所有患者CT、MRⅠ等影像資料完整,圖像質量高清;一般資料無缺失,對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臟器疾病者;②存在精神疾患、意識障礙等依從性低者。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頸動脈超聲:仰臥位,頸后墊枕后仰時頸部充分暴露,右側自無名動脈分叉處起,連續(xù)觀察頸總動脈近、中、遠端,頸內外動脈分叉處。觀察動內膜、斑塊形成情況,測量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Ⅰntima-media thickness,ⅠMT)。當頸動脈內膜局部并向官腔內突出大于1.2mm(包括1.2mm)時記為粥樣斑塊。儀器選擇: SⅠEMENS ACUSONOX 機型儀器。
統(tǒng)計所有患者的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Ⅰndex,BMⅠ)、性別、血脂異常、長期飲酒史、吸煙史、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情況、ⅠMT 等一般資料。
(1)BMⅠ[5]:低于18.5 為過輕;18.5~23.9為正常;24~27 為過重;28~32 為肥胖。
(2)于入院后次日清晨取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靜脈全血5ml,采用未加抗凝劑的標準采樣管進行采集,離心(3000r/min,10min)取血清后分別存放在聚丙烯EP 管中,在-80℃冰柜中待檢。采用邁瑞820—全自動生化儀檢測患者血清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水平。正常值參考范圍[6]:TC:5.23~5.69mmol/L;TG:0.56~1.7mmol/L;HDLC:大于1.00mmol/L;LDLC:低于3.12mmol/L。
年齡、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TG、HDLC、LDLC、吸煙史、飲酒史、ⅠMT 是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單因素(P<0.05),見表1。
表1 單因素分析[n(%)]
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得,年齡、高血壓病史、高血糖病史、吸煙史以及ⅠMT 是影響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老年人是腦梗死的高發(fā)人群,動脈粥樣硬化早期主要累及頸動脈,因此ⅠMT 是公認的檢測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指標[7-8]。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成因較為復雜,近年ⅠMT 等在其中的作用逐漸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本研究經多元Logistic 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高血壓病史、高血糖病史、吸煙史以及ⅠMT 是影響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高,血管會出現(xiàn)生理性的改變及對傳統(tǒng)因素暴露的增加,動脈內壁負荷加重而致使內膜損傷,從而加劇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風險[9]。血流在一定程度中會沖擊損害血管內膜,因此脂質更易沉積于血管壁,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率,削弱正常舒張功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10]。近年來研究[11]表明,在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中ⅠMT 的改變早于斑塊的發(fā)生,并可反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程度,因此頸動脈ⅠMT是預測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另一方面吸煙可使人體內血管內皮舒張因子一氧化氮的合成減少、活性降低,還可使單核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表面粘附分子表達增加,加速單核細胞進入血管壁,促進炎癥的發(fā)展,增加LDL 的氧化修飾致使斑塊形成。
綜上所述,影響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較多,通過評估頸動脈部超聲相關參數(shù),對腦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有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