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紅?劉一鳴
【摘要】人工智能推動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本文探討了人工智能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語言技能訓練,批改作業(yè)以及思政育人的教學工作中,通過人機協(xié)同作用,構建智慧課堂、智能訓練、智慧診療和智慧育人,達到提升英語智慧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人工智能;英語智慧教學;智慧診療;智慧課堂
【Abstrac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AI to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skills training, correction of homework,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human -machine collaboration ,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lassroom, smart training, smart diagnosis and smart mor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smarter teaching of English.
【Key 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mart teaching of English; smart diagnosis; smart classroom
【作者簡介】鄒永紅(1973-) ,女,漢族,安徽利辛人,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安徽經(jīng)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 美國文學、英語教學;劉一鳴(1997-),男,漢族,安徽合肥人,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安徽經(jīng)濟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疫情期間,人工智能融入英語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其優(yōu)勢。回歸常態(tài)化教學以后,人們已經(jīng)認識到完全拋棄人工智能技術支持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顯然是落后的。因為人工智能大范圍、多角度地進入教育行業(yè),動搖了傳統(tǒng)的單純的“知識傳遞”教育理念,教育“轉識成智”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重視。(祝智庭,2012.)。借助人工智能提升英語教學,將教育“轉識成智”,提升學生的智力水平,激發(fā)學生內在的自我智慧的生成,已經(jīng)成為提升英語智慧教學的關鍵所在。
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和技術,模仿、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苯處熓褂萌斯ぶ悄芗夹g可以高效率地提升英語教學,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然而,拋棄教師的思政育人本質的單純的人工智能的機器教育,同樣是不可取的。如何高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英語智慧教學,同時,又超越人工智能的局限,達到課程思政的目標,成為英語教學研究的關鍵課題。
一、智慧課堂
教師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全方位、立體式地提高英語教學課堂效果。教師不僅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智能化課堂學習環(huán)境,而且利用人工智能助教,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例如:藍墨人工智能助教小墨不僅創(chuàng)新了課堂的師生互動的模式,還可以幫助教師記錄學生的出勤率,小組活動,課堂測評等等。
人工智能充當了課堂教學“第三只眼”的觀察的角色,幫助教師快速提升教學能力。通過自動記錄學生課堂答題和討論情況,教師分析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通過課堂簽到、小組搶答的數(shù)據(jù),分析課堂互動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定期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教學反思,有目標地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完善課堂教學。
教師把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和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在一起,突破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帶來英語智慧課堂的新理念。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課堂上則以學生進行語言技能訓練為主。(喬納森·伯爾曼,2016)人工智能使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得以實現(xiàn)。人工智能平臺觀看教學視頻,其實是增加知識內化的次數(shù),學生課前在,平臺會自動記錄并分析學生觀看的情況, 并反饋給教師, 教師據(jù)此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課堂上,教師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達到熟練應用語言的目的,實現(xiàn)了將知識轉化成技能的智慧課堂的要求。
二、智能訓練
教師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英語語言技能訓練中,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的機會,感受到自我技能的提升,獲得榮譽,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技能訓練的效果。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論,認為自我效能感越強,越能激發(fā)學習的動力和潛力。
人工智能的智能訓練能夠及時評分和反饋,學生能夠強烈的感受自我技能的提升,激發(fā)學習的動力。例如:人工智能的英語作文批改系統(tǒng)不僅能夠迅速評分,更能夠逐句逐字地給出修改建議,學生可以根據(jù)修改建議多次修改,作文的評分逐漸提高,感受英語寫作水平不斷地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強了。此外,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分享功能,讓全班同學共同欣賞優(yōu)秀作品,給予學生強烈的自我肯定感,激勵學生學習。
人工智能的智能訓練系統(tǒng)提供各類競賽,激發(fā)出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掀起學習英語的新浪潮。學生通過手機app,注冊報名均可參賽,比賽的成績和名次借助人工智能的評分系統(tǒng),能夠在幾秒鐘內顯示出來,學生在手機上隨時查看成績,公開透明,客觀公正,可信度高。例如:FiF口語訓練系統(tǒng)組織的“訊飛杯”英語口語大賽,批改網(wǎng)組織了“百萬同題英文寫作”大賽,大賽提供了學生展示自我才能的機會,學生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獲得榮譽后,能夠極大地激勵學生進一步提升自我。
