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剛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的作用也日趨顯著,因此教育要與時俱進,進而培養(yǎng)出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良好思維品質的新型人才;要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就要從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嚴密性、批判性入手,在教學中不斷地滲透,從而實現思維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發(fā)展.
[關鍵詞] 新型人才;思維品質;全面提升
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教學中更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若學生有良好的思維品質,其更關注問題的本質屬性,更利于學生根據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而發(fā)現其內部規(guī)律,這些無疑對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是有巨大幫助和重大意義的.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呢?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學情,從教材出發(fā),設計多角度、多層次的問題,從而提升和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 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下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幾點認知.
[?]培養(yǎng)思維品質要注重培養(yǎng)思維的深度
在教學中對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不能只是口號,流于形式,使思維停留于淺層意識中,這樣學生無法發(fā)現知識點的內在聯系,也無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其本質屬性,更不能從特殊的屬性中抽象出一般的規(guī)律,真正發(fā)現有價值的因素. 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思維的深度,使學生解決問題時可以迅速識別和提取關鍵信息,從而確定解析策略和解決方案,提升解題效率.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度呢?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思維深度可以在概念教學、定理推廣、解題教學等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引導和訓練,必然會有所提高.
(1)關注本質. 在學習概念時,如果只關注字面的意思,即使概念背得滾瓜爛熟,在應用時也會遇到思維障礙. 因此,概念的學習不僅要關注其內涵,也要重視其外延,只有全面地、準確地把握,才能用起來得心應手. 為了讓學生可以關注并掌握概念的本質,可以通過比較、正反例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加深理解,從而培養(yǎng)思維的深度.
例如,在教學三角函數時,教師可以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正弦函數進行引申教學. 若設角為α,其終邊任意一點P(x,y),點P到原點的距離為r,請判斷下面結論:①若α保持不變,點P移動位置,其正弦函數的值會發(fā)生什么變化?②y與r的大小關系是什么?通過問題的指引,學生發(fā)現若α保持不變,其函數值也保持不變;同時,因為y≤r,所以其函數值必然小于或等于1. 借助問題可以讓學生發(fā)現其本質就是一個比值,該比值中涉及三個量x,y,r,任意取其中兩個都可以形成一個比值,所以共有6個比值,這6個比值就是由正弦函數概念所引出的外延. 采用問題情境,并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fā)現本質規(guī)律,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
(2)關注聯系. 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關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善于通過比較的方式挖掘新舊知識之間的區(qū)別,從而歸納總結出規(guī)律,這樣不僅可以深化知識的理解,也有助于思維的強化.
例如,“相似三角形”與“全等三角形”,可以從其定義、判定、性質等方面入手;“一元一次方程”與“一元二次方程”,其定義和應用、運算都需要關注其異同;“根式運算”與“整式運算”,也可以從運算法則和步驟中發(fā)現其區(qū)別與聯系. 知識點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細心挖掘就會發(fā)現其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耐心整理,從而編織成完整的知識脈絡,這樣有利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應用,也有利于思維品質的提升.
[?]培養(yǎng)思維品質要注重培養(yǎng)思維的廣度
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要善于從整體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樣既能抓住問題的細節(jié),又能掌控全局,從而提升思維的廣度. 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常用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廣度.
(1)一題多解,一題多變. 其是提升學生的思維廣度的常用方法,也是被認證過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例習題教學中,教師常通過“多解”和“多變”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嘗試從不同的思路去考慮問題,從而通過合作交流鑒別出最優(yōu)方案,提高解題效率.
例1:已知3x2+2y2=6x,求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法1:配方法. x2+y2=x2+= -(x-3)2+. 因為2y2=6x-3x2≥0,0≤x≤2. 所以當x=2時其最大值為4,當x=0時其最小值為0.
解法2:三角代換法. 3x2+2y2=6x可轉化為(x-1)2+=1,設x=1+cosα,y=sinα,則x2+y2=(1+cosα)2+
sinα
=-(cosα-2)2+. 當cosα=1時,最大值為4;當cosα=-1時,最小值為0.
變式1:已知x+2y=2,求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變式2:已知2a2+6b2=3,求證:a+b≤.
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題目特點,結合已學知識,通過多種解題方法來開拓思路. 同時,變式的應用,也有助于學生擺脫固定解題思路和思維定式的束縛,發(fā)現問題本質,從而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思維的廣度.
(2)一法多用. 數學題目雖然變化莫測,但也并不是無規(guī)律可循.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改變題目或者結論,讓學生感受同一解題思路的不同應用,從而提升思維的靈活度.
例2:已知動點P在圓x2+y2=9上,定點A(-2,0)為圓內一點,求線段AP的中點Q的軌跡方程.
在本題求解后,教師可以將圓方程改為雙曲線、橢圓或者拋物線;或將圓內定點改為圓外定點,又或者將“線段AP的中點Q”改為“點Q為線段AP的三等分點”. 雖然已知條件和結論變化了,但其解題思路仍然不變.
在教學中,通過多變不僅可以讓學生提煉出解題的通用思路和通用方法,而且可以通過變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擺脫固定思維的束縛,使學生的思路更開闊,思維更活躍,學習更高效.
[?]培養(yǎng)思維品質要注重培養(yǎng)思維的嚴謹性
嚴謹的思維是成功解決問題的關鍵. 只有思維嚴謹才能全面思考問題,才能做到每步推理都有理有據,既考慮問題的一般性又兼顧特殊性,從而避免因疏忽而造成錯誤.
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思考問題,教學中常通過分類討論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因此分類討論訓練成為培養(yǎng)思維嚴謹性的有效手段.
例3:拋物線的定義.
師:已知平面內有一定點F和定直線l,動點P到該定點F與定直線l的距離相等,該動點的軌跡是什么?
生1:是拋物線.
師:一定是拋物線嗎?(學生根據定義判斷其為拋物線,然而教師反問后,引發(fā)了學生的深度思考)
生2:因為沒有指出定點與定直線的位置關系,所以需要分類討論,一種情況是定點F在定直線l上,則動點P的軌跡應為一條直線;還有一種情況是定點F在不定直線l上,則動點P的軌跡應為一條拋物線.
師:分析得很好,思路清晰嚴謹.
在思考問題時既要從一般情況出發(fā)又要兼顧特殊,以免因為忽視特例而造成錯誤. 分類討論的應用,使問題分析得更加周全,思維更加嚴謹.
[?]培養(yǎng)思維品質要注重培養(yǎng)思維的批判性
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批判”,這是學好數學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必經之路.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大膽地提出質疑,根據解題思路進行反思,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從而理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同時,通過反思、批判,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可以告別盲從,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例4:已知△ABC為銳角三角形,求證:cosB 題目解析:因為△ABC為銳角三角形,即0,所以0<-A ,上單調遞減,所以cosB -A ,即cosB 例5:在△ABC中,若cosB 通過反證法,學生判定△ABC為鈍角三角形. 通過對例4的反思,學生想到通過例5來驗證例4的結論. 在此過程中既有大膽的猜測又有細心的論證和反思,通過自主探究,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有利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不僅是數學學習的必經之路,也是時代給予我們的新要求;然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設定長期發(fā)展的目標,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斷地滲透,采用科學的方法,不斷地提升思維品質,從而培養(yǎng)出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