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冬
安徽阜陽技師學院
中職舞蹈教育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為目標的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優(yōu)化舞蹈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對情感表現力的價值產生更多認知,豐富學生舞蹈內涵,讓學生在舞蹈表演中運用情感打動受眾,促進學生舞蹈素質提升。教師在蹈教學中要明確舞蹈教學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現力,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才能讓學生在舞蹈動作的表現中發(fā)揮情感表現力作用,通過真情實感將舞蹈作品的精髓表現出來。
1.學生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價值。
(1)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舞蹈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中職生的特征,中職生的思維還不成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情感不成熟。舞蹈教師中以學生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為重要目標,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的效果,幫助教師在課堂中以恰當方式幫助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深刻印象。通過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學生帶著情感進行舞蹈,把情感通過舞蹈形式傳達給觀眾,能夠和觀眾情感產生共鳴,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效果。
(2)有助于豐富舞蹈作品內涵。舞蹈的靈活就是情感,如果舞蹈缺乏了情感,那么舞蹈作品的內涵也會顯得比較單薄。不同的舞蹈作品都有其獨特精神內涵,能給人心凈化以及帶給人啟迪,人們從情感豐沛的舞蹈作品當中能感受舞蹈這一精神世界。學生在豐富情感的融入,結合自身理解,有助于豐富舞蹈作品內涵,提高舞蹈作品整體質量。
(3)有助于強化學生舞臺表現力。即便是小動作,如一個眼神,都能將情感表現力充分展現出來,增強人物的情感特征,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所以,教師教授學生舞蹈的時候,要讓學生抓住舞蹈的要點,提高舞蹈的表現力。學生具體學習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所以學習的舞臺表演知識和技巧不能靈活運用,舞臺上不能靈活自如進行表現,造成舞蹈效果差的問題。對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有效輔導,通過強化學生舞蹈表現力,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學會運用舞蹈動作以及自身的情感,豐富舞蹈作品內涵,賦予舞蹈作品以精神。
2.舞蹈教學學生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影響因素。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舞蹈技能時,要注重讓學生明確能為舞蹈增加光彩的要素,如果一個舞蹈缺乏了靈魂,就會顯得死氣沉沉,毫無趣味。而情感表現力就是舞蹈的靈魂,影響情感表現力的因素是多樣的,通過對相應想象因素進行了解,針對性應對,能真正有助于實際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影響因素主要有內外之分,如外因主要是學生后天努力能達成的,如環(huán)境因素,學生的父母如果是舞蹈演員,從小就受到藝術熏陶。再如教師因素,教師自身的職業(yè)心理以及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而從內因方面影響來看,主要就是學生自身的能力水平的影響,學生的性格以及舞蹈基礎和心理素質等,都會對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的提升產生影響。學生的舞蹈基礎好,有天分,性格開朗,心理素質強,在舞蹈情感表現力的培養(yǎng)中學生進步就會比較快。
1.中職舞蹈教學學生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問題。
(1)師生對情感表現力認識不全。準確把握舞蹈培養(yǎng)的目標方向,才能真正促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但在具體舞蹈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改變,對舞蹈教學的認識不全面,從而影響了教學活動高質量開展。教師在對學生情感表現力的培養(yǎng)中,由于沒有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優(yōu)化教學培養(yǎng)的方案,從而造成了舞蹈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學生在舞蹈學習中沒有將舞蹈表現力鮮明的呈現出來,整體的教學質量差。
(2)教學方式沒有創(chuàng)新應用。教學方式是影響學生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因素,中職生的思維還不成熟,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時候,需要注重方法的優(yōu)化應用。由于不同的學生在情感表現力的效果呈現上是有著不同之處的,所以,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就要真正的和學生學習素養(yǎng)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由于為了加快教學進度,而在教學方法的應用方面比較單調,造成學生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效率低下的問題發(fā)生。教學培養(yǎng)方式,依然是采用傳統(tǒng)講述的手段,缺乏現代化手段應用,沒有聯系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從而影響了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發(fā)展。