三、智慧診療
智慧診療是教師借用人工智能和大數(shù)據(jù),分析學生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并根據(jù)教師自身的經(jīng)驗以及對學生的觀察,綜合分析和診斷,并依據(jù)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給出指導性的建議。教師就像是醫(yī)生,教師根據(jù)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的大數(shù)據(jù)做出診斷,然后向學生提供相應的智能訓練,通過實施精準的加強訓練,學生克服自身的缺點和弱項,不斷提升技能。
教師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實施更加個性化的教學。如教師使用“英語流利說”app,首先,對學生的英語口語進行機器測試,然后根據(jù)測試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析學生英語口語中的缺點和弱點,再根據(jù)學生填寫的問卷中的興趣點、學習目的,年齡、 特長等等推送適合學生口語訓練的個性化練習,幫助改正錯誤,快速進步。
教師挖掘智能訓練的大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學生訓練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實施精準教學。教師挖掘大數(shù)據(jù),找出學生智能訓練的共性問題,實施一系列的教學措施,糾正學生的錯誤導向。如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批改網(wǎng)”的英語作文評語中出現(xiàn)多例“疑似機譯”,教師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寫作文不要使用翻譯軟件,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寫出新意,培養(yǎng)學生樂于創(chuàng)新、敢于創(chuàng)新的寫作習慣。
教師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開展同伴互評和小組競賽,發(fā)揮群體的智慧,學生在合作與協(xié)作中,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進一步開展深度學習。深度學習即強調學習者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李玉斌等,2018)。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分析小組成績,發(fā)表評論,研究改進的方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促進深度學習,引導學生認知水平的螺旋式上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智力水平。
四、智慧育人
人工智能是智慧育人的核心技術, 但是機器教育不能取代人的教育,以人為本,人機協(xié)同,才能智慧育人。智慧教育的真諦就是建構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的智能化的學習環(huán)境, 培育人機協(xié)同的數(shù)據(jù)智慧、教學智慧與文化智慧。(祝智庭,2020) 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而且是幫助學生挖掘潛力,啟迪心智,激發(fā)學生內在自我智慧的生成。
英語教學要融入課程思政要素,就要把提升學生的文化智慧作為切入點,因為語言是思想的載體,反映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教師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適當添加中國文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英語講述思政話題。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讓學生觀看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英語學習視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出學生思想上困惑的問題,通過分析、討論、辯論等方式,引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幫助學生解決思想的困惑,同時,教會學生用英語解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教師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適當添加英美文化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習語言背后深厚的歷史文化知識的同時,對比中西方文化,讓學生更加珍惜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利用英國廣播公司 BBC、美國之音VOA、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等練習英語聽力的同時,結合國內的時事政治分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輸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師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創(chuàng)造網(wǎng)絡虛擬的跨文化交流的空間,進行情境化學習,學生能夠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情境中,學會解決問題。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的是虛擬的職業(yè)化的場景,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職場技能。教師則完成虛擬和現(xiàn)實的切換,在課堂上分析學生在虛擬情境中的表現(xiàn),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經(jīng)驗,提出建議,促進學生職業(yè)的成長,學會跨文化交流與交際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智慧。
綜上所述,教師把人工智能當作教學助手,通過采用人機協(xié)同的作用,將智能訓練,智慧診療以及智慧育人融入英語智慧教學,輔助英語教學和學習,全方位、立體式地提高英語教學效果。但是,人工智能的機器教育不能代替教師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英語智慧教學的同時,做好課程思政的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品行、情感和價值觀等等思想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技術賦能智慧教育之實踐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20.(10):1-8.
[2]陳堅林.試論人工智能技術在外語教學上的體現(xiàn)與應用[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20(2):14-24.
[3]喬納森·伯爾曼,亞倫·薩姆斯.翻轉學習[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
[4]林婷.人工智能輔助下大學英語寫作自主學習的教學手段革新 ———以批改網(wǎng)輔助為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20(11):83-86.
[5]李玉斌等.面向混合學習環(huán)境的大學生深度學習量表編制[J].電化教育研究,2018(12):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