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明
【摘要】特教學校是由政府、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專門對殘疾兒童、青少年實施義務(wù)教育的機構(gòu)。班級管理是特教學校的主要管理形式,而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首要管理者,承擔極其重要的主導作用和責任,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是特教老師們一直需要面對、思考、研究的問題。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以廣州市康納學校為例的孤獨癥特殊教育學校班級管理常見難題,然后又在此基礎(chǔ)上從“紅旗班”評比入手,分析了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切入點,并進一步提出了針對孤獨癥學生的班級管理工作應(yīng)注意的幾點問題,希望對提升特教學校班級管理效果能夠有所啟發(fā)。
【關(guān)鍵詞】特教學校;班級管理;孤獨癥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jù)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lǐng)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xié)調(diào)、控制,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在特教學校,每位學生都置身于一個班級當中,且學生之間的個別化差異和需求度比較明顯,各種行為問題層出不窮,對于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對于孤獨癥學生的班級管理工作,更是要針對其社交溝通和刻板行為兩大特點對癥下藥,有意識地尋找合適的抓手或切入點。以廣州市康納學校的九年級中低功能大齡孤獨癥學生的班級管理工作開展情況為例,從難點、切入點和注意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班級管理工作的難點
(一)學生層面
孤獨癥學生的特點在于社交溝通和刻板行為,正因其特殊性和個別化差異,在班級管理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于班級管理工作造成最大沖擊的就是學生突顯的情緒行為問題,要妥善處理好一個行為問題,少則幾分鐘,多則需要花費一個月甚至一個學期的時間。主要的行為問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攻擊行為。指對自身、他人或者周圍物件造成損傷和毀壞的行為。一部分孤獨癥學生的感知覺或者情緒調(diào)控異常,會通過自傷、攻擊他人或者破壞周圍物件來表達自身情緒和訴求,以達到滿足自身需求的目的。
(2)滋擾行為。指對他人造成影響,且使自身無法正常參與到學校學習和生活的行為。如哭鬧、大聲說話、逃離座位等。這些行為顯然是不恰當?shù)?,除了影響他人意外,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本人難以與社會進行融合。
(3)刺激行為。指由于自身感覺信息接受和處理異常,導致主動尋求感覺刺激補償?shù)男袨椤H缤媸种?、搖晃身體、拍打手掌、玩弄生殖器官等。大部分孤獨癥學生都會存在感統(tǒng)失調(diào)的情況,導致其出現(xiàn)大量的自我刺激行為,這些行為看起來是異常的,不符合社交規(guī)則的,但是對其而言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感覺需求。
(二)家長層面
在班級管理中,除了學生的行為問題是重難點以外,家長層面的溝通工作也要落實到位,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很多班級管理工作就會迎刃而解。反之,則舉步維艱。主要的家長溝通方面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有以下幾種:
(1)心理因素。孩子被確診為“孤獨癥”,對絕大多數(shù)毫無思想準備的家長來說,這無疑是難以接受的,無論是對家人或是家庭都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和嚴峻的考驗。心理素質(zhì)良好或者獲得家庭支持較多的家長則能夠積極面對,相反心理素質(zhì)較弱或家庭支持缺乏的家長則很容易患上心理障礙,如抑郁癥、焦慮癥、狂躁癥等。
(2)性格因素。從心理學的角度考慮,人的氣質(zhì)個性可以分為膽汁質(zhì)(直率沖動)、多血質(zhì)(活潑善言)、粘液質(zhì)(安靜穩(wěn)重)和抑郁質(zhì)(多愁善感)四種類型,家長分類也對標如此。面對不同氣質(zhì)的家長,在溝通的過程中則需要善用不同的溝通策略。
(3)環(huán)境因素。不同的生活成長環(huán)境和背景對于家長的處事風格、思維方式都會造成影響。有些家長會進功近利,有些家長會漫不經(jīng)心,有些家長會思前想后,因此在家校溝通上也要考慮到環(huán)境因素對家長的影響。
二、以“紅旗班”評比為切入點,落實班級管理工作
班級管理工作繁重,特教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更是千頭萬緒,因此作為班主任就需要找到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的切入點,以便精準到位地落實工作。以廣州市康納學校教務(wù)部“紅旗班”評比項目為例,班級管理工作范疇詳細見表1。
從“紅旗班”的得分性質(zhì)、項目、分值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依據(jù)、抓手和切入點。
(一)固定性得分
主要項目是日常規(guī)范、結(jié)構(gòu)化布置、晨檢衛(wèi)生。即做好班級的日常布置、規(guī)范化流程等即可,只要從一開始做好基礎(chǔ),后續(xù)基本不需要進行大變動。如每天注意清潔衛(wèi)生、體溫檢查、視覺提示更新等。
(二)常規(guī)性得分
主要項目是師生出勤、黑板報、班級活動、教學計劃、家校聯(lián)系。即做好常規(guī)化的任務(wù),如做好出勤監(jiān)督、定期更換黑板報、每月定期開展1次班級活動、準時提交教學計劃、每周紙質(zhì)材料進行家校溝通等。
(三)主動性得分
主要項目是師生獲獎、發(fā)表文章、行為處理、家長義工。即平時需要做好論文發(fā)表的計劃、行為處理個案分析、積極參加比賽等。
(四)隨機性得分
主要項目是黨團志愿服務(wù)、文體演出、家長分享、科研項目。隨機性得分依賴于外部客觀因素,因此平時也要做好班級節(jié)目的儲備、積極參加志愿服務(wù)、發(fā)掘和邀請家長進行分享、積極配合科研項目的推進等。
三、班級管理工作中應(yīng)注意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需要“按規(guī)矩辦事”
班級管理工作需要有規(guī)矩可循,按規(guī)矩辦事。即建立大家都能持之以恒地去遵守的規(guī)則,規(guī)則缺乏約束力則形同虛設(shè),規(guī)則過于嚴格則難以持久,因此需要根據(jù)學生特點進行制定。孤獨癥學生的特征之一是刻板重復,善于利用學生特點,結(jié)合有效的規(guī)則約束,能夠有效地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二)班級管理需要“切入點”
班級管理工作需要有合適的抓手和切入點去開展。結(jié)合學校的評比制度,不但可以對標對項地落實班級管理任務(wù),而且還能提供明確的工作方向,避免做無用功。
(三)班級工作需要“用心聽、多動腦”
班級管理工作看起來像重復枯燥,但其實蘊含著大學問,不單要精通特教專業(yè)技術(shù)和理論,還需要運用到管理學、人力資源學、心理學等知識才能管理好班級這個“公司” 。因此,在開展工作時,需要多聆聽學生、家長的聲音,多學習同行的經(jīng)驗,多動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提升自身的管理本領(lǐng)。
四、小結(jié)
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工作的角色和地位極為重要,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指導者、引導者,起到學生、家長、學校三者的溝通橋梁之作用。做好殘疾學生的班主任工作,為其健康成長提供保障,主動去了解、關(guān)愛和幫助他們成長,是一名特教班主任的使命。
【參考文獻】
[1]張萬祥.班主任專業(yè)成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鄧雙喜.班主任專業(yè)化成長理論與工作技能訓練[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邱淑慧.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技能[M].廣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梁慧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