2.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方法。
中職舞蹈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現力時,采用多樣的培養(yǎng)方法是比較重要的,從以下培養(yǎng)方法應用要充分重視:
(1)音樂帶動情感理解。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現力不是一時半會能實現的,教師在舞蹈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教學方法科學應用,也要有培養(yǎng)的耐力,讓學生在舞蹈學習中逐步的掌握情感表現的方法,提高情感表現的能力。舞蹈和音樂兩者是相互融合的,音樂能有助于為舞蹈烘托氛圍,音樂烘托下才能強化舞蹈的魅力,更容易引發(fā)觀眾情感共鳴。立足音樂開展舞蹈教學,教師在實踐中就要能抓住要點,如注重教學節(jié)奏有效控制,對學生樂感進行有效鍛煉,有效指導學生準確把握音樂節(jié)奏,和舞蹈動作進行結合起來,兩者要協(xié)調。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注重教學匹配度控制,音樂類型以及風格對舞蹈類型會產生比較大影響,所以在音樂類型選擇指導方面是比較重要的,引導學生能夠選擇恰當的音樂作為背景,烘托舞蹈含有的情感,把觀眾帶入到舞蹈情感當中去。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現力,要注重情感互動教學,音樂能帶動觀眾情感,音樂和舞蹈動作完美匹配,才能有助于學生情感表達完整,能夠增強學生面部表情控制度。
例如:教師為學生在講授《白毛女》類的歌劇中,結合音樂烘托的舞蹈教學,向學生先介紹歌劇背景和內涵,讓學生能從情感上產生共鳴,為后續(xù)舞蹈表演打下情感基礎。然后教師為學生播放歌劇音樂促進學生感知歌劇中情感。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情感,反復推敲人物角色,達到理想舞蹈效果。激發(fā)學生情感表達熱情,讓學生在音樂烘托下激發(fā)情感。
(2)強化學生情感認識。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時候,注重方法的科學選擇,要有的放矢展開教學活動。舞蹈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舞蹈是豐富內涵的藝術,每個舞蹈作品中都有其豐富性教育價值,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現力,首先是學生要充分地認識和理解舞蹈作品的內涵,只有讓學生準確把握了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內涵,通過作品的情感來調動學生心理情感變化,才能有助于讓學生在舞蹈表現中將情感帶動起來。教師為能讓學生對舞蹈作品的情感有更多認識,可通過詳細講解經典的舞蹈作品,讓學生能進入到舞蹈作品的情境當中進行體會和感受作品的情感特色,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基礎。
例如:教師為學生講解《天鵝舞》舞蹈作品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表現方式,讓學生先觀看舞蹈視頻,學生在觀看當中對舞蹈的動作特色能夠直觀了解。學生在觀看的時候教師要為學生講述該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舞蹈作品當中的思想內涵,學生在對舞蹈作品有了全面性了解的基礎上,能夠加深舞蹈作品的認識。
(3)舞蹈肢體語言中情感融入。舞蹈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要從實踐教學中進行優(yōu)化,標準化優(yōu)美動作完成同時,要融入情感,基本功展示是情感表達基礎,教師在訓練學生的時候,把情感以及動作進行有機結合,能為肢體語言表達奠定基礎。為能讓學生對舞蹈中情感表現力有充分認識,這就可通過在實踐當中引導學生,把舞蹈作品情感加以有效呈現,結合學生差異采用相對應的培養(yǎng)方式。
例如:教師可以《雀之靈》這一舞蹈作品為例,讓學生對舞蹈家楊麗萍的藝術表現力進行欣賞,把自身和孔雀有機結合,最終達到每個動作和延伸栩栩如生的效果。這不只是把肢體動作和舞蹈表現力進行統(tǒng)一起來,也是將肢體語言和情感進行結合起來,舞蹈表情和動作的融合,能夠豐富舞蹈作品,將舞蹈作品的靈魂凸顯了出來。調動學生情感才能有助于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
(4)舞蹈教學創(chuàng)新強化提高情感表現力。教師在對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培養(yǎng)中,教師要注重教學創(chuàng)新,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因材施教。舞蹈教學要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學生將生活中的一些動作在舞蹈中進行表現,能夠增強情感表現力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舞蹈情感表現力的時候,要能注重培養(yǎng)方法的科學應用,從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給學生帶來學習的新鮮感,有助于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所以,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創(chuàng)新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通過在實踐舞蹈教學中對學生舞蹈表現力實踐培養(yǎng),幫助學生理解舞蹈作品,以及在舞蹈肢體語言當中融入情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